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食食,不如眾食食」。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讓食物更有有滋味
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原來是宣王的想法,聰明的孟子只是透過聽音樂的比喻,希望宣王凡事都可與人民同甘共苦。尤其是聽音樂,大家一起聽比一個人聽會更快樂。
那吃飯呢?「獨食食」是否不如「眾食食」?讓科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這個答案。
二,與好朋友一起吃飯,降低進食的「味覺閾」
(一)「味覺閾」是甚麼?
就感覺而言,「閾」(Threshold),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臨界值,是指能夠產生一種感覺的最低物理刺激量。三磅的啞鈴壓在王曉明的手上讓他有了痛的感覺,但一磅的啞鈴卻讓李大芝痛得哇哇大叫,所以,王曉明的痛覺閾是三磅,而李大芝的痛覺閾是一磅。
味覺也是一樣的道理,0.01克的鹽巴讓宋喬安有了鹹的感覺;對王赦而言,0.1克的鹽巴才會讓他感到鹹味。所以,宋喬安的味覺閾是0.01克,而王赦的味覺閾是0.1克。換言之,王赦的口味比較重;而宋橋安對食材比較敏感,只要有點鹹,她很容易就可以吃得出鹹味來了。
食物的美味,展現在舌頭對食材的味覺感受,一種食材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它足以激發起我們舌頭的味覺感受,激發感受的最低刺激量,就是味覺閾。
(二)日本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的實徵研究
為了證明「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日本的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在2019年做了個科學的實驗。
味覺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性,聰明的研究者為了避免落人口舌,在實驗裡特地找來了年紀與健康狀況相似的受試者,在實驗過程裡也嚴格控制食材的一致性,包含食物的顏色與味道。用餐的環境氣氛也被研究者考量到了,嚴格控制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每次實驗時的用餐空間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為了讓讀者對刻板的實驗有了戲劇性的想像,我以實際的人物來說明實驗的過程。
研究者把實驗安排成四種狀況:
第一次由李大芝單獨進食,
第二次安排李大芝與應思悅共同進食,
第三次除了李與應兩人外,再加入兩位陌生人共同進食,
第四次安排李大芝與另兩名陌生人共同進食。
看過與惡的讀者們就知道,李大芝與應思悅是一對好朋友。
實驗經費的考量,吃的食物是麵包、餅乾與糖果;科學實證的要求,李大芝得在每次實驗前後,接受電味覺閾的測量。
為了混淆李大芝對試驗的預期,研究者在實驗後詢問李大芝幾個對食材的基本問題,以讓她天真的以為這個實驗純粹是要她來判定對這些麵包、餅乾的喜好程度。換言之,李大芝壓根不知道為什麼研究者要找她的好朋友應思悅一起來吃麵包。
就在李大芝接受了幾次的「電味覺閾測量」後,研究者發現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具體數據,當然這裡的「眾」,指的是好朋友。
研究發現與好友共食時,受試者的味覺閾顯著地低於其他三組,這代表當李大芝與好朋友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她的味覺敏感性提高了,這時候,平凡的麵包、餅乾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三、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找時間多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吧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可以增加人際的交流,排解彼此內心的鬱悶,有效達到解憂的目的。
Shiho Tsuchida的研究發現,與好朋友一起吃飯,簡單的食物也會比較美味。這不只是一種感覺,研究中找到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生理證據。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與好朋友一起吃飯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進而降低我們對食物的味覺閾,簡單不過的食材,這時候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宅男宅女們,一個人躲在家裡固然比較舒適與安全,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不仿找個時間約好朋友一起吃個飯吧,因為,獨食食,真的不如眾食食。 (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Shiho Tsuchida等人,2019,Eating with Familiar Friends Decreases the Electrical Taste Threshold,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9, 9, 154-16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