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91  焦慮如同一般的負面情緒,除了可以讓人類免於危難之外,更是應付外在不利環境的一種手段,它存在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讓我們,活下來。

醫學上的焦慮症可以稱為廣泛型或漂浮性的焦慮,顧名思義,就是這種焦慮感會漂浮在生活裡的人、事、物上,焦慮彷彿水蛭般地牢牢黏著於任何事物上。為什摩會產生這樣的焦慮呢?這樣的焦慮又會帶給人甚麼樣的感覺呢?我的個案小王這樣詮釋著:這是一種不太合理的焦慮,明明已經設法讓自己遠離了焦慮的源頭,怎麼好像著了魔似的一直跟隨著我,我也不知道是否是焦慮的影響,老覺得生活裡的一切都不怎麼真實,做事的時候、與人對談的時候、尤其是獨處的時候特別難受,搞得我注意力無法集中,成天漫無目的焦慮著,這種痛苦到夜裡更加明顯,我幾乎每天失眠...

焦慮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至於是否符合醫學上所稱的焦慮症得進行臨床問診以後才會知道。就一般人而言,大多還只是處於焦慮的狀態,只是當我們對焦慮情緒不瞭解的前提下,我們常會誇大、擴大本身的焦慮情緒,這反而讓我們的身心更加痛苦。

焦慮,讓我們提前對即將發生的危機做好準備,而當我們已經做好萬全的準備之後,焦慮情緒應該可以回到原來的平靜狀態,焦慮情緒即可獲得抒解。然而,想要活得更安全的基本驅力不斷透過大腦裡的杏仁核發出訊號,如果不去抑制原始邊緣系統的運作,海馬迴與過去大腦的記憶神經會不斷地激發出更多的不安感,這些不安感就會展現在上述所謂焦慮情緒的症狀上,而這些不安的神經衝動又讓人感到更多的情緒起伏,這場永無止境的負面循環系統,很容易把人帶入更加焦慮症的漩渦裡。

當我們基本上瞭解焦慮症的大腦神經機制後,我們知道焦慮本身是不可怕的,對焦慮感的焦慮才是造成情緒痛苦的根源。如果想免去焦慮帶來的痛苦,那我們得進行一種神經迴路改造的工作,換言之,我們得抑制掉邊緣系統原始情緒迴路的運作,改由一條進化過的神經迴路取代,透過這條新的情緒神經迴路,我們除了可以避免焦慮帶來的痛苦外,更可以透過不斷地習慣化練習來進化我們的負面情緒。

焦慮是人類正常的反應,它也是為了生存下去不可避免的情緒型態,下次你再次體驗到焦慮時,你應該感謝你的天生情緒迴路可以正常地運作著,而你所要做的是學習一套新的情緒神經運作回路,讓你不再為了焦慮而趕到痛苦。

 (圖片來源自網路)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