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憂鬱與焦慮類別文章》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mp/phpWlxLGI  


 

【演繹出來的憂鬱,讓你我跳不出憂鬱症的大腦地圖】

 

 

我的憂鬱,有道理。


被囚困在框架裡的憂鬱,嘗試著從馬戲團的牢籠中掙脫,欠缺掙脫的正確技巧,於是,衝擊出許多身體的痛。從失敗裡學會無助,像是越拖越長的麻繩,把心理繞得幾乎窒息......。

 

😞憂鬱說:「身體變成植物,或許能躲避身體的痛。」

 

🙂不憂鬱說:「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身體不動,彷彿就省力了。」

 

😔憂鬱又說:「心理化成礦物,也許一切都不會有感覺了......。」

 

🙂不憂鬱說:「這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心理不動了,也許能夠假裝一切都安全了。」

 

其實,憂鬱有其維持生存的演化意義,當一個沒有食物過冬、人際關係又欠佳的洞穴人,寡言不動、維持體力,似乎是能夠讓他成功渡過寒冬的一個良方。把洞穴人放到2020的社會,那就成了憂鬱症患者。

 


 

 

憂鬱,會痛。

 

😔憂鬱說:「沒有人可以了解憂的苦、鬱的痛。」

 

😉不憂鬱說:「就連我也時常憂得慌、鬱得悶呢。慌與悶只是一種暫時的感受,而苦與痛,或許是負向思維持續演繹出來的結果?」

 

😔憂鬱又說:「可是,憂鬱,痛苦得很真實......。」

 

心理的憂鬱,確實會造成生理的疼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酸痛、骨頭關節酸痛、頭痛、背痛、胸痛、頭暈...等等一系列的身體疼痛。

 


 


憂鬱症的大腦地圖。

 

😞憂鬱說:「你沒聽說過嗎?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的疾患,不能怪我們的。」

 

😗不憂鬱說:「難道你有聽聞某人一出生就罹患憂鬱症嗎?從憂鬱到憂鬱症,是一段漸進式的路程,換言之,在憂鬱症以前,憂鬱,是可以喊停的。」

 

😊不憂鬱又說:「如果把憂鬱停留在感受,會不會暫時得憂鬱憂鬱就好;如果在憂鬱的感受上,加上不合理的思維,那恐怕連我都得降伏在憂鬱症的神主牌裡了。」

 

😢憂鬱說:「別只會講幹話。」

 

🥵不憂鬱說:「甘,不跟你說了......。」

 

於是,憂鬱再度感受到被人際排擠的寂寞。😢😢😢

 


 

 

憂鬱症,確實有大腦生理上的印記,過度運作的邊緣系統、缺乏功能的前額葉......,但是,在憂鬱症之前,有種自由叫做【選擇】。在憂鬱症的大腦地圖形成以前,改變負面思維的路徑、重新演繹破裂的創傷經驗,或許可以成功阻斷憂鬱症大腦的神經迴路。

 


憂鬱症的朋友們,長久以來你們辛苦了,該是找個方式,重新好好疼惜自己的時候了。

 

如果,持續負向思維的演繹,是強化憂鬱症大腦地圖的最佳助手,那麼,偶而【選擇】暫停負向思維的大腦迴路,是不是也是自我疼惜的一個方式。

 

憂鬱的時候,憂鬱憂鬱就好,從來就沒有人可以不憂鬱的。當憂鬱的情緒浪頭一過,期待情緒的拮抗作用,會慢慢把情緒帶向平靜......。

 

(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更多文章,請瀏覽心理學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c6Bv2b  

 

每逢上台,必定焦慮?


「再10分鐘就要上台報告了,這時的頭腦竟然一片空白……。」

 

「我怎麼了?明明已經準備一個月了,要上台的時候卻……。」

 

「這時候,我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而且跳得越來越快;感覺到自己的胃在翻攪,而且好像快要吐出來的感覺;感覺到無法吸到氧氣,而且呼吸越來越急促......」。

 

「我發現大家的眼睛ㄧ直盯著我,我的一言一行都在眾人的監視之下,我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了,身體開始僵硬了,講話開始結巴了......」。


以上種種的現象,經常會發生在我們面臨上台報告或演講之際,除非您是 久戰沙場的演講老手,否則,大腦邊緣系統的過度運作,每每會讓我們在上台演講的時候,經歷一番由認知、情緒與行為所共同交織成的焦慮苦戰。腦筋一片空白屬於認知的範疇,加速的心跳與呼吸屬於情緒範疇,身體僵硬屬於行為範疇。


焦慮,確實會引發身心一系列的負面反應,上台演講的焦慮,更是會毫不留情的彰顯在演講者的認知、情緒與行為面向。心理學人相信,只要能善加逆轉上台時的認知、情緒與行為策略,就能有效克服上台演講的焦慮。

 

/tmp/phpz61lyl  

 


 


心理學人:克服演講焦慮的三個具體策略


(一) 認知策略:

👩‍🎓【以專家的立場,把演講的主題說得更清楚】

《在整個演講過程中,當你把80%的心理能量用在認知的策略上,這時你只剩下20%的心理能量來感到焦慮與緊張的情緒了。》

上台演講的時候,你可以把注意力的焦點,鎖定在你所要演講的主題內容本身,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演講行為的流暢度或台下觀眾的表情上。例如,在進行演講的過程中,你可以思考如何正確傳達出你所要報告的主題,以及如何以更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陳述你的主題內容。這些認知上的投入,可以有效的轉移與降低當下的焦慮與緊張感受。

演講前的大量練習,是增進熟悉度的最好方法。你可以使用手機錄下每一次練習的過程,觀看後逐一改進自己的演說技巧。影片裡自己的模樣,就是他人眼光裡的自己,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彆扭、抗拒,但是,你終究有一天會習慣你在大眾面前的樣子。

 

(二) 情緒策略:

🕵️‍♀️【以傳道者的熱情,來分享、宣傳演講的主題】

《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當你把80%的心理能量放在對演講主題的喜好情緒上,這時你只剩下20%的認知能量,來監視與評價自己在台上的表現了。》

上台報告的主題除了需要很孰悉之外,還得強化自己對於報告主題的【喜愛程度】,如果不幸抽中的是你不喜歡的主題,心理學人建議你暫時假裝自己很喜歡這次報告的主題。嘗試以傳道者的角色,去詮釋這個主題、去分享這個主題,分享的熱情,會讓整場演講更加生動化。以傳道者的心態來分享、宣傳連自己都喜歡的主題,上台時的焦慮與緊張瞬間會被熱情的喜悅取代的。

情緒的喜好,通常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當你把注意力放在演講主題的喜好上,認知上好或不好的判斷,就不會在這時候來打擾你,既然不怕講不好,內心的緊張與焦慮自然就會大大地降低了。


(三) 行為策略:

👩‍🎤【 以表演者的姿態,來演出一場演講秀】

《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當你有80%的理由,讓自己喜歡站在台上的自己,這時候你只剩下20%的精力,可以用來揣測與懷疑台下的觀眾是否喜歡你了。》

把每次的演講,都視為自己的一場秀。在這場秀裡,你不只是要展現演講主題的專業力,更要展現出你獨特的形象魅力。演講前,請務必記得打理好自己的髮型與衣著,一般而言,外表打理得越講究,在秀場上自然表現得越出色、越有自信。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演講練習的影片,找出你自己最滿意的表情與動作,多多練習自己喜歡的表情或動作,在實地上台演講的時候,才能以更自然的型態,展現出你獨特的魅力。

 


 

專家的立場、傳道者的熱情與表演者的姿態,是成就一場完美演講的最佳組合,而這也是克服上台演講焦慮的最佳認知,情緒與行為策略。下一次,當您上台演講之前,別忘了心理學人的提醒唷(文:心理學人)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xels-photo-1437440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保住心理的命。讓生理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極力避免危險的場域,可以保住身體的命;讓情緒感受維持平靜安詳,極力避免難堪的情境,可以保住心理的命。

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因應負面情緒的方式,不在於保持平靜以避免自己免於承受情緒壓力煎熬之苦,相對的,身體的自我傷害或心理的自我懲罰,反而成了他們唯一的救贖途徑。

自我傷害可能的解釋是,自我懲罰可以降低個人道德上的內疚感。另外,透過身體或心理的自我傷害,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可以調節當下過不了的情緒壓力。最後,也許自我懲罰具有社會性的補償功能,也是一種自我與他人的內在和解方式,於是,有某部分的人持續透過自我懲罰或傷害來彌補或修復對他人的傷害。

 

二、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把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視為一種正當的情緒調節、反省與救贖的策略,短時間內似乎可以降低負面的感受,並獲得短暫而面的內在平衡。然而,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卻在持續的表象中形成了一種習慣。

多年以來,心理學人的諮商個案從以美工刀劃手臂、以水果刀劃肚皮到以雕刻刀割腳趾,他們除了試圖以身體的痛轉移心理的痛以外,也期待藉由自我的傷害的行為,來彌補內心活得不好或對不起重要他人的罪惡感,此外,獲得情感或道德上的救贖,也是他們持續自我懲罰的重要原因。

《個案A》:「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永遠達不到媽媽的期待與要求。」

《個案B》:「我肚皮上的割痕,是為了提醒自己,是我對不起自殺過世的男友。」

《個案C》:「我低沉的情緒需要這樣的刺激,好讓我可以擁有跟別人一樣感覺。」

《個案D》:「每次在腳趾上劃一刀,就代表一次的道歉……。」

《個案E》:「這有問題嗎?我從小六就開始這樣做了。」

 

三、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澳洲學者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做了一個相關的研究,他們找來了80名年齡介於18到80歲的受訪者,詢問他們過去自我懲罰的經驗與感想,以試圖了解受訪者自我懲罰的意涵。

(ㄧ)【情緒調節:自我懲罰,做為一種降低內疚感的情緒調節策略。】

《受訪者1》:「自我懲罰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感受。」

《受訪者2》:「自我懲罰的經驗可以分散其他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受訪者3》:「這是以一種疼痛,來消除另一種疼痛。」

《受訪者4》:「我感到內疚,我想我的不當行為應該受到懲罰,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減輕罪惡感。」

(二)【道德救贖:把自我懲罰,視為一個可以提供救贖或贖罪的機會。】

《受訪者5》:「自我懲罰之後,我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舉止更加謹慎了。」

(三)【習慣行為:把自我懲罰視為一種正當的行為,導致自我懲罰的合理化與習慣化。】

《受訪者6》:「我想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天都在做錯誤的事情,應該受到某種形式的懲罰。」

《受訪者7》:「我沒有選擇以這種方式懲罰自己,這是自然反應。」

《受訪者8》:「自我傷害,甚至引發了更多的自我懲罰。」

《受訪者9》:「自我懲罰後,我的憂鬱情緒加重了,我陷入了消極想法的漩渦裡。」

 

四、心理學人: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情緒構面:接納內疚的情緒】

內疚,是因為達不到他人的期待、持續以自責的非理性認知信念,來評價自己而產生的不安、後悔等負面的感受。

偶而的內疚可能讓我們產生積極性的因應行為,但持續性的內疚會導致深陷負面情緒的輪迴漩渦裡,久久難以自拔。

任何的情緒只是一段時間的感受,就好比海浪一般,既使當下波濤洶湧,終會平息。面對與接納負面情緒,是情緒管理的不二法門,也是處理情緒的必要途徑。情緒歸情緒,千萬別讓內疚的認知信念,攪和在無可自拔的自責情緒中。

(二)【認知構面:重建自我的信念】

面對未知與迷茫,我們需要的是找個方式,全力以赴;面對挫折與失敗,我們需要的是換個方式、再試一次。

錯誤的內在信念,往往會以自責或自我懲罰的道德救贖方式,試圖讓我們躲避應該面對的問題,長期下來,自我懲罰與自我傷害就成了最快速而便捷的問題解決管道。

當內疚感來襲之際,內疚內疚就好,當內疚感的浪潮消退,該是重新以嶄新的信念,來面對的問題的時候了。

(三)【行為構面:建構自我的效能】

透過結構而具體的行為,從完成簡單的任務開始,逐步的建立自我的效能感,進而找回對自我與外部世界的自我控制感。

以自我懲罰做為讓自己感覺更好的策略,雖然荒謬,但卻真實。身體式的自我傷害,可能更需要勇氣,但心理式的自我傷害,例如自我責備、自我貶抑等,造成的傷害可能不亞於身體的傷害。

自我傷害議題與事件,近期在家庭、校園、社區裡不斷以重複而隱性的型態呈現,該是我們正視這個議題的時候了。留意您身旁的小孩、同學、朋友、鄰居、甚至路人,一旦發現有自我傷害的行為事件,別吝嗇了您的雞婆,找個可以協助的專家,適時的拉他們一把吧(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2018,Why do we self‐punish?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es and impact of self‐punishment outside the laborator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2018, Vol. 48 Issue 6, p756-76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781815_733703187064129_7267248015323168768_n  

 

2018年巴西學者José Humberto在行為與大腦科學期刊裡,提出了空靈症候群(Empty Soul Syndrome) 的概念,它是一種具有一系列與憂鬱或恐慌症不同的綜合心理症狀,其特徵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想要以自殺或其他快速的方式達成死亡的願望。

「空靈」,代表著生命本質的缺失、對生存意志的空虛與對生活期待的放棄。

「憂鬱」,可能只是空靈症候群患者的一種情緒展現,並不代表他們是憂鬱症患者。


一、老人的『憂鬱』不是『症』

老化,成了這個時代的潮流,老人,成了這個時代的眾數,未來,老化的老人勢必站上時代的浪頭上,引領著銀髮世代的發展。

憂鬱,曾幾何時也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趨勢,憂鬱症,更成了這個時代心理疾患的代名詞,未來,憂鬱的族群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當這兩類時代的新產物碰在一起的時候,許多人就以為老年人的憂鬱一定是憂鬱症,其實,未必。José Humberto嘗試以空靈的角度看待老人的問題,憂鬱的老人可能不符合憂鬱症的臨床診斷標準,但他們確實是憂鬱的。或許,憂鬱症這個名詞被這個時代的人們過度濫用,也或許,以空靈或其他的情緒詞彙,更能闡述出老人憂鬱的真正內涵,畢竟,這跟之後的治療方向與處遇有很大的相關。


José Humberto指出,空靈症候群的年紀以60到80歲為主,當然,曾遭遇重大創傷的年輕人也可能罹患空靈症候群。就性別而言,男性罹患的機率高於女性,比率大約9:2。罹患空靈症候群的心理特徵包含:壓力、恐懼、孤獨和被遺棄的感受、徹底的絕望感。


(一)【空靈症候群患者的10大特徵】

José Humberto的研究對象是20位經歷生活上的痛苦,並有意尋求死亡的老人,心理學人整理出空靈症候群的10大特徵如下:

1.身體的傷害或疾病
2.缺乏照顧
3.不公平的監禁
4.親人的意外死亡
5.在愛的關係中分離
6.創傷性的司法隔離
7.關係的意外背叛
8.對退休或老年生活期待的幻滅
9.對疾病的悲觀預測
10.忽然缺錢或面臨經濟問題

身體的健康、日常的照顧、關係的分離、悲觀的預期與忽然的困難是空靈症候群主要的特徵向度,而這幾個向度也正是未來老年人在長期照顧上,特別應該留意的指標向度。


(二)【空靈症候群患者的10大心理症狀】

空靈症候群的心理特徵包含:壓力、恐懼、孤獨和被遺棄的感受與徹底的絕望感,心理學人從José Humberto的研究整理出10大心理症狀如下:

1.缺乏歡樂、滿足感與微笑
2.持續的悲傷感
3.強迫性的間歇性哭泣
4.窒息式的胸悶
5.被遺棄與被輕視的感覺
6.白天裡也感受到黑暗
7.黃昏的時候,恐懼、孤獨、徹底的絕望感更加明顯
8.缺乏信仰、希望、勇氣與生活意志
9.失去生命的引導與不知道要去哪裡
10.伴隨著悔恨的死亡意願,或伴隨著與眾人一起死亡的想法


除了悲傷、絕望與被遺棄感之外,死亡,彷彿成了空靈老人唯一可以想像的慰藉。他們偶有以自我了結的方式達成死亡的願望,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們似乎已經為了死亡做好了準備。【等死而不求死】的態度,展現在他們既絕望又無能的空靈情緒裡,或許,來場大地震讓大家一起走向死亡是他們最想的解脫方式。


二、空靈症候群的治療

(ㄧ)藥物治療:對於比較嚴重的個案,一般的抗憂鬱性藥物是首選。

(二)心理治療:復原工作坊(Healing Workshop)是一個可行的方案,要求個案一天參加兩次的正念治療課程,參與者彼此樂觀的陪伴,安排拜訪親友的行程,甚至尋求財務或法律上的解決方案都是在復原工作坊可以進行的方案。


三、從【空靈症候群】的角度,看待老人與青年人的【憂鬱】

José Humberto這篇文章的主要貢獻,在於提供一個以空靈的角度看待老人情緒的新視角,老年人的憂鬱不是症,換言之,並非憂鬱的老人都罹患憂鬱症,傳統上治療憂鬱症的手段,可能不全然適用於空靈老人。身體的健康、日常的照顧、關係的分離、悲觀的預期與忽然的困難等特徵向度,才是造成空靈老人憂鬱的主要因素。而透過心理治療來有效降低空靈老人的悲傷、絕望與被遺棄感,避免他們固執地以為死亡才是他們唯一可以寄託的願望,這才是解決空靈老人最刻不容緩的手段了。

其次,年輕人也可能是空靈症候群患者的族群,尤其是這一代的年輕人。橘報(Buzz Orange)的【活著,心好累,10大厭世特質你中了幾項】的文章裡,詳列出10大厭世的特質。(1)努力是甚麼?可以吃嗎?(2)總是地一時間拒絕。(3)面無表情,忘記甚麼是笑。(4)隨便啦、沒差啦掛在嘴邊。(5)享受孤獨、喜歡熬夜。(6)手機只剩自拍照。(7)討厭應酬、拒絕聚會。(8)生活如死水、一沉不變。(9)時時刻刻的焦慮與煩躁。(10)看誰都不順眼。

比較一下,【10大厭世特質】與【空靈症候群的10大心理特質】,是不是有幾許重複的地方。


空靈者與厭世者他們都具有一種共同的情緒:憂鬱,但是,空靈與厭世並不等同憂鬱症,雖然憂鬱症對於老年人與年輕人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下一次當我們在街道上遇到看似憂鬱的老人或年輕人時,千萬不要把憂鬱症的帽子往他們的頭上戴,或許他們真的正在經歷【憂鬱】的情緒,但是,那並不代表他們罹患了【憂鬱症】。(文:心理學人)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888567_755596321541482_3501080142233468928_n  

當我們把憂鬱症更清楚的區分出情緒、認知與行為症狀時,我們才能更了解運動或心理治療,對於憂鬱症患者症狀的具體改善內涵。ㄧ般而言,【心理治療】,提昇了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策略;【有氧運動】,降低了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三者共同改善了憂鬱症患者的憂鬱《行為》。

一、憂鬱症的三類症狀

憂鬱症是一組綜合了情緒因素、認知因素與行為因素的多元症狀,ㄧ般人總是以憂鬱來統稱憂鬱症,久而久之,於是有更多的人習慣把憂鬱與憂鬱症混為一談。其實,憂鬱情緒只是憂鬱症患者其中的一項表徵,更多關於憂鬱症的真面目,或許你也可以趁機了解一下。

康健雜誌在【你是否已掉入憂鬱症漩渦?17個警訊立即檢視】一文中,例舉出憂鬱症的17個症狀,心理學人依據情緒、認知與行為三個向度,整理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的三類症狀。

(一)情緒症狀

包括:持續的悲傷、易怒、焦慮的感覺、對生活失去興趣和喜樂感、極端的情緒改變、無助感、無望感以及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二)認知症狀

包括:專注力、持續力及記憶力降低、持續的負向思考、尋短或自殺的念頭。

(三)行為症狀

包括:忽視個人責任或是自我照顧、飲食習慣改變、睡眠習慣改變、疲累以及失去活力、對治療沒有反應的生理症狀、增加酒精和藥物的使用。

在憂鬱症的治療上,目前還是以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為首要手段,然而,坊間也提供多元化的輔助療法,例如精油抒壓、園藝治療、寵物療法、生理回饋、瑜珈與運動等。【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是目前最受一般大眾接受的憂鬱症輔助療法。

如果心理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症狀;那運動呢?讓心理學家來告訴我們,透過定期的有氧運動,究竟能否有效改善憂鬱的認知或情緒症狀。

二、伊朗學者Jafar Askari等人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為了解【有氧運動】對於憂鬱症的改善狀況,Jafar Askari等人找來45名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女性門診患者,並把她們分為三組,包括運動+常規藥物治療(n = 15)、心理治療+常規藥物治療(n= 14)與只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的對照組(n = 16)。

運動的設計是要求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每週3次、每次60分鐘的團體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的設計則是要求患者在3月內,每週進行1次的心理治療,總共進行12個療程。

實驗進行前後以貝克憂鬱量表來評定患者的憂鬱程度、以壓力知覺量表來評價患者個人生活情境的壓力程度,以及使用壓力情境應對清單(CISS)來評量患者因應憂鬱的策略。

(二)研究結果

有氧運動,確實可以改善整體的憂鬱症狀,特別是對於壓力感知的調節(情緒症狀),有了顯著的改善效果;但對於認知行為因應的策略(認知與行為症狀)上,則是沒有任何顯著的改變與改善。換言之,【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降低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敏感度,但對於以更合適的因應壓力策略,則沒有特別的助益】。

【心理治療,除了可以降低患者對於日常壓力的敏感度以外,在因應日常壓力的策略上,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傾向使用以問題為中心的因應策略】。有氧運動組與單純藥物治療組一樣,傾向於以迴避為中心的壓力情境因應策略。

三、有氧運動,降低對日常壓力的敏感感受

至今已有眾多研究證實,運動是減緩憂鬱症的有效方法。2013年由考科藍合作組織(Cochrane,一家公信力極高的非營利實證醫學研究機構)所做的文獻回顧顯示:運動與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等傳統憂鬱症療法相比,緩解憂鬱症的效果不相上下。2016年一項後設分析研究,更是呼應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檢視25篇實驗方法最嚴謹的期刊論文,證實運動是對抗憂鬱症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專業指導下規律進行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更有極為正面的療效。(科學人,2017)

Jafar Askari等人的研究中證實,運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的正面效應在於,降低患者對日常生活壓力的敏感性。持續性的有氧運動,可以增進體內血清素的分泌,有助於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此外,心臟功能的提昇,也有助於患者在面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身體調適,減緩腎上腺皮質素(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有效降低外在壓力的威脅與傷害。

此外,對於大多數的憂鬱症患者而言,要說服他們運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然而,透過團體運動的安排,確實有助於提昇患者的人際網絡、增進患者的社交能力。

四、心理治療、有氧運動與藥物治療,是治療憂鬱症的鐵三角

在這項研究中證實,心理治療除了可以協助患者降低日常壓力的敏感度外,也能夠幫助患者以更理性的認知策略去處理日常的壓力事件,進而改善他們的憂鬱狀況。換言之,【心理治療的效果大於單純藥物治療與有氧運動】。一般而言,支持治療、認知治療、與團體治療都是心理治療常見的處遇模式。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不但可以獲得心理師的同理與支持,在心理師的引導下,更可以讓患者嘗試去調整與重建過去錯誤的認知思維,學習以更有效率,更正向的行為去因應日常的壓力事件。

心理治療,提昇憂鬱症患者對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彈性;有氧運動,降低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治療憂鬱症的鐵三角才能發揮出相互加成的治療效果。

五、更完善的實驗設計

伊朗心理學家Jafar Askari等人的這項研究,雖然是以有氧運動為研究的重點,但有鑑於在治療憂鬱症的策略上,心理治療也是個重要的治療因子,如果在實驗設計裡,多增加一組運動結合心理治療的實驗組,那就更可以強化治療鐵三角的效力了。

一般而言,這方面相關的研究結果,大多數支持運動有助於減緩憂鬱的症狀,然而,Jafar Askari等人的這項研究特別之處,在於明確指出運動對於憂鬱症的益處,是在於【有效降低患者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

【心理治療,提昇了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策略;有氧運動,降低了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三者共同改善了憂鬱症患者的憂鬱行為】。(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1)Jafar Askari等人,2017,The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on Different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Stress and Coping,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7, 6, 86-102
註:或許有人會質疑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雜誌的公信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上網查詢原文來閱讀。心理學人的立場是相信所有科學家對於實驗研究的努力,我們可以對研究本身提出質疑,但如果你懷疑期刊雜誌本身的公信力,建議您直接向期刊發行的單位提出質疑,多謝。

(2)陳瑀葳,2017,運動對抗憂鬱症,科學人雜誌,185期7月號。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彈性  

一、心理彈性

彈性是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當當外力撤消後,該物體能恢複原來大小和形狀的性質。當一顆彈性很好的籃球,被麥克喬丹的雙手握緊時,一般人難以看出籃球在他手中擠壓變形的模樣,因為,從他手中投擲出去的籃球,總是圓呼呼的,這就是籃球的彈性。

心理,就如同是一顆籃球,當面臨外在壓力之際,抽象的心理,是會被擠壓到變形的。與籃球不同的地方,在於心理變形的樣態非常多元,輕微的變形有如哭泣、悲傷或焦慮等;嚴重的變形有如憂鬱症、焦慮症或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疾患。

心理彈性與適應能力呈現正向的相關,也就是說,心理的彈性愈大,個體在面對外在壓力環境的調適能力愈強,適應表現也愈好。例如,張三在經歷壓力、挫折、創傷的事件過程中,他的生活機能大致上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的運作,例如正常的飲食、睡眠、工作與活動,這除了展現出張三的適應能力外,更彰顯了他高度的心理彈性。

二、憂鬱,可能是缺乏心理彈性的結果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除了遺傳、環境、個人情緒特質等因素外,缺乏心理彈性,恐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憂鬱症患者很容易陷入一種固執性的負向思維模式中,無價值感與罪惡感,更是把他們生存的空氣壓縮成了一顆洩氣的籃球,癱軟在球場的角落,任憑頑皮的小孩使勁踢、用力擲,仍然不改一顆籃球洩了氣的哀愁。

除了在思維模式上缺乏彈性外,憂鬱症患者在自我效能與人際互動的向度上,也會表現出比一般人更低的自我彈性。

如果憂鬱症患者可以增加心理的彈性,憂鬱的症狀會不會好一點?就讓日本心理學家Toshihiko Maekawa等人透過科學的研究,來告訴我們心理彈性對於憂鬱症的影響吧。

三、日本學者Toshihiko Maekawa等人的研究

為瞭解心理彈性與憂鬱症間的關係,Toshihiko等人找來的12名憂鬱症患者和21名心理健康者,研究者設計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實驗。實驗初期,所有的受試者完成了,經過12週之後,同一批受試者再度接受憂鬱、心理彈性與焦慮程度的評估量表。

他們的研究假設:【心理彈性】是決定憂鬱症患者憂鬱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中使用S-H彈性量表(S-HRS)來衡量受試者在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人際互動的向度上的心理彈性分數。

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健康的對照組在心理彈性上的表現優於憂鬱症患者,尤其是在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的向度上特別明顯。

此外,在12週之後,憂鬱狀況有改善的憂鬱症患者,在心理彈性分數的表現上,高於12週憂鬱狀況未有改善的憂鬱症患者。也就是說,在12週的時間裡,心理彈性分數較高的憂鬱症患者表現出較低的憂鬱狀況,但對於他們的焦慮狀況,則沒有明顯改變。

四、多一分彈性,少一分憂鬱

心理學人根據S-H彈性量表的自我效能、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主要向度,提出增進心理彈性的幾點建議:

(ㄧ)【提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往往是最弱的一環,缺乏自我認同帶來更多的無力感、貶抑的自我價值衍生出更脆弱的自我效能。心理學人建議,改變從小地方做起,從日常生活裡最簡單、最容易的任務裡增進自我效能,例如,固定時間的吃飯。簡單而重複的執行既定的計畫,是建構自我效能的最佳方式。吃飯,很簡單;定時的吃飯,恐怕你得排除其他干擾的因素才能達成;可以在五週的時間裡執行定時吃飯的任務,自我的效能就能被彰顯、被看見。

不要以為做了大事才能成就自我實現,不要以為做了大事才能建構自我效能,結構化日常生活裡的小事、計畫性的執行這些小事,就能逐步喚起自我的效能感。隨著自我效能感的提昇,心理的彈性就能逐步增加。

(二)【增進人際互動】

人際,是憂鬱症患者的一大問題,發病之前明明還有一群換帖閨密的,為什麼發病後,好朋友一個一個離去?負向的情緒嚇走了朋友,缺乏彈性的執著又趕走了剩下的好朋友,最後留下來的,只剩下更孤單的自己。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狀況,缺乏朋友與家人的支持,憂鬱症很難好轉。

面對憂鬱症的個案,我有時候會跳脫佛洛伊德的諮商室,邀請個案一起漫遊校園。憂鬱的情緒有時難以說出來,但憂鬱的能量卻可以透過【快走】來釋放,邊走邊聊的效果,讓個案減少在室內憂鬱的抱怨,充足的氧氣也會讓個案的大腦更靈光。

把握可以與你【共走】的朋友,與其在房間裡持續的擔心與抱怨,不如與好朋友出去走走。

(三)【尋求社會支持】

面對憂鬱症的患者,朋友與家人,恐怕無法完全滿足他們對社群團體依附的需求。面對憂鬱的時候,朋友與家人以外的社群、機構或團體,都是可以協助患者們度過難關的社會支持管道。

參與醫療單位的憂鬱症治療團體,除了可以增加對憂鬱症病程的了解外,成員相互間的支持,會讓患者不再孤單,成員相互間的鼓勵,會讓患者產生更多的社會連結。

目前各縣市的心理衛生中心,都有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一般民眾可以向所在地的相關單位提出申請。在經濟許可的前提下,尋求各地區心理諮商所或心理治療所的協助,是一個更快速、更直接的途徑。尤其是在憂鬱症狀出現的早期,尋求專業社會支持系統的協助,才能達到早期預防與早期治療的效果。

增加心理彈性,你可以從完成日常生活的小事來增進自我效能、把握可以與你共走的朋友與善用社會支持系統做起。 (文:心理學人)

更多增進心理彈性的建議與技巧,讀者們可以參考心理學人的另一篇文章https://medium.com/@s1101s/77c67ca2e593,裡面有更多的具體建議唷。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Toshihiko Maekawa等人,2017,Resilience in the Firs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Vol.6 No.2, April 2017

圖片來源: 騰訊網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好,謝謝您」。談自殺者沉默的再見。 

 

自殺.jpg

 

一、「自殺的認知想法」與「接受死亡的情緒」可能是兩碼事

 

 

(一)認知的胡同(對自殺的想法)

 

長期的情緒或精神疼痛,磨滅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到最後,連要找一個可以的存在,都成了大腦思考上的一大負擔。乾脆,放棄吧!這樣的思維讓大腦逐步掉入一個頑固不靈的思考死胡同,越走越深隧,越走越黑暗。於是,自殺行為,彷彿就成了自殺者在認知想法上唯一的選項了。

 

(二)情緒的接受(對死亡的接受)

 

企圖自殺者除了會出現常見的情緒失控,情緒崩潰等外顯特質外,還可能在過程中,經歷了看似好轉的「平靜反應」,在自殺前,甚至會展現出「欣慰」與「感激」的反向行為。這象徵著自殺者不只在認知上做好離開的準備,更展現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情緒的準備。

 

人類演化的目標是避免死亡,死亡,代表結束,代表永遠的失去,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但當一個企圖自殺者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在情緒上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甚至能以平靜的情緒來看待死亡的時候,或許才是最危險的時刻。

 

 

二、瑞典學者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2019年的研究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對自殺者非語言的沉默訊息感到興趣。他們找來了7名護理人員,並要他們回憶自殺成功者在結束生命前的語言與非語言線索,18名自殺成功者生前的種種跡象如下。

 

(ㄧ)「我很好」的外在表徵

 

自殺者以戴面具,玩遊戲的生活型態,企圖以喜樂來傳達內在真實的情緒矛盾。不合理的情緒波動,讓人們在認知上以為他們有了好轉的反應,因為,他們可能變得更健談,更平靜,更滿意。

(二)失去變好的希望,無力改變現狀是自殺者共同的認知特徵

 

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治療與對未來治療失去希望,透露出了自殺者的無力感,所有的期待都成了無法兌現的安慰。無奈地只能接受自己的狀況,脆弱得連對抗痛苦的本能反應都放棄了。

 

(三)自殺前的「平靜」,透露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情緒的準備

 

自殺者在經歷矛盾階段後,他們可能在認知上接受了死亡,並對日後沒有自己的日子,做好可能的規劃與安排。

 

當平靜的時期突兀地出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時,這可能表明了他們已經在情緒上接受了死亡。

 

(四)安排好後事,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自殺者在最後的階段,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欣慰,在看似很平靜地接受了命運無情安排底下,透露的是他們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情緒準備。

 

最後的感激,象徵著平靜的道別,就像是日常一般的道別,旁人很難從他們寧靜的表象上,看出結束生命的端倪。

 

或許,當一個人可以平靜的情緒看待死亡,自殺,最可能發生。

 

 

三、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一)透過自殺自殺評估工具,探究企圖自殺的語言線索

 

量化的自殺評估量表,讓我們很快的得知企圖自殺者的認知與自殺的想法。一般而言,只要他們曾經自殺過,或他們已經有了自殺的具體計畫,包括想好自殺地點、以何種手段自殺等,我們就可以把他們列為高危機個案。但是,他們對死亡的情緒,很難從量表的問題與主觀的分數得知。

 

(二)培養更多的「直覺」與「主觀感受」,以辨別出企圖自殺者的非語言線索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的研究對象,是專門照護企圖自殺者的專業護理人員,他們除了具備評估個案自殺風險的認知能力外,更多了情緒上主觀的感受與直覺判斷的能力。

 

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企圖自殺者主觀的感受與他們在自殺前所透漏出的非語言訊息,才是評估企圖自殺者是否會採取自殺行動的有效線索。

 

一時情緒的激動,可能會導致自殺的衝動行為,但是,能夠平靜的面對死亡情緒,可能才是企圖自殺者最難挽回的局面了。(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Patrik Rytterström1*, Mirja Lindeborg2, Sari Korhonen2, Tabita Sellin3,2019, Finding the Silent Message: Nurses Experi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receding a SuicidePsychology, 2019, 10, 1-1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快樂的苗條」。維持苗條不吃飯,小心憂鬱找上你 

 

米食.jpg

 

 

 

一、米飯,讓你的身材不苗條 

 

為了控制體重與維持苗條的身材,一般人總是認為少吃米飯等澱粉類食物是最好的辦法,於是養成了長期不吃米食的習慣。其實,米的營養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B2、菸鹼酸、葉酸等B群、維生素E、鈣、磷、鉀等成分。當身體缺少這些礦物質與維生素,你以為維持了表面的身材苗條,其實,你失去的恐怕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讓日本的科學家Satoshi Kimura等人,透過科學的實驗來告訴你米飯的重要性。 

  

二、米飯,讓「被孤立」的小老鼠「不憂鬱」 

 

研究人員申請一批健康的小老鼠,這次不是要抽牠們的血、也不是要剖開牠們的腦,而是請牠們吃米做成的粉,為了要確保老鼠們能在一天內進食定量的米食,研究人員每天定時餵食定量的米粉。 

 

科學學家對待這些實驗的小動物總是心懷鬼胎,在不考慮老鼠們彼此熟識與否的情形下,把他們隨機被分成四組 

 

第一組(食少米組)以獨居的方式餵養,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每日固定餵食含2.5%的口服米粉。 

 

第二組(食多米組)也以獨居的方式餵養,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每日固定餵食含5.0%的口服米粉。 

 

第三組(孤立組)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呼吸,成了它們唯一可以證明自己還活著的唯一證明 

 

第四組(團體組)比較人道,實驗期間有固定食物、也有同伴的陪伴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除了每天測量老鼠們的體重外,也透過科學儀器定期採集牠們體內的多巴胺,血清素,腎上腺皮質素等相關內分泌濃度。實驗的目的在於證明米食可以降低老鼠的憂鬱程度,當然,老鼠不會主動向研究人員報告牠們有多憂鬱,這時,定期內分泌的測量就成了推論老鼠們憂鬱的指標了。 

  

在還沒進行實驗以前,你八成可以預測出第四組(團體組)的老鼠相對會快樂一點。沒錯,實驗結果顯示,「孤立」是造成壓力的主要來源,團體組老鼠的快樂指數恆大於其他孤立組老鼠。但是,面對孤立的情境壓力,「米食」可否能有效降低憂鬱的程度呢? 

  

三,米飯的效果可能超出你的預期 

 

Satoshi Kimura等人的結果發現 

()米飯,並沒有增加食米鼠的體重 

()米飯,讓食米鼠睡得更久,睡眠的時間幾乎與團體組一樣,而且食多米組老鼠的睡眠的時間多於食少米組 

()米飯,讓食米鼠體內的多巴胺增加,趨近與團體鼠一致,而且,食多米組體內的多巴胺又多於食少米組 

()米飯,讓食米鼠的血清素增加,趨近與團體鼠一致,而且,食多米組在這方面又贏了食少米組 

()米飯,讓孤立組老鼠身上的皮質醇大幅增加,但食米鼠的皮質醇含量幾乎與團體鼠一致。這顯示儘管處在被孤立的高壓環境,米食,確實減少了老鼠們的壓力賀爾蒙。 

  

「睡眠」,是判斷心理健康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容易入睡、睡得較久象徵著情緒的平穩。在這個實驗中,多吃米食,確實可以讓被孤立的老鼠的睡眠時間,與團體生活的老鼠幾乎一樣多。 

  

「血清素」可以增進生物體的情緒穩定,憂鬱症患者的身體就是缺乏血清素的作用造成的。被孤立的老鼠雖然承受獨居之苦,但隨著米飯的增加,牠們身體裡的血清素也隨之增加,這象徵著它們的情緒也比較穩定。 

 

「多巴胺」是身體裡負責興奮感受的內分泌,缺乏多巴胺,就會缺少活動力與熱情,甚至造成情緒的低落。孤立組的老鼠在缺乏人際同伴的情境下,米食,至少可以讓牠們保有情緒上的活力。 

  

「腎上腺素」是人體面臨壓力時的一種內分泌,主要的功能是協助我們處理暫時性的危機事件,例如,當你在草地上遇見蛇,腎上腺素成了可以讓你快速跳開的原動力。然而,如果害怕與恐懼在你離開草地很久之後還持續存在,這時存量有限的腎上腺素就改由腎上腺皮質素接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皮質醇或壓力賀爾蒙。實驗中被孤立的老鼠身上有較多的皮質醇,但隨著攝入米粉的程度越多,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就會減少,這說明了米食在克服壓力時的成效。 

  

四、米飯,讓你擁有快樂的苗條 

 

很多人為維持身材的苗條,不惜捨棄了米飯,剛開始可能表面看起來效果不差,但長期下來,反而造成了心情低落的副作用 

 

我有位女性個案近期為憂鬱症所苦,原本瘦弱的身材被憂鬱症吃掉更多的體重,我細問下才發現她這半年內幾乎未曾吃米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很多,人類也不會因為吃米飯就能避免憂鬱症的發生,但在Satoshi Kimura等人的研究中,多吃米飯,至少可以降低憂鬱的程度 

 

米飯確實有助於多巴胺與血清素等快樂賀爾蒙的增加,並且有效降低腎上腺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更重要的是,適量的進食米飯,並不會造成體重的增加。為了兼具苗條與快樂,米飯,確實是日常生活裡少不了的主食。 (文:心理學人吳學治)

 

參考資料 

Satoshi Kimura等人,2019The Effect of Rice Flour for Amelioration of Sleeping in Social Isolated MiceHealth, 2019, 11, 464-471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1  焦慮如同一般的負面情緒,除了可以讓人類免於危難之外,更是應付外在不利環境的一種手段,它存在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讓我們,活下來。

醫學上的焦慮症可以稱為廣泛型或漂浮性的焦慮,顧名思義,就是這種焦慮感會漂浮在生活裡的人、事、物上,焦慮彷彿水蛭般地牢牢黏著於任何事物上。為什摩會產生這樣的焦慮呢?這樣的焦慮又會帶給人甚麼樣的感覺呢?我的個案小王這樣詮釋著:這是一種不太合理的焦慮,明明已經設法讓自己遠離了焦慮的源頭,怎麼好像著了魔似的一直跟隨著我,我也不知道是否是焦慮的影響,老覺得生活裡的一切都不怎麼真實,做事的時候、與人對談的時候、尤其是獨處的時候特別難受,搞得我注意力無法集中,成天漫無目的焦慮著,這種痛苦到夜裡更加明顯,我幾乎每天失眠...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至於是否符合醫學上所稱的焦慮症得進行臨床問診以後才會知道。就一般人而言,大多還只是處於焦慮的狀態,只是當我們對焦慮情緒不瞭解的前提下,我們常會誇大、擴大本身的焦慮情緒,這反而讓我們的身心更加痛苦。

焦慮,讓我們提前對即將發生的危機做好準備,而當我們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焦慮情緒應該可以回到原來的平靜狀態,焦慮情緒即可獲得抒解。然而,想要活得更安全的基本驅力不斷透過大腦裡的杏仁核發出訊號,如果不去抑制原始邊緣系統的運作,海馬迴與過去大腦的記憶神經會不斷地激發出更多的不安感,這些不安感就會展現在上述所謂焦慮情緒的症狀上,而這些不安的神經衝動又讓人感到更多的情緒起伏,這場永無止境的負面循環系統,很容易把人帶入更加焦慮症的漩渦裡。

當我們基本上瞭解焦慮症的大腦神經機制後,我們知道焦慮本身是不可怕的,對焦慮感的焦慮才是造成情緒痛苦的根源。如果想免去焦慮帶來的痛苦,那我們得進行一種神經迴路改造的工作,換言之,我們得抑制掉邊緣系統原始情緒迴路的運作,改由一條進化過的神經迴路取代,透過這條新的情緒神經迴路,我們除了可以避免焦慮帶來的痛苦外,更可以透過不斷地習慣化練習來進化我們的負面情緒。

焦慮是人類正常的反應,它也是為了生存下去不可避免的情緒型態,下次你再次體驗到焦慮時,你應該感謝你的天生情緒迴路可以正常地運作著,而你所要做的是學習一套新的情緒神經運作回路,讓你不再為了焦慮而趕到痛苦。

 (圖片來源自網路)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304_133313_657  人類所有的負向情緒都具有演化上的意義,這些負面情緒與記憶可以讓人類能夠避免生存上危險的環境,有時候負面情緒也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所不得產生的情緒。

我們先來談談憂鬱,「其實,我的一天當中也常被憂鬱的感覺侵襲著,一種自然而然的消極、無力甚至退縮的衝動,總在一天裡得某個特定時刻產生,影響著一天的工作、影響著當下的人際覺察與互動…」我的一個個案小楊這樣跟我訴說著。依照情緒的波段原則(註一),我們一生中的情緒如同圖一的模式在運作著,這是一種合乎自然規律的情緒型態,畢竟,沒有任何一個人一生中老是快樂的,也沒有一個人一中注定要一直悲傷的,這就好像人一生的生涯發展一樣,有起有落。

 圖片1111111

 

有時候人類的負面情緒是無來由發生的,就像小楊告訴我的,當她在高中的階段時,常在某段時間裡忽然憂鬱了起來,在沒有任何外在刺激的前提下,情緒本來就會自然有起、有落,這就是情緒波段原則。我讓她描述她感覺到憂鬱時的內在狀況,「就是無力感,沒有體力也頓時沒有動力,本來有興趣做的事,現在都提不起勁。好像也變得不想跟朋友們說話了,感覺到他們看我時的表情有點奇怪,好像我做錯什麼事似的,當然我也只好選擇以逃避來面對。當我試著逃出人群、自己窩在自己的角落,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這就是憂鬱的感受,但是小楊的狀況距離「憂鬱症」還有一段距離,這只是憂鬱的情緒,我想正常人或多或少都會有過這樣的感覺,但我們可以從小楊的描述中理解憂鬱的外顯症狀確有其合理性。當她無力面對外界人事物的時候,躲起來、躲在自己的舒適圈,相對起來對小楊是比較安全的。

想像你我還存活在數百萬年前的原始環境,那時候的人要靠體力與技巧掠取所需的獵物來充飢,一個本身能力與體力不好的人,本來就很難獲得獵物,於是他也只能透過無力、軟弱的表徵,來試圖引起同伴的注意與憐憫,無力就是無力感的最好表徵。最初幾次,可能會得到同伴的同情而取得他所想要的食物,但日子一久,來自他人的憐憫與同情很快就耗竭了,於是大家慢慢遠離他。到最後他為了要活下來,只能接受同伴們一一地離去的事實,為了讓自己存活更久一點,他也只能選擇自己縮在一個角落,以最不耗體力的憂鬱姿態活著。順著這個模式思考下來,憂鬱者的外顯症狀其實是很合理的,直到21世紀的現代,憂鬱症的個案也以這種數萬年未進化的症狀與方式來嘗試讓自己活下來。下次當你再次感到憂鬱的時候,請別再持續自責自己,因為,你的憂鬱是有道理的。

 

 

  

(圖片於自於網路)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