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確診或居家隔離的名單裡,出現了自己或是我們的親朋好友之際,悲傷,是一種必然的自發情緒。
這次的新冠病毒,以前所未有的作戰方式,顛覆了以往我們對於病毒的情報資訊,病毒大軍不只有強大武力、更有非凡的耐心,能在宿主身上潛伏一段時間後,見機大肆攻擊。此外,病毒的偽裝技巧前所未見,即便受到感染,也不一定檢驗得出來;即便沒了,也不一定會被徹底消滅。在著個前提之下,你我都很難避免名列確診榜單之列。
😔萬一中鏢,只好悲傷,悲傷夠了,該是勇氣登場的時刻了。😉
還記得心理學人以往提過的情緒結抗作用嗎?在不幸的遭遇裡,悲傷到底了,活著,自然回產生向上的勇氣。
自古以來,不多的人會悲傷到立馬死亡,但卻有更多的悲傷,在慘痛的劇本裡更加奮發向上、更加勇往直前的民間故事與社會事件。這,是真的......。
難道這些悲壯者都想著創造奇蹟、名留史冊嗎?說穿了,這或許只是情緒的結抗作用使然,當悲傷到底了,人,就會自然產生向上的勇氣。只是,就那麼剛好,由悲傷轉向成功的故事剛好被看見、被流傳、甚至在適當的時刻,強化了人們堅持下去的勇氣。其實,有更多沒能被看見的日常小故事,正持續在我們的社會裡ing(進行式)呢。
我相信,在台灣有更多的故事,會在最適當的時間,帶給我們堅持下去的力量……。
當新冠病毒開始蔓延了,你我萬一不幸成了名單上的一員,悲傷,是必然的。悲傷的時候,悲傷一下,夠了就好,再悲傷一點,撐住就好。因為,你我不是第一個因為新冠病毒悲傷的人,在悲傷的路上,你我並不寂寞。
提起勇氣、相信醫療,台灣雖小,但醫療的潛力與實力驚人,配合醫護人員的安置與治療,是你我現階段唯一可以做的事了。
🎥故事,無法阻斷疫情的蔓延,但感動,可以產生堅持下去力量。🎥🎥🎥
如果在您的身旁,正好有個抗疫的小故事,不妨透過文字,把故事傳播出來。好讓《堅持下去的勇氣》,在網路的世界裡,暫時淹沒病毒的恐慌,在台灣的天空裡,展現台灣人民堅持的正向力量。(文:心理學人 /圖: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