大腦的閃光燈效應:為什麼我會忽然的恐懼?
我們的大腦具有可塑性的特質,在大腦迴路的版圖中,外在事件與內
在心理歷程會在大腦版圖中,深烙出一道神經迴路的痕跡,當此痕跡
被建立起來後,它就長駐在版圖的某塊位置上,日後任何蛛絲馬跡的
刺激,都能激活此一神經迴路痕跡的運作。
例如,假設我在小學三年級曾經在偏鄉的草叢中被一隻野狗追逐,當
下此一刺激會在我幼小的大腦版圖裡刻劃出一道痕跡,所幸我當時的
交感神經系統及時發揮了應有的功能,好讓我可以快速地逃開此一危
險…。多年後,我偶然有個機會到陽明山青青農場遊玩,好山、好水
、好療癒,在大家沉浸在大自然洗禮的同時,我內心裡卻不自主地生
起一股恐懼的感覺,當下草的味道、空曠的地點、遠處傳來零星的狗
鳴聲…,許多一丁點的訊息持續促發得我當年被狗追逐的神經迴路,
我的恐懼情緒機制被忠實地啟動著,內心忽然興起一陣陣不明的恐懼
感,即使我已經記不得當年被狗追逐的畫面。其實,這就是大腦運作
中的閃光燈效應。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偶而會有這樣的經驗,當情緒忽然間興起了一股莫名
的負面情緒,因為我們的認知運作趕不上情緒運作的速度,所以情緒先
害怕、擔心了起來,大腦忠實地提醒我們先害怕、逃命要緊,至於是甚
麼因素造成的負面情緒等渡過危險以後再回憶了。
面對大腦的閃光燈效應,我們必須理解情緒的運作速度快於認知的思考
速度,覺察當下的情緒可以使情緒的運作速度暫緩,這時大腦就可以挪
出點空間讓認知的思考角色得以發揮了。具體的做法如下:
利用上述幼時被狗追逐的例子來說,任何可以觸動我當年情緒記憶的線
索(如當時的溫度、空氣的味道、草原的場景等)都足以激發整個恐懼迴
路的運作,這是大腦情緒記憶運作下的提醒與保命功能。但當我啟動認
知功能並開始思考時,我就會區辨出當下的刺激只是當下場景的一部分
,我不必要為此而恐懼,換言之,現在的我已經可以區辨刺激並排除此
刺激對我的影響了。告訴自己我現在已經具備了比幼時的我有更多處理
被狗追逐的能力,我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恐懼的小朋友了。
其實,人類的許多負面情緒,如恐懼、焦慮、憤怒都是大腦閃光燈效應
下的產物,明白了大腦的運作機制,可以讓我們學習擺脫各種負面情緒
的困擾。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