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p/phpJg8IFL  

面對這一波新冠病毒的疫情,我們的情緒可能從初期的害怕,到持續的焦慮,最後,是否會出現恐慌與失序局面?對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而言,這場戰疫,還是未定之數......。


這一次,讓心理學人從大腦神經學與心理學的角度,來剖析當我們在面對新冠病毒之際,每個階段可能會出現的情緒,以及不同階段、不同情緒的相對調適方式。


而這幾個階段的情緒狀態,依次為害怕、焦慮、恐慌、失序與接受,當然,這些情緒可能在每個階段裡重複的出現。

 

 

面對新冠病毒,害怕了,怎麼辦?

當新冠病毒開始發威了,害怕的時候,害怕一下,小心就好。

 

 


 

 

😧😧害怕的情緒,帶來有效的防疫因應行為

 

(一)害怕,是正常的情緒

 

害怕,是生存的一種自然情緒機制,害怕,讓我們下意識的躲避危險,提高生存下去的機會。

 

當我們接受了害怕的情緒,認知的功能才會被啟動,有效的因應行為才會產生。最怕的是,政府相關機構不願意面對害怕,反而杜撰虛假的新聞來掩耳盜鈴,錯誤的認知思維模式,把整個人民都拉下水,成了政府不願意面對害怕的祭品。

 

(二)面對新冠病毒,害怕,會產生合理的因應行為

 

害怕,讓我們自動遠離公共場所;害怕,也促使我們在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害怕,也讓我們一回家後馬上清洗雙手......。這些都是因為害怕而產生的正確因應行為。

 

所以,當新冠病毒開始發威,我們感到害怕的時候,害怕一下,小心就好。(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KOitHS  

 

曾經在多年前遇到一位中年婦女,她的先生在二十年前的一場車禍去逝,從那時起,她就得扛下養育當時分別10歲、7歲與不到1歲的三個女兒的責任。如果,我是當時的她,我想我會先崩潰一陣子以後,再提起勁兒來面對未來的日子。

 

然而,這位婦女當時的表現,反倒是異常的冷靜,從醫院到賓儀館、從先生往生到告別式結束,在這段期間裡,她連一滴眼淚都捨不得掉下來。我猜她是想保留掉淚的力氣,來處理先生過世後的日常吧。

 

這位婦女在20年之後前來諮商,諮商的期待是她想回憶起先生告別式當天的種種場景與過程。她說:在這20年裡,我竟然回想不起來先生告別式當天所有發生的過程與經過,這幾年來我一直很納悶,也覺得這是個困擾我情緒的源頭,直到小孩大了,有時間整理自己了,到現在才想處理這一段的失憶。期待透過催眠,來喚醒告別式當天的記憶。

 


 

 

我對於這20年來,她如何獨自撫養三個小孩的好奇,遠大於她想回憶告別式當日記憶的動機。

 

她告訴我在最難熬的前10年,她自己在郊區外買了間小套房,每逢週末,把小孩子安頓妥善後,獨自前往小套房飲酒,潰堤的眼淚是她唯一的下酒菜。週日中午以後,整理好房間與心情之後,回到原來的家,繼續一個單親母親的日常。就這樣,自己熬過了最痛苦的10年。婆婆認為她這樣做是逃避壓力,藉酒消愁,我則是認為,她這樣正是自我疼惜的一種表現。先好好的讓自己安頓好,再設法渡過情緒這一關,先好好的讓自己不倒,再以相對穩定的情緒來照顧小孩。確實,這幾年她的小孩不只獨立,更在工作與學業上都有不錯的表現。

 

在最難熬的那十年,這位婦女每週都會找個時間與女兒們上高級餐廳用餐。她始終覺得,花錢是賺錢的目的,在生活無虞的前題下,越是困難的日子,越要對自己與家人好一點。

 


 

 

透過催眠,她成功的看到先生告別式當天的經過。清晨天還未亮,在打理好三個女兒後,開著一部紅色轎車前往賓儀館,在接近過年的寒冬裡,大女兒抓著她的衣角,二女兒牽著她的左手,右手抱著的,是剛滿月不久的么女,就這樣,一家四個人走進女兒們父親的告別會場......。

 

告別式當天回憶的細節並不重要,能在盡了養育女兒的責任後,開始有了探究內在更深層的失落,也試圖透過心理諮商來重新關照自己,這才是心理學人認為更重要的事。

 

同理心,被我們用在對別人的理解與慈悲上,在充分理解他人的立場後,我們學會接納對方,慈愛對方。但是,我們曾經對自己不順遂的遭遇同理嗎?

 

同理心,讓你我無怨無悔的對身旁的朋友好一點,讓你我心甘情願的善待路邊的流浪者。但是,為什麼在我們自己最失意的低潮,卻捨不得對自己申出援手,好好疼惜自己呢?

 


 

 

自我疼惜,不是自己可憐自己、自己悲憤自己,而是同理自己,接納自己,更重要的是善待自己。

 

站在生命的高峰,萬人擁戴,左右逢源,得意化作臉龐的彩妝,好不快意。處在生命的低潮,進退不得,捉襟見肘,失意轉作打結的關節,痛苦萬分。自我疼惜,這時候更是應該閃亮登場,失意的時刻,請對自己加倍的好。

 

親愛的朋友們,在生命裡最難熬的時候,該是自我疼惜的時刻了。從今天起,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對自己好一點,這不是自私,這是自我同理後的自我珍惜。當身旁的人無法憐惜我們,甚至對我們百般苛責之際,該是自我疼惜登場的時刻了(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tmp/phpWlxLGI  


 

【演繹出來的憂鬱,讓你我跳不出憂鬱症的大腦地圖】

 

 

我的憂鬱,有道理。


被囚困在框架裡的憂鬱,嘗試著從馬戲團的牢籠中掙脫,欠缺掙脫的正確技巧,於是,衝擊出許多身體的痛。從失敗裡學會無助,像是越拖越長的麻繩,把心理繞得幾乎窒息......。

 

😞憂鬱說:「身體變成植物,或許能躲避身體的痛。」

 

🙂不憂鬱說:「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身體不動,彷彿就省力了。」

 

😔憂鬱又說:「心理化成礦物,也許一切都不會有感覺了......。」

 

🙂不憂鬱說:「這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心理不動了,也許能夠假裝一切都安全了。」

 

其實,憂鬱有其維持生存的演化意義,當一個沒有食物過冬、人際關係又欠佳的洞穴人,寡言不動、維持體力,似乎是能夠讓他成功渡過寒冬的一個良方。把洞穴人放到2020的社會,那就成了憂鬱症患者。

 


 

 

憂鬱,會痛。

 

😔憂鬱說:「沒有人可以了解憂的苦、鬱的痛。」

 

😉不憂鬱說:「就連我也時常憂得慌、鬱得悶呢。慌與悶只是一種暫時的感受,而苦與痛,或許是負向思維持續演繹出來的結果?」

 

😔憂鬱又說:「可是,憂鬱,痛苦得很真實......。」

 

心理的憂鬱,確實會造成生理的疼痛,胸悶、心悸、腸胃不適、肌肉緊繃或酸痛、骨頭關節酸痛、頭痛、背痛、胸痛、頭暈...等等一系列的身體疼痛。

 


 


憂鬱症的大腦地圖。

 

😞憂鬱說:「你沒聽說過嗎?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的疾患,不能怪我們的。」

 

😗不憂鬱說:「難道你有聽聞某人一出生就罹患憂鬱症嗎?從憂鬱到憂鬱症,是一段漸進式的路程,換言之,在憂鬱症以前,憂鬱,是可以喊停的。」

 

😊不憂鬱又說:「如果把憂鬱停留在感受,會不會暫時得憂鬱憂鬱就好;如果在憂鬱的感受上,加上不合理的思維,那恐怕連我都得降伏在憂鬱症的神主牌裡了。」

 

😢憂鬱說:「別只會講幹話。」

 

🥵不憂鬱說:「甘,不跟你說了......。」

 

於是,憂鬱再度感受到被人際排擠的寂寞。😢😢😢

 


 

 

憂鬱症,確實有大腦生理上的印記,過度運作的邊緣系統、缺乏功能的前額葉......,但是,在憂鬱症之前,有種自由叫做【選擇】。在憂鬱症的大腦地圖形成以前,改變負面思維的路徑、重新演繹破裂的創傷經驗,或許可以成功阻斷憂鬱症大腦的神經迴路。

 


憂鬱症的朋友們,長久以來你們辛苦了,該是找個方式,重新好好疼惜自己的時候了。

 

如果,持續負向思維的演繹,是強化憂鬱症大腦地圖的最佳助手,那麼,偶而【選擇】暫停負向思維的大腦迴路,是不是也是自我疼惜的一個方式。

 

憂鬱的時候,憂鬱憂鬱就好,從來就沒有人可以不憂鬱的。當憂鬱的情緒浪頭一過,期待情緒的拮抗作用,會慢慢把情緒帶向平靜......。

 

(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更多文章,請瀏覽心理學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mp/phpc6Bv2b  

 

每逢上台,必定焦慮?


「再10分鐘就要上台報告了,這時的頭腦竟然一片空白……。」

 

「我怎麼了?明明已經準備一個月了,要上台的時候卻……。」

 

「這時候,我感覺到自己的心跳,而且跳得越來越快;感覺到自己的胃在翻攪,而且好像快要吐出來的感覺;感覺到無法吸到氧氣,而且呼吸越來越急促......」。

 

「我發現大家的眼睛ㄧ直盯著我,我的一言一行都在眾人的監視之下,我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的一舉一動了,身體開始僵硬了,講話開始結巴了......」。


以上種種的現象,經常會發生在我們面臨上台報告或演講之際,除非您是 久戰沙場的演講老手,否則,大腦邊緣系統的過度運作,每每會讓我們在上台演講的時候,經歷一番由認知、情緒與行為所共同交織成的焦慮苦戰。腦筋一片空白屬於認知的範疇,加速的心跳與呼吸屬於情緒範疇,身體僵硬屬於行為範疇。


焦慮,確實會引發身心一系列的負面反應,上台演講的焦慮,更是會毫不留情的彰顯在演講者的認知、情緒與行為面向。心理學人相信,只要能善加逆轉上台時的認知、情緒與行為策略,就能有效克服上台演講的焦慮。

 

/tmp/phpz61lyl  

 


 


心理學人:克服演講焦慮的三個具體策略


(一) 認知策略:

👩‍🎓【以專家的立場,把演講的主題說得更清楚】

《在整個演講過程中,當你把80%的心理能量用在認知的策略上,這時你只剩下20%的心理能量來感到焦慮與緊張的情緒了。》

上台演講的時候,你可以把注意力的焦點,鎖定在你所要演講的主題內容本身,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當下演講行為的流暢度或台下觀眾的表情上。例如,在進行演講的過程中,你可以思考如何正確傳達出你所要報告的主題,以及如何以更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陳述你的主題內容。這些認知上的投入,可以有效的轉移與降低當下的焦慮與緊張感受。

演講前的大量練習,是增進熟悉度的最好方法。你可以使用手機錄下每一次練習的過程,觀看後逐一改進自己的演說技巧。影片裡自己的模樣,就是他人眼光裡的自己,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彆扭、抗拒,但是,你終究有一天會習慣你在大眾面前的樣子。

 

(二) 情緒策略:

🕵️‍♀️【以傳道者的熱情,來分享、宣傳演講的主題】

《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當你把80%的心理能量放在對演講主題的喜好情緒上,這時你只剩下20%的認知能量,來監視與評價自己在台上的表現了。》

上台報告的主題除了需要很孰悉之外,還得強化自己對於報告主題的【喜愛程度】,如果不幸抽中的是你不喜歡的主題,心理學人建議你暫時假裝自己很喜歡這次報告的主題。嘗試以傳道者的角色,去詮釋這個主題、去分享這個主題,分享的熱情,會讓整場演講更加生動化。以傳道者的心態來分享、宣傳連自己都喜歡的主題,上台時的焦慮與緊張瞬間會被熱情的喜悅取代的。

情緒的喜好,通常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當你把注意力放在演講主題的喜好上,認知上好或不好的判斷,就不會在這時候來打擾你,既然不怕講不好,內心的緊張與焦慮自然就會大大地降低了。


(三) 行為策略:

👩‍🎤【 以表演者的姿態,來演出一場演講秀】

《在整個演講的過程中,當你有80%的理由,讓自己喜歡站在台上的自己,這時候你只剩下20%的精力,可以用來揣測與懷疑台下的觀眾是否喜歡你了。》

把每次的演講,都視為自己的一場秀。在這場秀裡,你不只是要展現演講主題的專業力,更要展現出你獨特的形象魅力。演講前,請務必記得打理好自己的髮型與衣著,一般而言,外表打理得越講究,在秀場上自然表現得越出色、越有自信。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你也可以透過演講練習的影片,找出你自己最滿意的表情與動作,多多練習自己喜歡的表情或動作,在實地上台演講的時候,才能以更自然的型態,展現出你獨特的魅力。

 


 

專家的立場、傳道者的熱情與表演者的姿態,是成就一場完美演講的最佳組合,而這也是克服上台演講焦慮的最佳認知,情緒與行為策略。下一次,當您上台演講之前,別忘了心理學人的提醒唷(文:心理學人)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森林中遇見黑熊的威脅性,遠遠高於失去一份穩定的工作。

 

但是,我們的大腦在面對可能失去一份工作,與面對一隻黑熊的恐懼,竟然是一樣的強烈。

 

傻傻的情緒大腦,只會感受到恐懼的威脅,但無法區分黑熊與失業的危機程度。

 

傻傻的我們,竟然也允許可能失去工作這種恐懼,轉化為壓力,持續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蔓延......。

 

(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pexels-photo-526081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exels-photo-1437440  

 

一、自我傷害,其來有自?

 

人類演化的目的在於保命,保住身體的命,也保住心理的命。讓生理機能維持正常的運作,極力避免危險的場域,可以保住身體的命;讓情緒感受維持平靜安詳,極力避免難堪的情境,可以保住心理的命。

然而,對於某些人而言,因應負面情緒的方式,不在於保持平靜以避免自己免於承受情緒壓力煎熬之苦,相對的,身體的自我傷害或心理的自我懲罰,反而成了他們唯一的救贖途徑。

自我傷害可能的解釋是,自我懲罰可以降低個人道德上的內疚感。另外,透過身體或心理的自我傷害,某種程度而言確實可以調節當下過不了的情緒壓力。最後,也許自我懲罰具有社會性的補償功能,也是一種自我與他人的內在和解方式,於是,有某部分的人持續透過自我懲罰或傷害來彌補或修復對他人的傷害。

 

二、心理學人的諮商現場

把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視為一種正當的情緒調節、反省與救贖的策略,短時間內似乎可以降低負面的感受,並獲得短暫而面的內在平衡。然而,自我懲罰或自我傷害的行為,卻在持續的表象中形成了一種習慣。

多年以來,心理學人的諮商個案從以美工刀劃手臂、以水果刀劃肚皮到以雕刻刀割腳趾,他們除了試圖以身體的痛轉移心理的痛以外,也期待藉由自我的傷害的行為,來彌補內心活得不好或對不起重要他人的罪惡感,此外,獲得情感或道德上的救贖,也是他們持續自我懲罰的重要原因。

《個案A》:「我是一個沒用的人,永遠達不到媽媽的期待與要求。」

《個案B》:「我肚皮上的割痕,是為了提醒自己,是我對不起自殺過世的男友。」

《個案C》:「我低沉的情緒需要這樣的刺激,好讓我可以擁有跟別人一樣感覺。」

《個案D》:「每次在腳趾上劃一刀,就代表一次的道歉……。」

《個案E》:「這有問題嗎?我從小六就開始這樣做了。」

 

三、自我懲罰的心理意涵

澳洲學者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做了一個相關的研究,他們找來了80名年齡介於18到80歲的受訪者,詢問他們過去自我懲罰的經驗與感想,以試圖了解受訪者自我懲罰的意涵。

(ㄧ)【情緒調節:自我懲罰,做為一種降低內疚感的情緒調節策略。】

《受訪者1》:「自我懲罰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感受。」

《受訪者2》:「自我懲罰的經驗可以分散其他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受訪者3》:「這是以一種疼痛,來消除另一種疼痛。」

《受訪者4》:「我感到內疚,我想我的不當行為應該受到懲罰,因為我覺得這樣可以減輕罪惡感。」

(二)【道德救贖:把自我懲罰,視為一個可以提供救贖或贖罪的機會。】

《受訪者5》:「自我懲罰之後,我對自己的言語和行為舉止更加謹慎了。」

(三)【習慣行為:把自我懲罰視為一種正當的行為,導致自我懲罰的合理化與習慣化。】

《受訪者6》:「我想我們都知道我們每天都在做錯誤的事情,應該受到某種形式的懲罰。」

《受訪者7》:「我沒有選擇以這種方式懲罰自己,這是自然反應。」

《受訪者8》:「自我傷害,甚至引發了更多的自我懲罰。」

《受訪者9》:「自我懲罰後,我的憂鬱情緒加重了,我陷入了消極想法的漩渦裡。」

 

四、心理學人:三個構面,降低自我傷害的信念與行為

(一)【情緒構面:接納內疚的情緒】

內疚,是因為達不到他人的期待、持續以自責的非理性認知信念,來評價自己而產生的不安、後悔等負面的感受。

偶而的內疚可能讓我們產生積極性的因應行為,但持續性的內疚會導致深陷負面情緒的輪迴漩渦裡,久久難以自拔。

任何的情緒只是一段時間的感受,就好比海浪一般,既使當下波濤洶湧,終會平息。面對與接納負面情緒,是情緒管理的不二法門,也是處理情緒的必要途徑。情緒歸情緒,千萬別讓內疚的認知信念,攪和在無可自拔的自責情緒中。

(二)【認知構面:重建自我的信念】

面對未知與迷茫,我們需要的是找個方式,全力以赴;面對挫折與失敗,我們需要的是換個方式、再試一次。

錯誤的內在信念,往往會以自責或自我懲罰的道德救贖方式,試圖讓我們躲避應該面對的問題,長期下來,自我懲罰與自我傷害就成了最快速而便捷的問題解決管道。

當內疚感來襲之際,內疚內疚就好,當內疚感的浪潮消退,該是重新以嶄新的信念,來面對的問題的時候了。

(三)【行為構面:建構自我的效能】

透過結構而具體的行為,從完成簡單的任務開始,逐步的建立自我的效能感,進而找回對自我與外部世界的自我控制感。

以自我懲罰做為讓自己感覺更好的策略,雖然荒謬,但卻真實。身體式的自我傷害,可能更需要勇氣,但心理式的自我傷害,例如自我責備、自我貶抑等,造成的傷害可能不亞於身體的傷害。

自我傷害議題與事件,近期在家庭、校園、社區裡不斷以重複而隱性的型態呈現,該是我們正視這個議題的時候了。留意您身旁的小孩、同學、朋友、鄰居、甚至路人,一旦發現有自我傷害的行為事件,別吝嗇了您的雞婆,找個可以協助的專家,適時的拉他們一把吧(文:心理學人 / 圖:Pexels)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Melissa de Vel‐Palumbo等人,2018,Why do we self‐punish? Perceptions of the motives and impact of self‐punishment outside the laboratory.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Oct2018, Vol. 48 Issue 6, p756-76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8819585_846535855780861_5997671947666718720_n  

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個系統,前者好比開車時的油門,後者好比開車時的剎車,人的身心好比車輛的行進,總是在速度忽快忽慢、情緒時而激昂時而低沉的過程裡前行著。

就大自然的時間規律而言,冬天與白天是交感神經功能啟動的季節與時間,而夏天與夜晚則是副交感神經工作的季節與時間。

 

一、回到老祖宗典型的一天

讓我們回到老祖宗一天的生活模式,白天正是打獵的時段,為了可以成功地獵取獵物,身體會自動地啟動交感神經系統,腎上腺素的分泌提高老祖宗們的暴發力、持續力,以提高狩獵的成功機率。同時,為了降低打獵受傷對身體的傷害,當人體受傷的時候,交感神經系統會釋放粒細胞,藉以吞併因身體受上可能導致的細菌感染。

傍晚是吃肉休息的時候了,這是老祖宗們在累了一天之後最放鬆的時段了,此時也是人體副交感神經自動啟動的時刻,乙醯膽鹼的分泌提高了祖宗們在夜裡消化的能力,為了降低肉食所衍生的病毒,副交感神經會啟動淋巴細胞以吞滅狩肉在消或過程中產生的病毒。


老祖宗典型的一天,正是自律神經系統運作最完美的一天,白天工作、晚上休息,順著最原始、最自然的規律,人體的內分泌系統與自律神經功能就能發揮到最完善、最健康的狀態。

 


二、規律的呼吸節奏,平衡了當下的自律神經功能

 

ㄧ吸ㄧ呼成就了呼吸、延續了生命,就如同夏季、白天一樣,當我們吸氣時,正是交感神經啟動的時刻;如同冬季、夜晚ㄧ般,當我們吐氣時,也正是副交感神經啟動的時刻。換言之,自律神經系統是一個動態的歷程,交感與副交感的轉換可以在季節的長時間、日夜的短時間轉換,當然,也可以在呼吸的一瞬間轉換。

腹式呼吸,是一種最自然與最健康的呼吸方式,簡單的說,就是把吸氣拉長,把空氣吸入到腹腔裡,吐氣時再把腹腔裡的空氣緩緩吐出的呼吸方式。


三、屏氣凝神,【神】,就在大腦前額葉


如果吸氣是交感神經、吐氣是副交感神經,那麼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的平衡,就會發生在吸氣與吐氣間的空檔,也就是古人講的「屏氣凝神」階段。

平衡自律神經功能呼吸法的要訣,在於利用呼吸間屏氣凝神的時段,同時強化大腦前額葉的功能,凝神的「神」,指的就是大腦前額葉。大腦前額葉額除了負責人類計畫、組織、問題解決與注意力等認知的功能之外,也是產生平靜、愉悅、正向情緒的主要區塊。


跨顱電磁刺激(TMS)是目前一種治療憂鬱症的非藥物療法,其部分的原理就是透過微量的電流,去刺激憂鬱症患者無法運作的大腦前額葉區塊,強化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據說此治療法的成功率高達70%,但所需費用不低,目前在台灣只有少數醫療院所使用。

 


四、平衡自律神經的【正向呼吸法】


觀想或者心智練習,其實也是可以刺激大腦前額葉運作的簡單方式,透過想像與觀想的心智練習,想像有光的能量在前額葉裡擴散、想像有熱的能量在前額葉裡蔓延,意念所到的地方,正是能量所能及的部位。

第一步:在吸氣的過程裡,想像有光能、熱能順著鼻腔滲入大腦前額葉,ㄧ開始如果較難想像,那就用假裝的方式配合運作即可。


第二步:停止吸氣、屏氣凝神,此時想像有光能在前額葉裡擴散、想像有熱能在前額葉裡蔓延,擴散與蔓延的範圍越廣,當下大腦的感受就越舒服、越放鬆、越正向。此時,正是平衡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最佳時刻。

第三步:緩緩吐氣,同時觀想前額葉的光與熱順著鼻腔,往下帶動下巴與肩膀的肌肉下沉,透過吐氣,順便體驗下巴與肩膀的下沉感所帶來的放鬆感。如此簡單的三個呼吸步驟,就能完成交感與副交感運作之間的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練習這三步驟的呼吸方式,除了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以外,更可以持續強化個人的正向情緒能量。透過觀想或心智練習來強化大腦的前額葉,保證你的情緒會越來越正向,因為,前額葉就是放鬆、快樂與正向情緒的運作中心。

回歸到大自然的節律,是現代人克服自律神經失調最基本的要求,為了身心的健康,大家還是維持白天工作、晚上充分休息的作息模式最好,因為,人類大腦的進化速度,到目前還是追不上科技文明的現代生活模式。如果,早睡對你來說有點難,那就在日常生活裡,多多練習正向呼吸法吧,除了可以累積你的正向情緒,也可以平衡你的自律神經。(文:心理學人)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9377532_854370704997376_7274222664254750720_o  

 

強迫的思考與行為,是ㄧ件很煩人的事,有時候,明明自己知道重複想著某種念頭、重複執行某個動作是很不合理的,但腦袋裡卻一直克制不了不再去想、不再做的衝動,其實,這就是強迫症患者的主要困擾。

造成強迫症的成因很複雜,心理學人嘗試從大腦運作的觀點,解析與探討強迫症的大腦運作機制,並試圖提供三個有效克服強迫症的具體作法與步驟,期待對目前正被強迫症所苦的民眾,提供些許的助益與協助。

 


一、強迫症的大腦機制

我們試圖以三個階段,來說明強迫症患者的大腦機制與相對應的情緒反應。

第一階段 「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引發快要完蛋了的感覺

當我們犯錯的時候,內心會生起一種不詳的感覺,一種伴隨著不安、害怕以及快要完蛋了的心理感受,這種心理感受起源於大腦的「眼眶額葉皮質」。

一般而言,這是一種自然而正向的心理運作歷程,就是因為我們預期會有可能的錯誤發生,我們才可以及時彌補、及時產生問題解決的行為。

第二階段 「大腦扣帶迴」,激發與建構焦慮的大腦迴路

對強迫症的患者而言,上述不安的感覺、不太對勁的焦慮感,會開始在大腦皮質深處蔓延,過度被激活的「扣帶迴」,會把焦慮的思緒牢牢地鎖死在壞事即將來臨的固執預期上。大腦一旦形成此一焦慮迴路,一種過不了關、死定了的恐懼從此就控制了患者們的思考迴路。

患者初期透過重複的思考與重複的行為,來稍稍降低當下不安、焦慮的感受,久而久之,大腦的焦慮迴路就在這個過程裡持續被激活、被強化,最後佔據了大腦大部分的運作能量,大腦的運作從此就被鎖死在焦慮的迴路裡。

第三階段 失效的「大腦尾狀核」,無法順利轉移注意力焦點

大腦「尾狀核」的功能在於注意力的轉移,當我們完成了一件工作,注意力便可以成功地轉移到另ㄧ件事上,同時給已經被完成的工作畫上一個句點。強迫症患者因為大腦這一區塊無法順利運作,於是,無法把對於某一完成事件的注意力,成功地轉換到另一件事情上。持續把注意力停留在某一特定事物的結果,只能落入上述害怕與焦慮的不斷循環過程裡。

梁大同是一位某知名科技公司的電腦工程師,從小自我要求很高,從小學到博士班的求學生涯頗為順利,是個人人稱羨的黃金單身漢。有一回在公司小組的程式設計上出了點狀況,造成整個小組的困擾,從小自我要求嚴格的他,怎能接受這樣的打擊,於是,強迫症的行為悄悄的找上了他。

從那件事情之後,梁大同在每次提出程式之前都會重複檢查十遍以上,理由是他的「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在交出程式前過度激發,讓他產生一種害怕、可能會完蛋的感覺。雖然,他的焦慮在每一次檢查之後都會降低一些,但大腦的「扣帶迴」可不那麼輕易放過他,在尚未交出程式前反覆促發他的焦慮感。更要命的是,每每檢查無誤之後,無法運作的「大腦尾狀核」並不會讓他產生已經結束了的感覺,他的行為一直在感到害怕、再次檢查、降低焦慮、再次檢查的強迫行為模式裡。

 


二、對抗強迫症的三步驟

第一步:「嘗試面對不安」

當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啟動的時候,心理會伴隨一種焦慮、不安、快要完蛋了的感覺,我們試著不要去否認這種感覺,更不要去抗拒這種感覺,因為這些負面的感覺都是正常的。

相反的,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裡去覺察這感覺,甚至直接去體驗與感受這種感覺,千萬不要以逃避、替代等的自以為聰明的心理防衛機制去躲避這些負面的情緒感受。正念的練習,在這階段是很有作用的,如果你目前正為強迫行為所苦,學習正念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第二步:「選擇終止焦慮」

為了避免扣帶迴在強迫症患者的過度運作,我們應該在焦慮迴路一開始啟動的時候,及時把它給終止掉。【選擇】,是終止焦慮迴路的一項有用的武器,下回當你再次感到焦慮之際,不妨選擇以放鬆的大腦迴路方式來因應焦慮,接受當下的害怕焦慮感,試圖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自我的身體狀況,你不抗拒焦慮,焦慮就不會再困擾著你。

焦慮與放鬆,是同時並存於我們的身心之中的,身心沒有絕對的焦慮或絕對的放鬆狀態,只要你決定當下不再焦慮,那放鬆的成分就會多於焦慮的成分,多練習放鬆、多選擇不焦慮,那就能降低強迫症的焦慮感。我知道,這對於強迫症的患者而言,的確很難,但是只要你不選擇放鬆,焦慮就持續會存在。

第三步:「嘗試自我說服」

嘗試告訴自己這沒甚麼,就只是一種快要完蛋的感覺、只是一種焦慮迴路在運作,這一切都很自然,這一切就只是暫時的感覺。相信自己,在多一次的深呼吸之後,這些負面的感覺會逐漸退去,在多一夜的睡眠之後,這些原本想來很可怕、很焦慮的事情,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可怕。因為,害怕與焦慮都會過去的。

梁大同經過了八次的心理諮商之後,這時的他仍然很在意他在工作上的表現,但這時,他已經知道造成強迫困擾的原因來自於大腦,而不全然是自己性格的問題,這個時候的他,可以接受自己偶爾的強迫檢查行為而不再自我責難。在學會自我放鬆的技巧之後,面對強迫行為他偶爾「選擇」以放鬆來取代焦慮。

梁大同要走的路還很長,要面對的焦慮還很多,但是,他知道日後在十次的焦慮情境裡,只要能有一次選擇放鬆迴路,他就能夠成功地避免強迫症的焦慮迴路。當下一次害怕、焦慮的感受來襲之際,他始終有選擇不害怕、不焦慮的機會。

據估計,約有近2.3%的人,在一生中的某個時刻會被強迫症所困擾。每一年大約都有將近1.2%的人有強迫症的症狀,且並無特定地緣關係。一般來說,只有相當少的案例是在30歲以後發病,半數以上的患者,大都在20歲以前就出現症狀。強迫症並沒有性別差異,英文中obsessive–compulsive,往往用在形容那些過度一絲不苟、完美主義、專心一致或是自戀的人。強迫症是世界上最常見精神問題中的第四位,其病發率跟氣喘及糖尿病同樣普遍,在美國每50個人就有一人可能是強迫症患者。(維基百科)

強迫症,其來有自,瞭解「大腦眼眶額葉皮質」、「大腦扣帶迴」與「大腦尾狀核」的大腦運作機制,學習「嘗試面對不安」、「選擇終止焦慮」與「嘗試自我說服」的認知情緒因應技巧,配合藥物治療,強迫症是可以逐漸改善的。(文:心理學人)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97807688  

 

物以稀為貴,男性的諮商師比較吃香嗎?心理學人:根據研究,未必如此。

 

 

一、心理諮商師的性別比率

 


依據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性別統計資料庫的資料顯示,108年7月份諮商心理師的從業人員總數為2608人,其中女性為2102人,男性為506人,由此可以看出在諮商心理師的行業上,女性的比率佔81%,而男性的比率佔19%。

 


不只在台灣,目前英國NHS(英格蘭國家醫療服務系統)僱用了8,264位心理學家(psychologist)當中,其中男性的比率,恰好也是19%。

 


二、巧合的【男性19%】

 


心理學人第一個工作是在一所國立科技大學服務,在那個還沒有諮商心理師的年代裡,輔導中心的輔導老師中,有3位女性(75%)、只有我一個男性(25%)。

 


第二個服務單位是一所私立大學,那時台灣正式有了諮商心理師的稱謂,輔導中心的輔導人員中,有4位女性(80%),還是只有我一位男性(20%)。

 


第三個服務學校是一所私立科技大學,諮商中心的輔導人員中,有6位女性(75%),2位男性(25%)。

 


第四個服務單位是一所國立大學,諮商中心的輔導人員中,有12位女性(92%),還是只有我一個男性8%)。

 

 

 


計算心理學人歷年服務單位的男性比率,發現平均正好差不多也是【19%】,這個數字與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性別統計相近,也與NHS裡男性心理學家的比率一致。

 

 

 


三、【物以稀為貴】,男性的諮商心理師會比較吃香嗎?

 


為了探討這個議題,英國學者Liddon等人在2018年做了一個探討民眾對心理師性別偏好的相關研究,他們通過相關網站和社交媒體招募了342名年滿18歲的參與者來做研究,其中115名男性,232名女性。

 


研究的結果發現:在133個有效樣本中,62%的男性與61%的女性不介意諮商師的性別,但是 22%的男性和34%的女性更偏好女性諮商師,只有17%的男性和5%的女性較傾向於男性諮商師。

 


大多數的參與者對諮商師的性別不表示偏好,但男性與女性偏愛女性諮商師的可能性略高,這的確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四、在性別平等的年代理,期待更多男性的諮商師投入實務諮商工作領域

 


雖然英國學者Liddon等人的研究顯示,女性諮商師可能比較受歡迎,因為有較多比率的個案(56%)仍然偏好女性諮商師。但整體而言,平均62%的男女性個案,是不會介意諮商師的性別的。

 


在性別平等的年代裡,期待日後有更多男性的諮商師投入第一線的實務諮商工作領域,也期待台灣男性諮商師的實務從業人員,有一天可以突破20%的性別比率紀錄。(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文獻:Liddon等人,2018,Gender 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 for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coping strategies, and triggers to help‐seeking,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Mar2018, Vol. 57 Issue 1, p42-5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7335600_833189327115514_2434914065017995264_n  

大腦放鬆的通關密語:【OM...OM...OM】的吟唱

 

 

大腦放鬆的通關密語:【OM...OM...OM】的吟唱
           
                          
OM...OM...OM...,一陣陣低沈而渾厚的樂音,從宇宙的核心逐漸往外擴散,震幅劃過層層的屏障,與周遭的物質起了交互作用,幻化出一個更多面貌的世界。
                                  
當初創生萬物的樂音依然存在,只不過被時下的聲、光與電波掩蓋了原有的能量,現在,你可以隨時吟唱這道最原始的大腦放鬆密碼,立馬找回生命裡最真實的能量......。
                                                                                                    
一、【OM】的吟唱冥想
                                                                           
OM(中文:唵)是一個經常在佛經和印度教經典裡出現的種子字,並有其特殊的意義。一般印度教徒都會在門口飾上這個字,以保家宅平安。 根據吠陀經的傳統,「唵」這個音節在印度教裡非常神聖,它認為「唵」是宇宙中所出現的第一個音,也是嬰兒出生後所發出的第一個音。佛教受印度教影響,也認為這是一個聖潔音節,不少密宗咒語都以「唵」字作開首。(維基百科)
                                             
瑜伽是哲學的神聖科學,具有普遍的,非宗派的和永恆的吸引力。冥想,是瑜伽的一種修練技巧,許多瑜珈的修行者往往透過OM的吟唱冥想,來撫慰內心的煩躁、調節不安的情緒。                             

 

Gurjar等人在2008年證實了OM的吟唱減少了人類心靈的壓力,給壓力的心靈帶來平靜與安寧。Kalyani等人在2011年透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儀器,證實了OM吟唱冥想期間,大腦邊緣系統的活性顯著降低,這意味著吟唱OM,確實會降低原始情緒的蔓延。Das等人在2012年透過膚電反應的儀器,證實了OM的吟唱會讓身體產生放鬆的狀態。

                                              

二、這一次,輪到【腦波儀】登場                                          

【腦波】(brainwave)是指人腦內的神經細胞活動時所產生的電氣性擺動。因這種擺動呈現在科學儀器上,看起來就像波動一樣,故稱之為腦波。用一句話來說明腦波的話,或許可以說它是由腦細胞所產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腦細胞活動的節奏。人類每一秒,不論在做什麼,甚至睡覺時,大腦都會不時產生像「電流脈衝」一樣的「腦波」。腦波依頻率可分為五大類:β波(顯意識 14-30HZ)、α波(橋樑意識 8-14HZ)、θ波(潛意識 4-8Hz)及δ波(無意識 4Hz以下)和γ波(專注於某件事 30HZ 以上)等。這些意識的組合,形成了一個人的內外在的行為、情緒及學習上的表現。(維基百科)
                                          


印度學者Bhavna等人這一次以腦波儀做為研究的工具,他們找來了23位沒有冥想經驗的受試者,平均年齡為21歲,讓他們在實驗的過程裡進行30分鐘的OM吟唱,並以腦波儀記錄受試者的腦波變化。實驗的結果顯示,對於沒有冥想經驗的人們來說,光是30分鐘的OM吟唱,就可以大幅度的增進腦波中θ波的比率。                                                  

【θ波】屬於潛意識層面的腦波,當人們深度放鬆、深度睡眠得時候,θ波會比較顯著,而θ波也是創造力與靈感的來源。一般而言,清醒的大腦在同一時間裡,會呈現各種不同的腦波型態,例如焦慮的時候,會有較高比率的β波,放鬆的時候,會呈現較高比率的α波,而θ波則較常出現在極度放鬆與高度冥想的時刻裡。  


                                                                                                   
三、大腦放鬆的通關密語:OM...OM...OM的吟唱
 
                                                                          
當我們的天空中充斥著4G、5G的電波訊號,當我們的空氣裡塞滿了高頻、低頻的噪音,我們,只是一群遠離放鬆與平靜的現代人。
                                                                      
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地方,以不干擾到其他人原則,靜靜的從內心裡吟唱出OM...OM...OM的樂音,讓OM的樂音穿透時光的隧道,回到宇宙最初的核心,回到生命最原始的平靜與慰藉。(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Bhavna P. Harne等人,2018,EG Spectral Analysis on OM Mantra Meditation: A Pilot Study,Applied Psychophysiology & Biofeedback. Jun2018, Vol. 43 Issue 2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  

 

科技,不只源自於人性,更應該運用於人性。心理學人:心率儀在心理諮商上的運用。

 

情緒,以本能的面貌呈現,強烈而震撼;情緒,以變形的樣態展現,假裝而扭曲。
                                           
你,真的了解自己既深刻又矇矓的情緒狀態嗎?【心率儀】,讓你一次看透內在抽象的情緒本質。

 

2.jpg  

 

在2019年第二屆諮商心理師節的活動會場裡,心理學人提供【看見情緒】的心率儀檢測服務,

這一次有了政勳心理師與立妍心理師的加入,除了讓參與的民眾可以看見情緒以外,更能當場

體驗有效的身心放鬆技巧、學習牌卡在自我探索上的運用。

 

8.jpg  

3.jpg  

 

科技,不只源自於人性,更應該運用於人性。就人性的基本情緒而言,心率儀,就是一項可以

反應出當下情緒狀態的運用科技。


                                                   
在心理師專業的引導下,可以視每個人的心率狀況給予不同的建議處方,過於焦慮與緊張的情緒,

正向呼吸與腹式呼吸是最佳的處遇策略;過於放鬆與慵懶的情緒,運動與深層自我探索是可行的處遇建議。

 

7.jpg  

 

4.jpg  

 

在這個場次的檢測服務當中,心理學人發現許多民眾在心率儀的太極圖上,表現出較多的副交感

神經成分,顯示其內在情緒過於放鬆與慵懶,仔細詢問之下,缺乏人生意義竟然是他們的共同心聲。

的確,缺乏意義與目標的生活可能會帶來心理的無力感,或許,人們傾向於使用憂鬱的感受來詮釋

他們低沉的情緒,但這並不是憂鬱,更不是憂鬱症。

 

8.jpg  

 

5.jpg  

 

透過心理諮詢或諮商,深層的自我探索可以協助人們了解自己的本質與意義所在,加上結構式

的行動與習慣養成方案,人們往往可以在日常實踐的過程中,逐漸開發與彰顯出自己生命本質

的意義。而這就是一場科技與心理諮商的完美結合,心理學人相信:科技,不只源自於人性,更

應該運用於人性。(文:心理學人)

 

9.jpg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31人際互動的秘訣1  

 

兩顆認知的大腦,在你來我往的語言戰場上裡相互對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槍,瞄不到彼此的靶心,這場溝通,最後只能以認知上的分歧收場。

 

兩顆情緒的大腦,在槍林彈雨的情緒戰場上裡相互對決,公說不溫柔、婆說不體貼,彈,打不到對方的靶心,這場溝通,最後只能以情緒上的爭議收場。

 

 

 

溝通,不只存在於語言與非語言曾次,大腦的認知面與情緒面更是決定溝通成敗的重要關鍵。面對認知與情緒的大腦,溝通,要怎麼進行呢?

 

 

 

在一場大學校園的演講裡,心理學人分享了三段式的溝通表述法,這一次,透過文字,期待讀者除了可以瞭解大腦的認知與情緒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性外,也學會認知腦與情緒腦在人際溝通中運用。

 

 

 

階段一、陳述客觀事實:讓對方的理性腦先登場

 

 

 

在溝通的初期,單純陳述客觀的、具體的表象事實,有助啟動對方的認知腦,避免在一開始對話的時候,就引發對方的情緒腦。在第一階段的溝通裡一定要切記,只說出當下具體的事實就好,提醒自己不要使用任何帶有情緒訊息的語言或非語言訊息。

 

 

 

例如,當疲憊的你一回到宿舍,一雙室友穿過的臭襪子橫檔在門口內,而臭襪子的主人正若無其事的躺在沙發上玩電動......。面對這個景象,你想不發脾氣,都很難。於是......

 

 

 

你:『去你的,一回到宿舍要聞你的臭襪子,把襪子收好啦......

 

 

 

這時候,你會期待室友跪下來向你道歉嗎?有點難,當下惱羞成怒的情緒大腦陷阱,通常會引起室友的更多的憤怒。尤其是那個字,想讓對方不生氣,都難。

 

 

 

這時候,你只能啟動認知腦,一開始只單純陳述當下的具體事實。

 

 

 

你:門口的有雙臭襪子

 

 

 

當你這麼說的時候,對方的理性腦也就被你觸發了,在情緒腦尚未運作之際,你的話,對方通常聽得進去的。而這就是溝通,切記,溝通初期的目的不在於建議或說服對方。

 

 

 

階段二、表達內在感受:別輕忽情緒壓抑的威力

 

 

 

壓抑,是造成情緒困擾最大的問題根源,許多你以為壓抑得很好的情緒,往往會在日後的某件事件上大大的失控與爆發。在人際溝通上,壓抑,非但無法達到溝通的目的、解決目前的問題外,更是日後衍生出更多人際困擾的幕後黑手。

 

 

 

當第一階段的認知腦任務完成,該是情緒腦出動的時機了。這時候,你只要單純陳述你當下情緒的真實感受就好。

 

 

 

你:門口的臭襪子,讓我的鼻子感到不舒服......

 

 

 

讓對方感受到臭襪子對我們造成不好的感受,可以激發對方情緒腦的運作,而不具挑釁意涵的語言,是啟動對方情緒腦的關鍵。

 

 

 

我們無法預期對方在聽了你上述的話語之後,接下來會產生什麼情緒、想法或行為,但重要的是,你把你當下的情緒藉由語言說出來了,說出來,就不在有壓抑了。這一階段,盡量使用中性而不具挑釁性質的語言,因為,這一個階段的重點,在於替我們當下的情緒找一個合理而安全的出口。

 

 

 

階段三、提出具體建議:認知想通了、情緒理順了,現在才是具體建議要登場的時機了

 

 

 

這個階段是認知腦與情緒腦並用的時候,以對方聽得懂、聽得進去的語言,配合對方可以接受的情緒來表達我們的訴求,最後再提出一個中肯與具體的建議。

 

 

 

我們總是在一開始溝通的時候,就急於給對方具體建議,而這往往讓對方一時間難以接受。溝通,是一種訊息傳達的藝術,說服,是成功溝通後的自然結果。

 

 

 

當你順利觸發室友的認知腦與情緒腦之後,對方其實也會知道自己亂丟襪子的行為需要改進的,但是,如果你在溝通的時候,先觸發對方的情緒腦,惱羞成怒的後果除了無法達到預期的溝通目標外,更會加深彼此關係的仇恨。

 

 

 

你:我希望明天下午回宿舍的時候,門口內是乾淨的,讓我們有個舒適的居住環境吧

 

 

 

時間很具體是明天、地點很清楚是門口內,一般而言,具體而清楚的建議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溝通效果,而具體建議的提出,最好是在對方認知想通了(陳述客觀事實)、情緒理順了(表達內在感受)之後。

 

 

讓我們再度複習人際溝通的三段是表述模式:(一)陳述具體事實,(二)表達內在感受,(三)提出具體建議。先讓對方認知想通了、情緒理順了,最後再提出具體的建議,這樣的溝通才能事半功倍唷。(文:心理學人)(圖:建國科技大學,2019117日)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銀髮故事  

老化,在身體上留下了印記,一不小心,無用感會加深印記的痕跡。

趁著還能動腦的時候,

拾起久違的蠟筆,畫一張生命的畫;

趁著還能說話的時候,

在台上分享自己的故事,述說自己的意義。

這一次,心理學人在樂齡大學裡,只扮演催化者的角色,

催化出學員們年輕時的故事,

建構出他們無與倫比的人生意義,

期待,故事的意義在彼此的心中,很久很久。

感謝你們讓我聽見你們的故事,並且

看到各位努力堅持後的收穫,

各位可愛的樂齡大學伙伴們,我們,後會有期。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見情緒1  

 

【看見情緒】,情緒在【心率儀】上的彰顯

一、情緒與自律神經的關係

James(1884)與Lange(1885)兩位心理學家認為,外界的刺激會引發我們身體的自律神經反應,而這些反應會誘發出我們的內在情緒感受。例如當我們被欺負的時候,會引發我們當下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肌肉僵硬等交感神經的自然反應,而這些生理反應會誘發出我們心理的某類感受,當生理與心理的刺激透過大腦的判斷與回饋之後,我們才會產生憤怒的情緒經驗。

一般而言,當生理的交感神經被啟動之際,我們的情緒會感到興奮、憤怒或恐懼;而當副交感神經被啟動之際,我們的情緒則會感到平靜、放鬆或休息。

二、國內學者的研究

為了探討情緒與自律神經之間的關聯,國內的學者李囿運等人曾經做了一個完整的研究,它們找來了100位的實驗者,以播放影片的方式操弄實驗者的情緒狀態,並同時以心率儀器記錄下他們當下的自律神經狀態。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操弄的情緒包括快樂、憤怒、傷心、害怕、噁心與驚訝等不同的情緒,實驗結果如下:

🙂就心率而言,除了傷心之外,其他的情緒都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率增快。

🙂就SD而言,本研究除了驚訝之外,其他的情緒,都會導致SD的上升。換言之,只要情緒有所變化,SD就會呈現不同程度的改變,內在的平靜,才能穩定當下的SD。(SD:表示正常心跳與心跳之間的標準差,一般而言,SD的數值代表自律神經整體活性的高低)。

🙂就交感神經而言,除了傷心以外,其他的情緒都會引發交感神經不同程度的上升。

對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而言,控制情緒的平靜,才能有效降低交感神經的運作;放鬆,才是啟動副交感神經運作的有效方式。

三、看見情緒,情緒在心率儀上的彰顯

😟你有多焦慮?

焦慮,是一組複合的情緒,一般人很難具體描述自己焦慮的樣態,大部份的人是透過心理的煩躁與身體的緊繃來呈現內在的焦慮。心率變異數,就是一個可以直接反應出每個人內在焦慮程度的一組具體數值。

😃你有多放鬆?

放鬆,更是一組具有高度個別差異的朦朧感受,一般人很難具體定義出自我放鬆的程度。有了心率儀,心率變異數可以很快的反應出自己身心放鬆程度的具體數值。

情緒,很朦朧,很抽象,但卻是極度具體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看見自己的情緒狀態,我們才能學習有效的情緒因應技巧,降低負面情緒帶給我們的困擾。心率,讓我們可以更具體的看見內在抽象的情緒。

為了讓一般大眾有看見情緒的機會,心理學人特別在今年(2019)年諮商心理師節的活動中,免費提供民眾使用心率儀器,期待透過心理科技,讓大家看見自己的情緒。另外,也透過心理學人現場的放鬆教學,讓民眾除了可以體驗放鬆外,更能透過心率儀看見自己的放鬆。

第二屆諮商心理師節 『諮商心理師,挺認真的你』系列活動於108年11月17日, 11:00至14:30 在台中勤美草悟道舉行,心理學人會在衛教交流區的攤位,等你一起來看。見。情。緒。 🙂

參考資料:李囿運等人(2012),情緒影片誘發的自律神經反應模式,中華心理學刊,民101年,54卷,4期。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5380190_807701039664343_1402667938699280384_n  

 

自律神經可以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一般而言,憤怒、焦慮、恐懼、悲傷與短暫的快樂都會促使交感神經功能上升、副交感神經功能下降;而平靜的情緒則會同時啟動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進而達成兩者平衡的絕佳狀態。

一星期自律神經的變化

為了瞭解一般民眾一星期的自律神經變化,日本神戶神戶大學Makoto Komazawa等學者,試圖透過心率儀來找出答案。他們找來了27,307名的受試者(6394名男性和20,913名女性),以穿戴式的心率儀,紀錄他們在一週內自主神經運作的結果,所得到的結論如下:

😃就一天而言

自律神經的整體功能與交感神經活動在醒來後會上升;而在的閒暇時間裡,自律神經的整體功能維持一定的高度,但是交感神經活動會受到抑制。

😃就一週而言

自主神經的整體功能在一週的中期(星期三)之後開始逐步下降,而在星期六逐漸上升。交感神經在星期六被抑制,與一週中的其他日子相比,星期六的自主神經系統的功能表現最好。

交感神經,啟動著一週忙碌的開始;副交感神經,啟動著一週休閒的開始。一週的自律神經狀況,就如同我們一週的情緒變化,星期六,總是讓人最愉悅。

把握每個星期六的休閒,好好調養情緒,也順便關照一下自己的自律神經吧。(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Makoto Komazawa等人,2016,On Human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Related to Behavior, Daily and Regional Changes Based on Big Data Measurement via Smartphone ,Health,Vol.8 №9。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你在意的是體重,還是外表的身材 ?

一個人身材的好壞除了可以從體重、BMI值等具體數據判斷以外,別人的主觀評價,或許才是影響我們最重要的因素。別人一句:『妳看起來比較瘦』,確實會讓我們開心一整天,即使這可能是謊言,但Who cares?

對於身材已經符合BMI的標準,但還是十分在意自己外在身材的讀者而言,心理學人建議,與其日復一日地從體重機上得到挫折,不如多結交幾個很能讚美你的朋友。

『我,今天又胖了一點耶?』美女掙扎的陳述

『快,說我看起來比較瘦。』美女內心的OS

『你,真的看起來瘦了一點耶。』

想要得到這樣的答案,請先滿足他們的( )。

讓我們試著從日本學者的研究中,找尋相關的答案吧。

二、日本科學家Naoto Sato等人的研究

研究人員假設:當人們滿足了口腔與胃的慾望之後,會以較低的標準來評價他人的身材,也就是說,一個吃飽喝足的人,比較容易出現:『你真的看起來比較瘦』的回饋。

研究者嚴格挑選9名女性實驗者,年齡介於18–22歲之間,平均身高165公分,平均體重60公斤,BMI平均值為22,這樣嚴選的目的,是為了降低評分者本身的特質影響實驗評分的變數。

這9名女性參與者被隨機分為兩組:【禁食組】與【飽食組】,兩組的差別在於飽食組在進行正式實驗前,吃下了大約400大卡的固體食物;而禁食組在經歷3小時的禁食之後,餓著肚子,繼續進行正式的實驗。

實驗的方式是要求受試者對於螢幕裡的女性相片進行胖與瘦的評價。

實驗的結果顯示:【飽食組】傾向於以比較瘦的形象,來評價螢幕裡女性的身材。換言之,人在有吃東西的情況下,心情比較好,對人的敵意較低,對於瘦的判斷標準也比較低,這表現在對於他人的身材,出現比較瘦的評價。

Naoto Sato等人認為當一個人吃飽後,副交感神經會被啟動,於是心理的滿足感增加了,侵略感降低了。在實驗中提供400大卡的食物,就足以啟動受試者的副交感神經,進而放寬了他們對於瘦的判斷標準。

三,副交感神經啟動,心情好了,嘴巴就柔軟了

外在的突發事件或預期的壓力事件,都會自然的啟動交感神經系統,進而引發身體的緊張反應與心理的焦慮感受。

當外在事件或預期壓力事件消失之際,副交感神經自然的隨之啟動,緩和身體的緊張壓力,也減弱了心理的焦慮不安。這樣的平靜,讓身體肌肉柔軟了,讓心理焦慮消逝了,心情好了,人的批判性就自然降低了。

一種吃飽喝足的滿足,撐起了嘴角的新月,微笑,來自於內在的平靜與安息,這時候,副交感神經自然啟動,豈能容許壞心肝,壞嘴巴的存在。

除了吃飽喝足以外,三分鐘的腹式呼吸,也能達到啟動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如果嫌三分鐘太久,那心理學人還有個絕招,不到一分鐘的時間,即可快速啟動副交感。

【溫手蓋雙眼】:雙手手心搓熱後,手心蓋住雙眼,深深吸氣,之後隨著手溫退去而緩緩吐氣。這種方式也可以迅速提昇副交感神經的功能,而且,低成本、效果快。

下一次,在尋問別人有關自己的身材之前,記得先餵飽對方,如果沒錢買食物,那就請對方腹式呼吸三分鐘吧。此外,【溫手蓋雙眼】的效果,除了可以迅速提升副交感外,對方閉著眼睛,也可能比較看不出我們身上的贅肉唷。(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Naoto Sato等人,2018,Satiety Relaxes Thinness Criteria When Judging Others’ Body Shapes,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8, 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野狼125  

一個夏日的午后,當小男孩的聽覺還沈浸在盛夏的瞌睡裡,爸爸的機車聲劃破一個寧靜的鄉村,從大老遠處緩緩靠近,機車的引擎聲蓋過了蟬鳴的吵鬧,也趕走了小男孩的瞌睡蟲。

爸爸在院門口呼喊小男孩的名字。

『走,去看奶奶』。爸爸大聲的叫著

『喔,爸,等我』。小男孩恍惚的回應

睡眼惺忪的小男孩興奮的鑽進機車前座,雙手握著後照鏡的支架,下檔的喀拉聲開啟了機車的移動,陽光,速度,微風,這是小男孩在整個夏天最快樂的時刻了。

當光陽名流100的造型,還在設計師的大腦裡尋找出路之際,野狼125的足跡,早已踏遍了台灣的大街小巷。為了趕上時代的潮流,年輕的爸爸自然也是野狼125的擁有者,在那個物資缺乏的年代裡,好像每一個男人都會擁有相同的夢想,野狼125。

小男孩可以選擇坐後座,但他喜歡坐在前座的油箱上,因為,可以迎著微風、也可以看到第一手的風景。爸爸說雙手可以輕握著後視鏡的支架,雙腳可以踏上防摔保險桿上,小男孩那時的身高,正好可以手握緊、腳踏實的穩座在自以為的寶座上。

微風,在小男孩的臉上吹出了得意的表情,微風,也吹滿了小男孩的自信。

神氣,彷彿是每個小男孩的夢想,坐上爸爸的野狼,神氣的夢想就離小男孩很近很近了。

『耶,那不是你同學,王力揚嗎』?爸爸輕聲的問著

『嗨。YA,阿揚』。小男孩大聲的喊著,大力揮舞著雙手,這時候,小男孩只想讓同學看到坐在野狼上的他

『手,抓好啦』。爸爸嚴肅的要小男孩回神

天空有點下雨的時候,爸爸會讓小男孩坐在後座的位子上,抱緊爸爸的感覺,讓他可以清楚的聽見爸爸的心跳聲,原來,與爸爸的距離可以這麼近。微風依舊,只是味道裡多了一點爸爸背上微微的汗水。

人的嗅覺很直接、也很神奇,幾十年前陳封的老味道,幾十年後,竟然可以透過一台展示的野狼125給喚了起來。如今人事已非,但父子間的感情卻能在汗水味的回憶裡,引發出更多的想念。


三十年之後,野狼125成了台灣的古董,爸爸那台鍾愛的野狼,幾十年前就典當掉了。

三十年之後,小男孩依然懷念有點生鏽的後照鏡支架的觸感、眼前隨著車速轉動的那兩坨儀表板、機車呼嘯在田野小路的寧靜與爸爸背上的微微汗水味道。坐上爸爸的機車,是當年小男孩的我,整個夏天最快樂的事。

走過古董機車行,角落處陳列著當年的野狼125,走在台北的大街上,迎著風,爸爸微微汗水的味道,串起我與他過往片刻的回憶......。

 

圖片來自網路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695101_731060120661769_7600540866221965312_n  

 

一、身為一個人,你始終避免不了的【疼痛】

《疼痛的主觀性》:

法國的哲學家笛卡兒曾說過:疼痛如鐘塔上的鐘響,是一種鐘聲,是一種感覺,你聽到了,你感覺了。美國UCSF的疼痛研究專家Basbaum說:「疼痛的定義無他,病人說痛就是痛」。

《疼痛的情緒性》:

國際疼痛學會對「痛」的定義為「身體細胞因為某些確定及未確定組織破壞,引起知覺或情緒上的不愉快感覺,謂之疼痛」,由此觀之,疼痛與情緒上是息息相關的。

《疼痛的生理性》:

現代神經解剖學也已經確認,疼痛由週邊神經受刺激後傳導至脊髓,再往上傳至視丘,而後再至腦知覺區,造成手去碰到熱水會痛的感覺。另一條神經傳導路線則由大腦系統傳至腦幹再轉至脊髓,爾後再上傳,也就是你看了火燒到小孩,小孩嚎哭,你看到了(由視覺),你聽到了(由聽覺),你也會起惻隱之心而覺得「心痛」,此為心情上變化所產生的痛。 (洪純隆,2007)

2000年美國曾做一個統計,美國一年大小手術約2千3百萬人次,其中僅四分之一的病人其病痛獲得痊癒,有二分之一的病人其疾患轉為慢性痛,而喪失了約5千萬的工作天,導致5千萬美金的損失,因此疼痛所衍生的醫療、健康、家庭、保險、教育、經濟、社會等等問題甚巨,如何去面對疼痛、解決疼痛,就變成醫療以及人生的一大課題。


二、【正念靜坐冥想】 可以解痛嗎?

在一般大眾媒體中,靜坐冥想這個概念帶有各式各樣的意涵。在這裡,我們把靜坐冥想定義為一種教化正向人格特質的心靈修養活動,例如,比較穩定且清晰的心境、平衡的情緒、帶著關懷的「正念」(mindfulness)或甚至是愛與慈悲心。在我們刻意培養這些特質之前,它們一直潛存著,靜坐冥想也是去熟悉「寧靜且靈活的存在方式」的一種過程。

原則上,靜坐冥想是一種相對簡單並且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的活動,不需要道具或是特殊服裝。一開始,我們先採取一個舒服、不會太緊張也不會太放鬆的姿勢,然後在心理上祈求能夠自我轉化,並祝福其他人能夠遠離痛苦並得到快樂。

就心理學人長期帶領靜坐冥想課程的經驗看來,初學者可以從【呼吸冥想】開始,把注意力放在一吸一呼的身體過程中,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回最原始的身體活動上,放鬆就開始起動了。【情緒冥想】是在正念冥想的過程中,學習接納當下的情緒,而不對當下的情緒做出認知上的回應與評價。【慈愛冥想】,則是學習在冥想的過程中,散播慈愛的念力,給自己、給他人、甚至給我們討厭的人。

正念冥想可以讓我們放鬆、平穩情緒、提高專注,那疼痛呢?正念冥想是否可以有效控制身體上疼痛?讓英國的科學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三,英國學者David Burnett等人的研究

David Burnett等人找來了24位沒有身體病痛的參與者,為了公平起見,男女各半,男生的平均年齡為24.58歲,女生的平均年齡為24.25歲。

他們這次的任務是接受「cold pressor task」,就像游泳池裡的三溫暖,實驗者首先被要求把手放入攝氏36-37度的溫水盆2分鐘,再把手放入攝氏0-2度的冰水盆裡,他們被要求儘量拉長在冰水盆的時間。冰水,在這個實驗裡成了造成疼痛的兇手,對於適應的36度溫水的雙手而言,攝氏0度的水,更兇。當然,當參與者忍受不了冰水的襲擊時,隨時可以把手抽離冰水盆。

研究人員把參與者隨機分為兩組,冥想組與對照組,兩組包含等量的男性與女性。

兩組人馬分別進行兩次的cold pressor task,前測與後測的時間間隔10分鐘,對照組在休息的10分鐘裡,只被要求安靜地坐著。而冥想組的參與者,則被要求跟著正念冥想指導語進行正念冥想,特別的是,負責讀誦指導語的老師,是未曾受過正念冥想訓練的菜鳥老師。

【實驗的結果發現】:

1.就《疼痛焦慮感》而言,冥想組在後測時的自我評斷分數顯著低於前測自我評斷分數,而對照組前後兩測的分數沒有明顯的變化。

2.就《疼痛閾值》而言,冥想組在後測時的自我評斷分數顯著高於前測自我評斷,而對照組前後兩測的分數沒有明顯的變化。

3.就《疼痛耐受時間》而言,冥想組在後測時的自我評斷分數顯著高於前測自我評斷,而對照組前後兩測的分數沒有明顯的變化。


【實驗的白話說明】:

冥想組參與者在前測時,雖然對冰水造成的疼痛感到焦慮,但在10分鐘的正念冥想練習後,竟然大幅度地降低後測時的疼痛焦慮感,儘管,帶領冥想的實驗研究員,只是一位菜鳥老師。

只要10分鐘的正念冥想練習,引起疼痛感的閾值提高了,這象徵需要更冰的冰水,才能引發冥想組參與者疼痛感。
只要10分鐘的正念冥想練習,忍受冰水的時間也增加了,這象徵著他們能以更長的時間,忍耐冰水的疼痛感。


四,藥品名稱:【正念冥想止痛丹】

【用法】:一日數回、多多益善。

【成分】:專注呼吸、接納情緒、散播慈愛。

【適應症】:舒緩疼痛焦慮、降低疼痛感、增長疼痛忍受時間。

【副作用】:生活更放鬆、做事更輕鬆。

【警語】:牢記指導語,疼痛時務必提醒自己服用,否則,只能白白忍受疼痛。


正念冥想止痛丹,不只解你身體的疼,更能解你心理的痛。疼痛嗎?來一顆正念冥想止痛丹吧。(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1、David Burnett, Gillian Phillips, Osama A. Tashani*,2017,The Effect of Brie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on Cold-Pressor Induced Pain Responses in Healthy Adults,Pain Studies and Treatment, 2017, 5, 11-19

2、洪純隆,2007,疼痛與人生,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

3、Matthueu Ricard、Antoine Lutz、Richard J. Davidson,翻譯/謝伯讓,2014,大腦靜定冥想的科學,科學人雜誌,第154期12月號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5781815_733703187064129_7267248015323168768_n  

 

2018年巴西學者José Humberto在行為與大腦科學期刊裡,提出了空靈症候群(Empty Soul Syndrome) 的概念,它是一種具有一系列與憂鬱或恐慌症不同的綜合心理症狀,其特徵不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是想要以自殺或其他快速的方式達成死亡的願望。

「空靈」,代表著生命本質的缺失、對生存意志的空虛與對生活期待的放棄。

「憂鬱」,可能只是空靈症候群患者的一種情緒展現,並不代表他們是憂鬱症患者。


一、老人的『憂鬱』不是『症』

老化,成了這個時代的潮流,老人,成了這個時代的眾數,未來,老化的老人勢必站上時代的浪頭上,引領著銀髮世代的發展。

憂鬱,曾幾何時也成了這個時代的流行趨勢,憂鬱症,更成了這個時代心理疾患的代名詞,未來,憂鬱的族群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當這兩類時代的新產物碰在一起的時候,許多人就以為老年人的憂鬱一定是憂鬱症,其實,未必。José Humberto嘗試以空靈的角度看待老人的問題,憂鬱的老人可能不符合憂鬱症的臨床診斷標準,但他們確實是憂鬱的。或許,憂鬱症這個名詞被這個時代的人們過度濫用,也或許,以空靈或其他的情緒詞彙,更能闡述出老人憂鬱的真正內涵,畢竟,這跟之後的治療方向與處遇有很大的相關。


José Humberto指出,空靈症候群的年紀以60到80歲為主,當然,曾遭遇重大創傷的年輕人也可能罹患空靈症候群。就性別而言,男性罹患的機率高於女性,比率大約9:2。罹患空靈症候群的心理特徵包含:壓力、恐懼、孤獨和被遺棄的感受、徹底的絕望感。


(一)【空靈症候群患者的10大特徵】

José Humberto的研究對象是20位經歷生活上的痛苦,並有意尋求死亡的老人,心理學人整理出空靈症候群的10大特徵如下:

1.身體的傷害或疾病
2.缺乏照顧
3.不公平的監禁
4.親人的意外死亡
5.在愛的關係中分離
6.創傷性的司法隔離
7.關係的意外背叛
8.對退休或老年生活期待的幻滅
9.對疾病的悲觀預測
10.忽然缺錢或面臨經濟問題

身體的健康、日常的照顧、關係的分離、悲觀的預期與忽然的困難是空靈症候群主要的特徵向度,而這幾個向度也正是未來老年人在長期照顧上,特別應該留意的指標向度。


(二)【空靈症候群患者的10大心理症狀】

空靈症候群的心理特徵包含:壓力、恐懼、孤獨和被遺棄的感受與徹底的絕望感,心理學人從José Humberto的研究整理出10大心理症狀如下:

1.缺乏歡樂、滿足感與微笑
2.持續的悲傷感
3.強迫性的間歇性哭泣
4.窒息式的胸悶
5.被遺棄與被輕視的感覺
6.白天裡也感受到黑暗
7.黃昏的時候,恐懼、孤獨、徹底的絕望感更加明顯
8.缺乏信仰、希望、勇氣與生活意志
9.失去生命的引導與不知道要去哪裡
10.伴隨著悔恨的死亡意願,或伴隨著與眾人一起死亡的想法


除了悲傷、絕望與被遺棄感之外,死亡,彷彿成了空靈老人唯一可以想像的慰藉。他們偶有以自我了結的方式達成死亡的願望,但可以確認的是,他們似乎已經為了死亡做好了準備。【等死而不求死】的態度,展現在他們既絕望又無能的空靈情緒裡,或許,來場大地震讓大家一起走向死亡是他們最想的解脫方式。


二、空靈症候群的治療

(ㄧ)藥物治療:對於比較嚴重的個案,一般的抗憂鬱性藥物是首選。

(二)心理治療:復原工作坊(Healing Workshop)是一個可行的方案,要求個案一天參加兩次的正念治療課程,參與者彼此樂觀的陪伴,安排拜訪親友的行程,甚至尋求財務或法律上的解決方案都是在復原工作坊可以進行的方案。


三、從【空靈症候群】的角度,看待老人與青年人的【憂鬱】

José Humberto這篇文章的主要貢獻,在於提供一個以空靈的角度看待老人情緒的新視角,老年人的憂鬱不是症,換言之,並非憂鬱的老人都罹患憂鬱症,傳統上治療憂鬱症的手段,可能不全然適用於空靈老人。身體的健康、日常的照顧、關係的分離、悲觀的預期與忽然的困難等特徵向度,才是造成空靈老人憂鬱的主要因素。而透過心理治療來有效降低空靈老人的悲傷、絕望與被遺棄感,避免他們固執地以為死亡才是他們唯一可以寄託的願望,這才是解決空靈老人最刻不容緩的手段了。

其次,年輕人也可能是空靈症候群患者的族群,尤其是這一代的年輕人。橘報(Buzz Orange)的【活著,心好累,10大厭世特質你中了幾項】的文章裡,詳列出10大厭世的特質。(1)努力是甚麼?可以吃嗎?(2)總是地一時間拒絕。(3)面無表情,忘記甚麼是笑。(4)隨便啦、沒差啦掛在嘴邊。(5)享受孤獨、喜歡熬夜。(6)手機只剩自拍照。(7)討厭應酬、拒絕聚會。(8)生活如死水、一沉不變。(9)時時刻刻的焦慮與煩躁。(10)看誰都不順眼。

比較一下,【10大厭世特質】與【空靈症候群的10大心理特質】,是不是有幾許重複的地方。


空靈者與厭世者他們都具有一種共同的情緒:憂鬱,但是,空靈與厭世並不等同憂鬱症,雖然憂鬱症對於老年人與年輕人都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下一次當我們在街道上遇到看似憂鬱的老人或年輕人時,千萬不要把憂鬱症的帽子往他們的頭上戴,或許他們真的正在經歷【憂鬱】的情緒,但是,那並不代表他們罹患了【憂鬱症】。(文:心理學人)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302095_741360506298397_241077497871990784_n  

 

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但當一個人縱使費盡心思,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縱使奉承獻媚,也時常被大多數人排擠的時候,設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式。讓芬蘭的科學家告訴你,群體裡自在的局外人,可能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麼糟。

ㄧ、群體與人際關係

自我與人際,是影響人類發展兩項最重要的課題。就演化的觀點分析,人類為了滿足活下來的基本需求,於是不斷地強化自己,讓自己比其他人有更多可以活下來的技術。為了彌補自我先天上的不足,於是開始與其他人合作,好讓自己所處的群體比其他群體有更多可以活下來的能力。從自我走向群體,是人類發展的自然路徑,也是人類從小到大一生中必須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然而,當自我的發展與群體的利益產生了矛盾與衝突,我們該如何在滿足活下來的基本需求下,同時又能夠兼顧到群體的利益,以求得在群體裡一個安穩的位置呢?這對於身為群體中一員的我們而言,無疑是一個關乎自己在群體地位的重大議題。

二、群體裡的局外人

『合群』,是人類持續演化出來的特徵,雖然群體讓我們可以活得更安全,但個人也必須付出不少的代價。融入群體的代價象徵著自我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必需被犧牲,委屈求全可以換得群體的支持與保護,這算是值得的自我犧牲。但是,有少數的個體無論如何努力,始終還是被群體排斥在外,我們暫且稱呼這群人為『局外人』。


三、芬蘭學者Riikka Korkiamäki 對於局外人的相關研究

(一)研究過程

Riikka Korkiamäki 等學者,從芬蘭的兩個大城市中選取兩個學校,並從中挑選中產階級的學生,年紀介於11歲到16之間,其中包含70個女孩與56位男孩,合計126位青少年作為研究的對象。研究者以非結構的訪問方式收集受試青少年相關人際問題,再經由質性分析後,得出126名青少年的人際模式。

在126名參與者中,有42人描述了他們在同齡人中被排斥或排斥的主觀經驗。在這個研究中,42位具有被排斥的青少年被定義為『局外人(outsiders)』,當然,這只限於這個研究的立場,不代表這42位青少年的整體形象。

Riikka Korkiamäki 等把這42名局外人分成四種不同類型:

(1)感到稍微被拒絕:基於外表、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而不被大多數的同伴認同,或者自覺因上述外表因素而感到或預期會被拒絕的青少年,在這個研究中,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1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失落者】。

(2)被忽略:受到同伴團體的忽略,但沒有嚴重到被機端得排擠或霸凌者,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0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寂寞者】。

(3)曾被霸凌者:曾經被群體成員霸凌或欺負者,這一類的青少年4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淒慘者】。

(4)自許為邊緣人:主動選擇站在主流團體之外,自己認為自己一向是團體的局外人,這一類的青少年有17位。在此,我們把這群人暫時稱為【孤獨者】。

(二)研究結果

所有四類的局外人都會感到悲傷、受傷和缺乏快樂,它們或多或少都會主動避免與群體裡的其他人接觸。

(1)【失落者】表現出最多的不滿與憤怒、在群體裡感到最大的傷害,同時也最會避免與同伴接觸。

(2)【寂寞者】在四類局外人中,表現出最嚴重的寂寞感、與最低的群體夥伴感、與最缺乏同伴的支持感。另外,被忽略者與失落者一樣,表現出最多的無聊感與失去對同伴的興趣。

(3)【悽慘者】幾乎經歷了所有負面的情緒,他們感到最悲傷、最無助,與被忽略者一樣,表現出最低的自尊。最重要的是,他們是四組局外人中,唯ㄧ表現出有復仇的想法、甚至出現自殺意圖的一群人。

(4)【孤獨者】的人數最多,縱使他們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孤獨寂寞的成員,但是他們所表達出的情感壓力最小。它們多半是故意退出占主導地位的青年文化,但是這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單一群體外的同伴朋友。自在的局外人,無法認同群體的共識,但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

(三)自認為局外人的孤獨者,可能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糟

四類局外人在團體裡的人數比例為0.33,四類的比率如下:(1)失落者佔0.09%(2)寂寞者佔0.08%(3)悽慘者佔0.03(4)孤獨者佔0.13。審視一下你當前所處的團體,看看你的群體裡局外人的比率與本研究是否具有相似之處,或許10個人的群體中,你很容易找出一兩個孤獨者。

ㄧ般而言,孤獨者的寂寞感最低、完全不會低自尊、受害感最低、最不會悲傷、最不會對群體感到絕望、比較不會表現憤怒。也不至於對同伴失去興趣,不會感到缺乏同伴支持,而具團體意識與同伴精神。


四、不被主流接受,那就學習當個『自在的局外人』吧

心理學人在此還是要再次的強調,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卡內基曾說:ㄧ個人事業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與處世計巧。

然而,如果一個人無論付出多少努力,在群體裡仍舊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與其淪為群體的失落者、寂寞者、甚至悽慘者,不如學習當個自成一格的『自在的局外人』,至少這是上述四類局外人中,相對優雅的孤獨者。

要想在群體裡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心理學人認為應該具備的下列的特質,而這也是局外人要想成為『自在的局外人』應該努力的方向。

(一)同理與尊重
自在的局外人未必認同群體的大多數人,但是他們尊重群體的每一個人。

(二)自信與能力
群體的大多數人未必認同自在的局外人,但是他們始終堅持做自己。

(三)彈性與投入
自在的局外人有著我不犯人、人不犯我的群體思維,而且保有與其他人共同合作的空間。

自在的局外人在群體中不趨炎附勢、也會不落井下石;不霸凌別人、同時也知道如何避免自己成為被霸凌的對象;擁有群體共識,可以適時地展現自己又能與他人合作。

群體,是延續個人生命的重要基礎,每個人都應該讓自己具備可以融入群體生活的基本技能。但當一個人縱使費盡心思,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認同;縱使奉承獻媚,也時常被大多數人排擠的時候,設法讓自己成為一個『自在的局外人』,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方式。(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Riikka Korkiamäki(2014) ,Rethinking Loneliness—A Qualitative Study about Adolescents’ Experiences of Being an Outsider in Peer Group ,Open Journal of Depression, 2014, 3, 125-135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