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人際溝通類別文章》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031人際互動的秘訣1  

 

兩顆認知的大腦,在你來我往的語言戰場上裡相互對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槍,瞄不到彼此的靶心,這場溝通,最後只能以認知上的分歧收場。

 

兩顆情緒的大腦,在槍林彈雨的情緒戰場上裡相互對決,公說不溫柔、婆說不體貼,彈,打不到對方的靶心,這場溝通,最後只能以情緒上的爭議收場。

 

 

 

溝通,不只存在於語言與非語言曾次,大腦的認知面與情緒面更是決定溝通成敗的重要關鍵。面對認知與情緒的大腦,溝通,要怎麼進行呢?

 

 

 

在一場大學校園的演講裡,心理學人分享了三段式的溝通表述法,這一次,透過文字,期待讀者除了可以瞭解大腦的認知與情緒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性外,也學會認知腦與情緒腦在人際溝通中運用。

 

 

 

階段一、陳述客觀事實:讓對方的理性腦先登場

 

 

 

在溝通的初期,單純陳述客觀的、具體的表象事實,有助啟動對方的認知腦,避免在一開始對話的時候,就引發對方的情緒腦。在第一階段的溝通裡一定要切記,只說出當下具體的事實就好,提醒自己不要使用任何帶有情緒訊息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

 

 

 

例如,當疲憊的你一回到宿舍,一雙室友穿過的臭襪子橫檔在門口內,而臭襪子的主人正若無其事的躺在沙發上玩電動......。面對這個景象,你想不發脾氣,都很難。於是......

 

 

 

你:『去你的,一回到宿舍要聞你的臭襪子,把襪子收好啦......

 

 

 

這時候,你會期待室友跪下來向你道歉嗎?有點難,當下惱羞成怒的情緒大腦陷阱,通常會引起室友的更多的憤怒。尤其是那個字,想讓對方不生氣,都難。

 

 

 

這時候,你只能啟動認知腦,一開始只單純陳述當下的具體事實。

 

 

 

你:門口的有雙臭襪子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對方的理性腦也就被你觸發了,在情緒腦尚未運作之際,你的話,對方通常聽得進去的。而這就是溝通,切記,溝通初期的目的不在於建議或說服對方。

 

 

 

階段二、表達內在感受:別輕忽情緒壓抑的威力

 

 

 

壓抑,是造成情緒困擾最大的問題根源,許多你以為壓抑得很好的情緒,往往會在日後的某件事件上大大的失控與爆發。在人際溝通上,壓抑,非但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解決目前的問題外,更是日後衍生出更多人際困擾的幕後黑手。

 

 

 

當第一階段的認知腦任務完成,該是情緒腦出動的時機了。這時候,你只要單純陳述你當下情緒的真實感受就好。

 

 

 

你:門口的臭襪子,讓我的鼻子感到不舒服......

 

 

 

讓對方感受到臭襪子對我們造成不好的感受,可以激發對方情緒腦的運作,而不具挑釁意涵的語言,是啟動對方情緒腦的關鍵。

 

 

 

我們無法預期對方在聽了你上述的話語之後,接下來會產生什麼情緒、想法或行為,但重要的是,你把你當下的情緒藉由語言說出來了,說出來,就不在有壓抑了。這一階段,盡量使用中性而不具挑釁性質的語言,因為,這一個階段的重點,在於替我們當下的情緒找一個合理而安全的出口。

 

 

 

階段三、提出具體建議:認知想通了、情緒理順了,現在才是具體建議要登場的時機了

 

 

 

這個階段是認知腦與情緒腦並用的時候,以對方聽得懂、聽得進去的語言,配合對方可以接受的情緒來表達我們的訴求,最後再提出一個中肯與具體的建議。

 

 

 

我們總是在一開始溝通的時候,就急於給對方具體建議,而這往往讓對方一時間難以接受。溝通,是一種訊息傳達的藝術,說服,是成功溝通後的自然結果。

 

 

 

當你順利觸發室友的認知腦與情緒腦之後,對方其實也會知道自己亂丟襪子的行為需要改進的,但是,如果你在溝通的時候,先觸發對方的情緒腦,惱羞成怒的後果除了無法達到預期的溝通目標外,更會加深彼此關係的仇恨。

 

 

 

你:我希望明天下午回宿舍的時候,門口內是乾淨的,讓我們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吧

 

 

 

時間很具體是明天、地點很清楚是門口內,一般而言,具體而清楚的建議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溝通效果,而具體建議的提出,最好是在對方認知想通了(陳述客觀事實)、情緒理順了(表達內在感受)之後。

 

 

讓我們再度複習人際溝通的三段是表述模式:(一)陳述具體事實,(二)表達內在感受,(三)提出具體建議。先讓對方認知想通了、情緒理順了,最後再提出具體的建議,這樣的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唷。(文:心理學人)(圖:建國科技大學,2019117日)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302095_741360506298397_241077497871990784_n  

 

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但當一個人縱使費盡心思,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縱使奉承獻媚,也時常被大多數人排擠的時候,設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式。讓芬蘭的科學家告訴你,群體裡自在的局外人,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糟。

ㄧ、群體與人際關係

自我與人際,是影響人類發展兩項最重要的課題。就演化的觀點分析,人類為了滿足活下來的基本需求,於是不斷地強化自己,讓自己比其他人有更多可以活下來的技術。為了彌補自我先天上的不足,於是開始與其他人合作,好讓自己所處的群體比其他群體有更多可以活下來的能力。從自我走向群體,是人類發展的自然路徑,也是人類從小到大一生中必須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然而,當自我的發展與群體的利益產生了矛盾與衝突,我們該如何在滿足活下來的基本需求下,同時又能夠兼顧到群體的利益,以求得在群體裡一個安穩的位置呢?這對於身為群體中一員的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個關乎自己在群體地位的重大議題。

二、群體裡的局外人

『合群』,是人類持續演化出來的特徵,雖然群體讓我們可以活得更安全,但個人也必須付出不少的代價。融入群體的代價象徵著自我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必需被犧牲,委屈求全可以換得群體的支持與保護,這算是值得的自我犧牲。但是,有少數的個體無論如何努力,始終還是被群體排斥在外,我們暫且稱呼這群人為『局外人』。


三、芬蘭學者Riikka Korkiamäki 對於局外人的相關研究

(一)研究過程

Riikka Korkiamäki 等學者,從芬蘭的兩個大城市中選取兩個學校,並從中挑選中產階級的學生,年紀介於11歲到16之間,其中包含70個女孩與56位男孩,合計126位青少年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者以非結構的訪問方式收集受試青少年相關人際問題,再經由質性分析後,得出126名青少年的人際模式。

在126名參與者中,有42人描述了他們在同齡人中被排斥或排斥的主觀經驗。在這個研究中,42位具有被排斥的青少年被定義為『局外人(outsiders)』,當然,這只限於這個研究的立場,不代表這42位青少年的整體形象。

Riikka Korkiamäki 等把這42名局外人分成四種不同類型:

(1)感到稍微被拒絕:基於外表、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而不被大多數的同伴認同,或者自覺因上述外表因素而感到或預期會被拒絕的青少年,在這個研究中,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1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失落者】。

(2)被忽略:受到同伴團體的忽略,但沒有嚴重到被機端得排擠或霸凌者,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0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寂寞者】。

(3)曾被霸凌者:曾經被群體成員霸凌或欺負者,這一類的青少年4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淒慘者】。

(4)自許為邊緣人:主動選擇站在主流團體之外,自己認為自己一向是團體的局外人,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7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孤獨者】。

(二)研究結果

所有四類的局外人都會感到悲傷、受傷和缺乏快樂,它們或多或少都會主動避免與群體裡的其他人接觸。

(1)【失落者】表現出最多的不滿與憤怒、在群體裡感到最大的傷害,同時也最會避免與同伴接觸。

(2)【寂寞者】在四類局外人中,表現出最嚴重的寂寞感、與最低的群體夥伴感、與最缺乏同伴的支持感。另外,被忽略者與失落者一樣,表現出最多的無聊感與失去對同伴的興趣。

(3)【悽慘者】幾乎經歷了所有負面的情緒,他們感到最悲傷、最無助,與被忽略者一樣,表現出最低的自尊。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四組局外人中,唯ㄧ表現出有復仇的想法、甚至出現自殺意圖的一群人。

(4)【孤獨者】的人數最多,縱使他們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孤獨寂寞的成員,但是他們所表達出的情感壓力最小。它們多半是故意退出占主導地位的青年文化,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單一群體外的同伴朋友。自在的局外人,無法認同群體的共識,但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

(三)自認為局外人的孤獨者,可能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糟

四類局外人在團體裡的人數比例為0.33,四類的比率如下:(1)失落者佔0.09%(2)寂寞者佔0.08%(3)悽慘者佔0.03(4)孤獨者佔0.13。審視一下你當前所處的團體,看看你的群體裡局外人的比率與本研究是否具有相似之處,或許10個人的群體中,你很容易找出一兩個孤獨者。

ㄧ般而言,孤獨者的寂寞感最低、完全不會低自尊、受害感最低、最不會悲傷、最不會對群體感到絕望、比較不會表現憤怒。也不至於對同伴失去興趣,不會感到缺乏同伴支持,而具團體意識與同伴精神。


四、不被主流接受,那就學習當個『自在的局外人』吧

心理學人在此還是要再次的強調,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卡內基曾說:ㄧ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與處世計巧。

然而,如果一個人無論付出多少努力,在群體裡仍舊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與其淪為群體的失落者、寂寞者、甚至悽慘者,不如學習當個自成一格的『自在的局外人』,至少這是上述四類局外人中,相對優雅的孤獨者。

要想在群體裡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心理學人認為應該具備的下列的特質,而這也是局外人要想成為『自在的局外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同理與尊重
自在的局外人未必認同群體的大多數人,但是他們尊重群體的每一個人。

(二)自信與能力
群體的大多數人未必認同自在的局外人,但是他們始終堅持做自己。

(三)彈性與投入
自在的局外人有著我不犯人、人不犯我的群體思維,而且保有與其他人共同合作的空間。

自在的局外人在群體中不趨炎附勢、也會不落井下石;不霸凌別人、同時也知道如何避免自己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擁有群體共識,可以適時地展現自己又能與他人合作。

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但當一個人縱使費盡心思,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縱使奉承獻媚,也時常被大多數人排擠的時候,設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式。(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Riikka Korkiamäki(2014) ,Rethinking Loneliness—A Qualitative Study about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Being an Outsider in Peer Group ,Open Journal of Depression, 2014, 3, 125-135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744751_752419638525817_1817584070373146624_n  

 

【擔心小孩被網路霸凌嗎?先檢視一下自己對小孩使用網路的態度吧!】

當青少年面臨網路霸凌事件之際,父母可以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並與青少年一起攜手面對網路的霸凌事件。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雙方在上網的議題上有了一致性的共識,並隨時保持開放式的溝通。一旦父母持續以禁止的態度,過度干涉了青少年的上網行為,那當網路霸凌事件發生之際,大多數的青少年是傾向不會告訴父母他們正在面臨的窘境的……。

ㄧ、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一種涉及對信息及通信技術的應用,以支援針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惡意的、重複的、敵意的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Bill Belsey)】。

酸民當道,網路霸凌日漸猖獗,根據國發會的調查顯示,國內各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都有自認被網路霸凌的經驗,其中又以12至14歲的青少年最為嚴重。3.5%的網路族表示,最近一年有在網路上遭受他人言論攻擊的霸凌經驗,而且網路霸凌具有越來越年輕化、嚴重化的趨勢 。從性別的比率來看,4%的男性網路族自承網路言論比現實生活激烈,4.6%男性曾在網路上遭受言論攻擊。

另外,金車基金會於2018年10月1日到30日針對全國中小學生調查,有效樣本共3064份,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複選)最常見的形式是「言語攻擊(80.7%)」、「排擠孤立(53.5%)」和「網路傳播(31.2%),其中網路霸凌呈現逐年上生的趨勢,4年來上了了11個百分點。

如果家裡的小孩,有一天也不幸淪為網路的被霸凌者,身為父母的你應該怎麼辦呢?是事前嚴格的上網監督,還是事後的彌補呢?心理學人透過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Mehari等人的相關研究,來解析青少年網路霸凌的預防之道,以及分享父母對於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個人觀點。

二、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的相關研究

Mehari等人企圖從三個角度(青少年、家長與醫療人員)來探討青少年網路欺凌的問題,研究的參與者是29名青少年,15名父母和13名醫療人員,所有的參與者均來自美國東北部的城市和郊區青年提供服務的兒科保健診所。研究中收集上述三類族群對於網絡欺凌的理解,與他們在網絡欺凌、接觸子女、絡欺凌經驗方面的自陳資料,最後根據訪談結果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的結果表示:父母可以在青少年面對網路霸凌事件之際,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彼此在上網的議題上,具有支持關係、並保持開放式的溝通。如果父母持續以禁止的態度,過度干涉青少年的上網,那當網路霸凌事件發生之際,大多數的青少年是傾向不會告訴父母他們正在面臨的窘境。

當青少年被網路霸凌時,他們大多數還是希望包含父母在內的其他人可以進行干預或協助的。例如,有一位青少年說:我希望父母能夠以開放和非對抗的態度,透過積極的對話來之支持我,如果父母可以參與,這將是一個很好的一步。

世代間的差距,也會讓青少年覺得父母的網路觀念、網路技術過於保守與落後,而降低了他們向父母求救的意願。另外,不想與父母陳述自身的受創經驗,與擔心告訴父母後,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問題,都是造成青少年不願進一步尋求父母協助的原因。例如,一為青少年說:我會很尷尬,我擔心父母會介入我手機或電腦裡所有的應用程式。

三、面對青少年的網路霸凌,心理學人給父母的建議

隨著時代的趨勢與青少年社交的多元性,單方面禁止或過度限制小孩的網路使用,往往會造成青少年更多的抗拒,如果父母與青少年在網路使用的議題上無法達成共識,那就很難期待遭受網路霸凌的青少年,會以主動尋求父母協助的策略,來試圖解決自己網路霸凌的問題。面對無法改變的網路趨勢,心理學人認為,父母應該以不同思維模式,來因應家中小孩的上網行為。

(一)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網路使用的趨勢

不可諱言,網際網路是當今一個很方便與快速的學習管道,以往到處拜師學藝的學習模式,如今彈指之間就可達成。在網際網路上,我有許多教導我寫文章的老師,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一段視頻,經過幾個月的上網學習後,我開始嘗試寫文章。為了得到更多人的回饋與指教,我開了一個心理學人的粉專,在首月的一篇文章,就被關鍵評論網引用了。

手機裡的小遊戲是一種快速的舒壓途徑,尤其當陷入情緒的低潮、或思維的中斷之際,滑一下輕鬆的小遊戲,至少可以暫時轉換情緒與思維的瓶頸。

人際關係是青少年的第二生命,無遠弗屆的網路已經重新界定了以往的人際交往模式,這對青少年而言,是生活的必然、也是人際的重心;但對於父母而言,卻可能是焦慮的根源、也可能是造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重視網際網路對於青少年的重要性,並給予他們適當的網路交友空間,嘗試以更包容的心態面對青少年的人際新空間。父母可以多一點關心與陪伴,但不要出現太多的禁止與限制。

以正向的心態接受網路的趨勢,嘗試與小孩在上網的議題上取得一致性的共識,這是這一代的父母,尤其是60到70年代的父母,應該嘗試去接受與學習的議題。

(二)建立尊重、信任為前提的上網共識

【教養小孩,尊重的力量大於約束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大於監督的力量】

既然父母與小孩都身處在一個無法避免的網路時代,學習,就成了雙方面都應該共同前進的方向。青少年應該學習如何正確與安全的使用網路,而父母應該學習如何信任與尊重青少年。親子雙方共同約定合理的上網時間,這是尊重,父母尊重小孩的上網權利、小孩也應該尊重父母管教的權利,至少是網路付費者的支配權利。

女兒有一次在房間裡上網滑手機,我一回家不分青紅皂白地碎唸了她:【不要一直玩手機……】。想不到一句隨口的話,竟然引發她的憤怒。她憤怒的原因不是滑手機被我碎唸了那幾句,而是她覺得我不信任她,她陳述她是在讀書的休息時間才滑的手機,並堅持她沒有一直在滑機……。現在每當我發現她有過度使用手機的情形時,我只會很誠懇的說:【我相信妳會做好時間管理的】。這樣說,一來管住了我的情緒,再者也保住的她的尊嚴。

父母一開始應該信任小孩,相信他們會做好時間管理,並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小孩上網的日常。否則,一旦小孩在網路上遇到挫折、霸凌事件,身為父母的我們哪裡會是他們信任的對象?既然小孩連父母都無法信任,那父母哪會有機會協助小孩處理網路霸凌的危機事件呢?

(三)留意小孩上網時的情緒與行為變化,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如果家裡的青少年忽然出現網路行為的改變,例如,上網時出現緊張與焦慮的情緒、開始封鎖朋友的訊息、甚至主動關閉社交軟體等行為,這可能是網路霸凌的開始。未適時介入處理的網路霸凌事件是很難自動平息的,因為,在網路的世界裡,情緒,是可以不負直接責任的,情緒的傳染,更會像是得了瘟疫般的失控。

青少年在面臨網路霸凌時,往往是不知所措的,這時候,父母及時的介入與協助是必要的處遇措施,切勿讓小孩獨自承受網路霸凌之苦。一般而言,可先與網路霸凌者進行溝通、示警,再則收集相關證據,最後,封鎖對方或提出申訴,都是可以選擇的手段。

當青少年面臨網路霸凌事件之際,父母可以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並與青少年一起攜手面對網路的霸凌事件。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雙方在上網的議題上有一致性的共識,並隨時保持開放式的溝通。心理學人給父母的建議是:(一)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網路使用的趨勢;(二)建立尊重、信任為前提的上網共識,以及(三)留意小孩上網時的情緒與行為變化,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心理學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Mehari, K. R.等人,2018,Cyberbullying prevention: Insigh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youths, parents, and paediatricians,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8;44:616–622.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孤獨5  一、青少年的孤獨

2019年,歐洲的一項環境風險縱向雙胞胎研究中,研究者調查了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13到18歲的2232名青少年的孤獨感。結果顯示:有較多孤獨感受的青少年有下列的特徵:

1.出現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2.更頻繁的從事危險的行為。

3.使用更多的消極策略來應對壓力。

4.經歷更多的欺淩和社會孤立事件。

5.青少年的孤獨似乎與社會經濟地位和家庭背景無關。

 

Hikikomori(2008)也指出一種當今的社會現象:青少年自我孤立。青少年選擇退出社會生活,並且有意尋求極端程度的孤立。這些青少年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裡,呆在自己的房間裡,避免所有的社會接觸。在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甚至自我孤立了許多年,這就是日本當今社會裡的孤獨症或是宅男宅女。

 

然而,網路時代的來臨,人際溝通似乎變得快速而多元了,動動手指、意到指傳,就成了青少年人際溝通的日常,這樣便捷的溝通模式,是否意味著青少年的孤獨感會隨之好轉。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二、澳大利亞學者的研究

澳大利亞學者Diego de Leo等人,在一次以孤獨為主題的公開演講結束後(2019年3月8日),透過問卷收集在場240名高中生有關網路與孤獨的訊息。其中包括94名女性與146名男性,年紀介於14-16歲之間。問卷的結果分析如下:

😅結果一:所有240名學生有時或經常感到某種形式的孤獨,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經常感到孤獨。

😅結果二:48.3%的青少年每天在社交網路上花費超過4個小時。

😅結果三:28.7%的青少年表示社交媒體取代了面對面的人際接觸。

😅結果四:85.1%的青少年認為孤獨真的會引起疾病。

😅結果五:24%的青少年經常感到孤獨,41%的青少年感到社會孤立。

 

😟結果六:92.4%的青少年希望能減少網路的聊天,而期待更頻繁的面對面交流

三、回到現實世界吧,年輕人

青少年似乎已經意識到孤獨的危險,因為大多數的他們都認為孤獨容易使人生病。儘管網際網路的社交媒介不斷推陳出新,青少年們也樂此不疲,但他們似乎是最孤獨的一代。

更令人訝異的是,高達92%以上的青少年,依然期待在生活中與他人有更頻繁的面對面交流機會,透過社交媒體的人際交流,並無法有效降低他們的孤獨感。面對這個無法逆轉的網路時代,網路社交必然是未來科技的潮流,為了同時滿足人類避免孤獨的本性,青少年朋友得學習在網路科技與人類本性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人際生存之道。

在擁有臉書好友3千多的同時,不要刻意逃避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流,包括與你的同學、家人甚至社區鄰居的聚會。你可以享受孤單,但終究逃不了真實人際互動的本能需求,因為,在網路盛行的世代裡,你真正需要的是人與人的直接互動。(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文獻:Diego de Leo等人,2019,Loneliness in Adolescents: A Flash Survey through Smartphones,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9, 8, 45-52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食食,不如眾食食」。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讓食物更有有滋味 

 

共食.jpg

 

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原來是宣王的想法,聰明的孟子只是透過聽音樂的比喻,希望宣王凡事都可與人民同甘共苦。尤其是聽音樂,大家一起聽比一個人聽會更快樂。 

 

那吃飯呢?「獨食食」是否不如「眾食食」?讓科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這個答案。 

 

二,與好朋友一起吃飯,降低進食的「味覺閾」 

 

(一)「味覺閾」是甚麼? 

 

就感覺而言,「閾」(Threshold),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臨界值,是指能夠產生一種感覺的最低物理刺激量。三磅的啞鈴壓在王曉明的手上讓他有了痛的感覺,但一磅的啞鈴卻讓李大芝痛得哇哇大叫,所以,王曉明的痛覺閾是三磅,而李大芝的痛覺閾是一磅。 

 

味覺也是一樣的道理,0.01克的鹽巴讓宋喬安有了鹹的感覺;對王赦而言,0.1克的鹽巴才會讓他感到鹹味。所以,宋喬安的味覺閾是0.01克,而王赦的味覺閾是0.1克。換言之,王赦的口味比較重;而宋橋安對食材比較敏感,只要有點鹹,她很容易就可以吃得出鹹味來了。 

 

食物的美味,展現在舌頭對食材的味覺感受,一種食材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它足以激發起我們舌頭的味覺感受,激發感受的最低刺激量,就是味覺閾。 

 

(二)日本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的實徵研究 

為了證明「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日本的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在2019年做了個科學的實驗。 

 

味覺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性,聰明的研究者為了避免落人口舌,在實驗裡特地找來了年紀與健康狀況相似的受試者,在實驗過程裡也嚴格控制食材的一致性,包含食物的顏色與味道。用餐的環境氣氛也被研究者考量到了,嚴格控制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每次實驗時的用餐空間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為了讓讀者對刻板的實驗有了戲劇性的想像,我以實際的人物來說明實驗的過程。 

 

研究者把實驗安排成四種狀況:

第一次由李大芝單獨進食,

第二次安排李大芝與應思悅共同進食,

第三次除了李與應兩人外,再加入兩位陌生人共同進食,

第四次安排李大芝與另兩名陌生人共同進食。

看過與惡的讀者們就知道,李大芝與應思悅是一對好朋友。 

 

實驗經費的考量,吃的食物是麵包、餅乾與糖果;科學實證的要求,李大芝得在每次實驗前後,接受電味覺閾的測量。 

 

為了混淆李大芝對試驗的預期,研究者在實驗後詢問李大芝幾個對食材的基本問題,以讓她天真的以為這個實驗純粹是要她來判定對這些麵包、餅乾的喜好程度。換言之,李大芝壓根不知道為什麼研究者要找她的好朋友應思悅一起來吃麵包。 

 

就在李大芝接受了幾次的「電味覺閾測量」後,研究者發現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具體數據,當然這裡的「眾」,指的是好朋友。 

 

研究發現與好友共食時,受試者的味覺閾顯著地低於其他三組,這代表當李大芝與好朋友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她的味覺敏感性提高了,這時候,平凡的麵包、餅乾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三、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找時間多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吧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可以增加人際的交流,排解彼此內心的鬱悶,有效達到解憂的目的。 

 

Shiho Tsuchida的研究發現,與好朋友一起吃飯,簡單的食物也會比較美味。這不只是一種感覺,研究中找到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生理證據。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與好朋友一起吃飯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進而降低我們對食物的味覺閾,簡單不過的食材,這時候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宅男宅女們,一個人躲在家裡固然比較舒適與安全,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不仿找個時間約好朋友一起吃個飯吧,因為,獨食食,真的不如眾食食。 (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Shiho Tsuchida等人,2019,Eating with Familiar Friends Decreases the Electrical Taste Threshold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9, 9, 154-163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