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dsHrEH  

 

摘要

1️⃣ 拒學的孩子,除了學習成就低落外,到底在日常生活中遇上哪些功能上困難?

2️⃣ 2020年瑞典的學者指出拒學的青少年,在五類日常功能上伴隨的困難。

3️⃣ 心理學人提出因應青少年孩子拒學的四個因應策略。

根據國內吾心文教基金會近期的調查,全台有35%的學校出現學生拒學的問題,其中,50%以上的國高中出現學生拒學問題,28%的小學生出現學生拒學的問題。(資料來源:網路資料)

青少年學生拒學的原因,除了個人的低自尊、低學習表現與人際困擾的因素以外,焦慮與憂鬱的情緒問題,恐怕也是造成學生拒學的主要原因。

拒學,是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上的不適應所展現的行為表現結果,通常也是他們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困擾時,在缺乏其他有效應對策略下的一種極端選擇。

家長與拒學的孩子在討論這個議題時,應該先探究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上的困擾,充分溝通理解之後,再提出一個在拒學階段,家長與孩子雙方都可以認同與接受的具體上學或復學計畫。

 

瑞典學者的研究

瑞典學者Hans Ek等人,在2020年對28名12~17歲的瑞典青少年做了一項深度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這些拒學的青少年們,在日常生活裡遭遇到哪些功能的困難。研究採用優勢與困難調查表(SDQ),試圖解析出五類困擾與拒學的關係,這五大困擾包括:親社會行為、情緒症狀、過動症狀、人際困擾與問題行為困擾。

1️⃣ 親社會行為困擾

親社會行為的心理特質包括缺乏:同理心、分享、求助、助人與仁慈。

2️⃣ 情緒困擾

情緒困擾的症狀包含:疼痛、焦慮、沮喪、怕生與恐懼。

3️⃣ 過動傾向困擾

過動傾向的特質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過動、煩躁與衝動。

4️⃣ 人際互動困擾

人際困擾的症狀包含:孤單感、缺乏知己、自己不受歡迎與霸凌議題。

5️⃣ 問題行為困擾

問題行為的現象包含:壞脾氣、鬥爭、謊言欺騙、偷怯與違反校規等行為。

研究的結果發現,在拒學的男生中,缺乏親社會行為功能的困擾佔最多數,其次是伴隨著人際的困擾,再其次是過動傾向、情緒症狀的困擾。而對女生而言,缺乏親社會行為功能的困擾也佔最多數,其次是伴隨著情緒症狀的困擾、再其次是過動傾向、人際的困擾。

🥷缺乏同理心、分享、求助、助人與仁慈等特質所衍生出來的『親社會行為困擾』與男女青少年的拒學相關性最大。

🧟孤單感、缺乏知己、自己不受歡迎與霸凌議題的『人際的困擾』與男性青少年的拒學高度相關。

🧟‍♀️疼痛、焦慮、沮喪、怕生與恐懼的『情緒困擾』與女性青少年的拒學高度相關。

而一般人常以為的壞脾氣、鬥爭、謊言欺騙、偷怯與違反校規等『問題行為困擾』,反而與青少年拒學的相關最低。

心理學人給家長的建議

擔心、憤怒、沮喪,瀰漫在不安的家庭氣氛中,

無奈、指責、妥協,充斥在緊張的親子互動裡。

面對孩子的拒學問題,心理學人提出以下四個一般的處理建議。

1️⃣ 接受事實、及早介入:

拒學,與霸凌的概念一樣,不會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發生。當孩子在一往如習的日常裡,開始展現異樣的情緒、認知或行為模式當下,正是家長們應該開始更仔細觀察的時候。拒學,絕對不是一天造成的,不適應,會展現在孩子每況愈下的日常與學校表現中,並且成功的顯現在偶爾缺課的紀錄裡,這時候,家長就得及早介入,把這事視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孩子一旦在內心決定了不去上學,要再度挽回以往正常上學的規律,恐怕得費更多的心力了。

2️⃣ 同理壓力、建立同盟:

雖然拒學學生的比例不高,但家庭裡只要出現一個拒學的孩子,往往造成家長極大的困擾。面對拒學的孩子,家長首先得完全同理與接納青少年當時的情緒狀況,在情緒穩定的期間,再與孩子討論內在的想法與接下來的因應之道。換言之,家長在這時候得與孩子發展出『同盟』的工作與互動模式,一昧的指責與要求,除了無法解決孩子拒學的問題以外,更會把孩子推向自我放棄的極端。

3️⃣ 探討原因、心理支持:

除了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低、學習成就不佳的因素外,上述的五類日常生活的困擾,都是可能造成孩子拒學的原因,家長這時得暫時放下家長的身段,以朋友的姿態好好接納孩子,找個時機與孩子好好討論接下來的可能安排。孩子是需要家長的意見的,只是,在青少年的階段裡,他們無法以精確的技巧與語言,來傳達他們真正需要協助的需求。別把孩子們當下的誤會、冷漠甚是憤努,都當成是他們要來跟父母討債的手段,如果您無法做到這一點,強烈建議您找個心理師來協助。如果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來面對與處理孩子們目前遭遇的困擾,那是天底下最是完美的合作方案了,如果無法完美,那就找個專家進場處理。

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一定得直接針對拒學的議題,因為,拒學只是不適應的行為結果與表象。這時候,家長可以與孩子討論在學校裡的親社會困擾、情緒困擾、人際關係困擾等上述研究提出的日常生活困擾。而在討論的過程中,家長必須扮演「支持者」的角色,避免以「評價者」或「拯救者」的態度與孩子對談。

4️⃣ 訂定計畫、逐步恢復:

當孩子開始拒學,想必他們在內心裡也經歷的很多的無助與掙扎,拒學,我相信也是孩子們最後不得不的選擇。但身為家長,也不能讓拒學的戲碼持續演下去,這時,家長可以與孩子共同訂定『最低的表現標準』,雙方各退一步,達成彼此都可以接受的上學計畫。心理學人的建議是家長們必須彈性調整自己的內在標準,不要以『全勤』作為目標,對於已經拒學一段時間的孩子而言,一週能夠開始固定的去上幾堂課,算是不錯的進步了。

計畫,必須建立在彼此同意的基礎下,面對拒學的青少年孩子,最為家長的您,除了無奈,何不接受?除了妥協,何不對談?以青少年的視角來理解孩子的問題,同理的理解以後,一定會帶來相當程度的諒解。當您可以諒解孩子的拒學行為之際,該是雙方擬定復學計畫,讓孩子逐步恢復上學的時刻了。

『最低的表現表準策略』運用在逐步恢復上學的青少年中,應該以孩子的提議為主要論點,家長輔以鼓勵的立場,逐步增加上學的次數。例如,當孩子提出一週到校兩節課,家長只好接受,當孩子再次找回上學的節奏之際,家長再以鼓勵的策略,逐步增加孩子一週的上課次數。

拒學,是青少年在學習生活上的不適應所展現的行為表現結果,通常也是他們在面對無法解決的困擾時,在缺乏其他有效應對策略下的一種極端選擇。家長與拒學的孩子在討論這個議題時,應該先探究孩子在學習與生活上的困擾,充分溝通理解之後,再提出一個在拒學階段,家長與孩子雙方都可以認同與接受的具體上學或復學計畫。(文:心理學人~諮商心理師吳學治/圖:pexels)

如果您對於青少年的拒學議題,想要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歡迎來信詢問,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回應您的問題唷。EMAIL:s1101s@yahoo.com.tw

『參考文獻』Hans Ek 等人(2020) ,Disabilities Exhibited b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at Refuse to Go to School ,CHILD & FAMILY BEHAVIOR THERAPY,2020, VOL. 42, NO. 4, 268–283 

arrow
arrow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