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430234_746204589147322_2791684800589594624_n  

共振效應引起物體震動的同步性;情緒感染引發群體情緒的同步性;ㄧ次成功的心理諮商,竟然也能引發心理師與個案在諮商過程中心率的同步性......。

想要來場心心相印的溝通嗎?讓日本的科學家來剖析語言溝通時【心率同步的現象】;也讓心理學人來告訴你,心理師進行心理諮商的訣竅:【同理與專注】。

一、同步性的概念

(ㄧ)共振原理,引起了擺動節拍的同步性

當三個相同的節拍器,被國立中央大學物理演示實驗室的實驗人員擺在相同的平台上,縱使在不同的時間啟動,經過極度吵雜的紛亂之後,不到幾分鐘,三個節拍器竟然出現了相同的節拍律動。其實,這就是共振效應,在相同環境背景下,所有的物體最後都會出現律動的同步性。

(二)情緒感染,引發了群體情緒的同步性

心理學人在許多年前,參與了一場全國性的高中生基督教聚會,三百多位年輕氣盛的高中生放棄的連假的瘋狂,連續三天聚集在台北市的一個狹小的聚會場地,大家只有一個目的,以年輕的熱血來招喚主耶穌的愛。聚會的最後一天上午,一位能言善道的弟兄在台上,引領全場三百多位的年輕人唱一首旋律簡單、歌詞一般的聖歌。唱著唱著,台前的一群人開始在歌聲裡夾雜著啜泣,唱著唱著,一股對不起主耶穌的懺悔感逐漸在聚會場裡渲染開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全場的高中生都哭了,心理學人也暗暗掉下淚來,而且,哭得很真實、很用功。

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是指人們可以通過捕捉他人的情緒來感知周邊人的情感變化的交互過程(王瀟等,2010)。 一種自動的模仿和同步於他人的表情、聲音、姿勢和動作的傾向性,其結果往往使得情緒聚合併統一(Cacioppo和Rapson,1994)。集體的活動,尤其是宗教與政治活動,特別容易產生情緒感染效應,進而產生情緒的同步性。

(三)真誠交流,是否能夠引發兩人心率同步性?

為了證明人際溝通時心率的同步現象,這次換日本的科學家登場。不過,在討論日本學者Kodama等人的實驗之前,讓我們先來了解心率的概念。

心率,就是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一個人的心率會隨著各種內在、外在的原因而波動,在沒有接受過躲避測謊課程的專業訓練之前,穩定而一致的心率象,徵著情緒的穩定。心臟的跳動受身體的自律神經影響,之所以稱為自律神經,就代表心跳基本上是無法受到個人的意識控制的。例如,當你的心臟被你跑百米的速度壓縮到無法呼吸時,這時候你是無法命令心臟跳慢一點的,當然,當你的速度慢了下來,副交感神經無需在你意識的同意下,自動會減緩你心跳的速度。這就是自律神經的概念,而影響自律神經運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情緒。

溝通,是雙方語言上認知的交流,也是雙方情緒上感受的互動,當兩個人可以真誠而專注的對談,彼此的心率是否會相互影響,進而達到心率同步的現象呢?

二、日本科學家Kodama等人的研究

Kodama等人在2018年,透過心理諮商的過程,探討諮商師與個案兩人在心理諮商過程中心率同步的現象。這次的實驗找來了一名21歲的大學生與一名30歲的心理師,在50分鐘的諮商裡,全程監控兩人諮商的對話過程,並以心率儀測量兩人在諮商過程中的心率變化。整個諮商的實驗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諮商問題設定階段(setting) 】

心理師與個案建立初步的信任關係,在綜合了解個案心理狀態後,與個案共同決定本次諮商的主題:個案在大學活動中的人際關係。
對於一個不熟悉諮商環境的個案而言,要在陌生人面前表達自己的問題,確實會造成內在的壓力,而這股壓力正好被隨身配待的心率儀紀錄下來,這表現在諮商初期,個案的心率出現瞬間升高的現象。更值得ㄧ提的是,心理師的心率竟然也在當下瞬間加速了,這代表在諮商的初期階段,個案的心率無形的影響了心理師的心率,但整個諮商的過程中,兩人的心率基本上維持著同步性。

【第二階段:正式諮商階段(advising) 】

個案表述了他在大學生活上遇到的人際問題,他表示在人際溝通上,傾向於接受他人觀點,而較缺乏主動的溝通。心理師在這個階段提出了幾項相關的建議,個案也表示同意。

在整個諮商過程中,個案的平均心率(98.29)比心理師(80.54)還要快,隨著諮商的進行,個案的心率(第一階段:100,第二階段:98,第三階段:97)似乎變慢了,但心理師的心率(第一階段:81,第二階段:80,第三階段:82)則保持不變。這可能是個案面對諮商情境較為緊張的原故,而心理師長期熟悉諮商室的工作環境與內容,所以顯得比較老神在在。
此外,基於質性分析的結果,研究者推論:當心理師在諮商過程中表現出同理心與專注傾聽的行為時,就會發生個案與心理師彼此間心率同步的現象。


【第三階段:出現臨時議題(re-finding) 】

在本次諮商結束前,個案忽然開啟了一個新的議題:透露自己在男女關係上的新議題,這忽然開啟的新議題,顯然造成了心理師在結束一段諮商前些許的困擾。果不其然,這樣的困擾讓心理師原本平靜的心率受到意外的干擾而加速,而這也帶動了個案心率的加速。

三、同理與專注的溝通,帶來彼此的心率同步

(一)心理師的諮商秘訣

你可能會認為,心理師是ㄧ個訓練有素的聊天專家,光是坐著與個案聊天,一小時就會有不錯的收入。諮商的架構與心理師的個別經驗與專長,是讓聊天可以成為有效治療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同理與專注,幾乎是每一個心理師的招牌溝通手法,這種已經內化到心裡深處的技巧,很容易在諮商的過程裡讓個案產生信任感與安全感,更多的自我揭露換來更多的同理與支持、更多的同理與支持換來更多的信任與接納。

《心理諮商》,就在這樣一個充滿同理、專注、支持、信任與接納的情境下,接納了個案的情緒、提供個案一個客觀的建議,進而完成了ㄧ般人誤認為是聊天的專業諮商任務。心理諮商,就是在心理師用心、用心率、用專業的努力下,來達成ㄧ般人誤認為是高薪的專業諮商目標。

(二)學會同理與專注,溝通時就可能夠心心相印

在日常生活裡,一般人只要能善用同理與專注的技巧,溝通不只能提昇效率,更能增進溝通的深度。

【同理心的意義】

同理心(empathy),是一種將自己置於他人的位置,並能夠理解或感受他人在其框架內所經歷的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說,在與人溝通的時候,能夠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維基百科)。

心理學人認為,只要你假裝戴上對方的眼鏡,從對方的視野往外看,你自然可以理解對方為什麼會這樣想、這麼說、那樣做,這就是最簡單的同理心。回家後假裝戴上媽媽的眼鏡,透過她的視角看看自己,或許,你就會瞭解媽媽為什麼會對你這麼想、會這樣跟你說。如果你領悟其中的道理,你只做到了認知的同理,在情緒與行為上真誠地接納了媽媽,這才是真正的同理。這,是要練習的。

【專注的技巧】

中文的聽字,ㄧ字道破了溝通時專注的意義。豎挺起耳朵、用十隻眼請看、用專ㄧ的心去聽。與他人溝通的時候,除了用耳朵聽,而且要挺起耳朵來傾聽,因為,當你豎起了耳朵、表現出主動的傾聽時,對方會被你的專注感動的。

眼神的注目也是溝通過程裡極為重要的元素,許多非語言的訊息,如表情、肢體動作等,都需要我們在溝通當下,用十隻或很多眼睛去觀察與應變的。

內心的交流,是成功溝通的真諦,而這不只表現在瞭解彼此的心意,更會展現在彼此心率的同步上。如果您願意相信這篇研究結果,下次不妨以平靜的心跳來與一位心急如焚的對象溝通,看看對方跑百米的心跳,是否能夠被您靜走的心跳同步化。或許,同理與專注,就是溝通的關鍵。(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324046_749631928804588_3618347455382290432_n  

 

面對壓力,你可以放手讓腎上腺髓質素組成的特種部隊,擔任身體的抗壓先鋒,而你要做的是【接受壓力的身體感受】。接下來,你應該終止腎上腺皮質素組成的後勤部隊過度動員,這時你要做的是【停止壓力的情緒蔓延】。這是一種對策,更是一種選擇……。

一、有了壓力,生命才有意義

壓力,是一種任何的改變造成的自然結果。當太陽暖化了局部的空氣,暖空氣受壓而膨脹、而上升,冷空氣相對地往下降,於是,大地就有了風的循環。

水蒸氣在高空中凝結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結合,當空氣承受不了水滴的重量壓力時,大地就有了雨的降臨。想想看,當大地沒有了壓力,無風無雨的大自然,如何生化出地球上的萬物,那大地還會美麗嗎?

生活裡的壓力事件,也是增進人類多元生活的動力,如果生活中沒有任何壓力,就如同大地沒有了壓力,那樣的人生豈不無聊,何來意義?
當然,難以抗拒的日常壓力,確實會擾亂了我們原本平靜的身心狀態,在無法改變外在情境的前提下,想要成功適應壓力,打一場成功的抗壓戰爭,就成了一個我們可以學習的策略了。

二、身體與生俱來的抗壓軍團

人類的身體數萬年以來,演化出一種因應壓力的自然機制,這個機制從遠古時代使用至今,隨著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到現今的科技資訊文明的變遷,此一身體機制始終以不變的模式,來協助人們因應生活的壓力。

【腎上腺素】就是人類因應壓力的一種自然機制,ㄧ般人所了解的腎上腺素,其實可以分為兩類。

(ㄧ) 特種部隊:【腎上腺髓質素】

腎上腺髓質素的功能,在於面對生活中的緊急壓力事件,當壓力或恐懼的事件來臨,身體會自動分泌腎上腺髓質素,這時心跳會變快、血壓會上升、四肢肌肉會緊繃,所有身體狀況的改變,就是為了要因應緊急的外在事件。或戰鬥、或逃跑,甚至直接裝死,這些緊急反應都需要身體及時產生大量的能量才能完成。狗急跳牆,就是腎上腺髓質素讓狗的身體肌肉瞬間產生大量的能量,跳過高牆、躲避危險。

腎上腺髓質素就如同軍隊中的特種部隊,它的優勢在於作戰的反應時間快速、殲滅敵軍的效率極高,但是,特種部隊的人數有限,無法打長期戰爭。應付緊急事件需要大量的身體能量,受限於身體能量的有限性,於是,狗急跳牆通常只會發生在少數極端的壓力情境下。

(二) 後勤部隊:【腎上腺皮質素】

當緊急事件結束,警報系統解除,特種部隊髓質素便完成了它應有的任務,這時人體就應該回到休戰時的平靜狀態。就自律神經的觀點而言,緊急事件啟動的交感神經,而當事件結束後,就是副交感神經登場的時機了,這時原本高漲的血壓、快速的心跳、緊繃的肌肉,就會隨著副交感神經的啟動,而自動舒緩下來。

但是,如果身心系統在緊急事件結束後,依然持續感受到壓力,特種部隊腎上腺隨質素這時就得鬧罷工了,因為,它們雖然速度快、戰鬥力強,但是兵力有限,無法進行持久的消耗戰。那怎麼辦呢?別擔心,後勤部隊腎上腺皮質素會來接手後續的工作。腎上腺皮質素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皮質醇,或者稱為「壓力賀爾蒙」,它的功能在於處理生活裡的慢性壓力。

腎上腺皮質素如同軍隊裡的後勤部隊,優勢在於部隊人數較多,當前線的特種部隊耗盡之後,只好由它們接手擔當持久消耗戰的任務了。

然而,過多的皮質素會增加人體胃酸的分泌並削弱免疫系統的功能。長期的身心壓力促使大量游移的後勤部隊在身體裡流竄,進而到處佔據身體的每個器官與角落。當太多的後勤部隊囤積於胃部,擾亂了胃部原住民的正常生活模式,於是,胃部開始出亂子。當過多的後勤部隊在肝臟紮營時,原本過著正常生活的肝臟原住民開始手足無措,於是,肝臟的問題就自然產生了。持續的身心壓力,讓身體產生出更多的皮質素,接下來,就是當年何進邀請董卓軍隊入洛陽,讓東漢的局面每況愈下的畫面了。

三、打一場成功的抗壓戰爭

「善用身體的自然機制,來應付日常中不可避免的壓力,始終是人類因應壓力最佳的策略。」但自以為聰明的我們,老是以違反自然、緣木求魚的技巧試圖逃離壓力的牢籠,到後來搞得壓力越來越多元、身體越來越糟糕。為了有效打一場成功的抗壓戰,心理學人提供兩個順應自然機制的壓力因應戰略模式。

(一) 允許特種部隊去打成功的戰役:【接受壓力感受】

身體一旦感受到緊急壓力,特種部隊腎上腺髓質素的自然運作歷程,可能會讓我們的身體不舒服、心理不愉快,但這是自然的結果。當心跳、血壓、肌肉緊繃造成的不適感,隨著緊急壓力事件的消逝而減緩時,一切的恐懼、焦慮與不安的情緒都會過去的。你可以選擇單純去感受這些不適感,但不要企圖給予不舒服的感受,扣上任何負面情緒的帽子。體驗與接受它們,它們就會自然地過去,試圖以自我防衛機制去抗拒,往往會衍生出更多負面的情緒。

(二) 終止後勤部隊的過度動員:【停止壓力蔓延】

當緊急壓力事件結束時,不妨啟動大腦前額葉的認知功能,努力提醒自己,壓力的來源已經不見了,身體與心理無須再過度反應了。

現代人最常出現的問題,就是當壓力事件結束之際,大腦老是無法喊停,無法成功的下達休戰的命令,於是,造成皮質素後勤部隊傻傻地持續無謂的奮戰,最後造成了更多身體器官的損壞。

面對壓力,你可以做的是【接受壓力的身體感受】、【停止壓力的情緒蔓延】,這是一種對策,更是一種選擇。下一次,當壓力事件來襲之際,選擇單純的接受身體的不適感;當壓力事件結束之際,選擇相信壓力事件已經結束、並且以平靜地態度面對抗壓之戰的結束,【轉念與放下】,可能是比較理想的實際做法。人活在世上,壓力事件無所不在,在了解身體因應壓力事件的機制後,期待你我的壓力情緒會調適得更好。 (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744751_752419638525817_1817584070373146624_n  

 

【擔心小孩被網路霸凌嗎?先檢視一下自己對小孩使用網路的態度吧!】

當青少年面臨網路霸凌事件之際,父母可以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並與青少年一起攜手面對網路的霸凌事件。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雙方在上網的議題上有了一致性的共識,並隨時保持開放式的溝通。一旦父母持續以禁止的態度,過度干涉了青少年的上網行為,那當網路霸凌事件發生之際,大多數的青少年是傾向不會告訴父母他們正在面臨的窘境的……。

ㄧ、網路霸凌

【網路霸凌:一種涉及對信息及通信技術的應用,以支援針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惡意的、重複的、敵意的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傷害(Bill Belsey)】。

酸民當道,網路霸凌日漸猖獗,根據國發會的調查顯示,國內各年齡層的網路使用者,都有自認被網路霸凌的經驗,其中又以12至14歲的青少年最為嚴重。3.5%的網路族表示,最近一年有在網路上遭受他人言論攻擊的霸凌經驗,而且網路霸凌具有越來越年輕化、嚴重化的趨勢 。從性別的比率來看,4%的男性網路族自承網路言論比現實生活激烈,4.6%男性曾在網路上遭受言論攻擊。

另外,金車基金會於2018年10月1日到30日針對全國中小學生調查,有效樣本共3064份,調查結果顯示,校園霸凌(複選)最常見的形式是「言語攻擊(80.7%)」、「排擠孤立(53.5%)」和「網路傳播(31.2%),其中網路霸凌呈現逐年上生的趨勢,4年來上了了11個百分點。

如果家裡的小孩,有一天也不幸淪為網路的被霸凌者,身為父母的你應該怎麼辦呢?是事前嚴格的上網監督,還是事後的彌補呢?心理學人透過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Mehari等人的相關研究,來解析青少年網路霸凌的預防之道,以及分享父母對於青少年使用網路的個人觀點。

二、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的相關研究

Mehari等人企圖從三個角度(青少年、家長與醫療人員)來探討青少年網路欺凌的問題,研究的參與者是29名青少年,15名父母和13名醫療人員,所有的參與者均來自美國東北部的城市和郊區青年提供服務的兒科保健診所。研究中收集上述三類族群對於網絡欺凌的理解,與他們在網絡欺凌、接觸子女、絡欺凌經驗方面的自陳資料,最後根據訪談結果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的結果表示:父母可以在青少年面對網路霸凌事件之際,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彼此在上網的議題上,具有支持關係、並保持開放式的溝通。如果父母持續以禁止的態度,過度干涉青少年的上網,那當網路霸凌事件發生之際,大多數的青少年是傾向不會告訴父母他們正在面臨的窘境。

當青少年被網路霸凌時,他們大多數還是希望包含父母在內的其他人可以進行干預或協助的。例如,有一位青少年說:我希望父母能夠以開放和非對抗的態度,透過積極的對話來之支持我,如果父母可以參與,這將是一個很好的一步。

世代間的差距,也會讓青少年覺得父母的網路觀念、網路技術過於保守與落後,而降低了他們向父母求救的意願。另外,不想與父母陳述自身的受創經驗,與擔心告訴父母後,可能會引發更多的問題,都是造成青少年不願進一步尋求父母協助的原因。例如,一為青少年說:我會很尷尬,我擔心父母會介入我手機或電腦裡所有的應用程式。

三、面對青少年的網路霸凌,心理學人給父母的建議

隨著時代的趨勢與青少年社交的多元性,單方面禁止或過度限制小孩的網路使用,往往會造成青少年更多的抗拒,如果父母與青少年在網路使用的議題上無法達成共識,那就很難期待遭受網路霸凌的青少年,會以主動尋求父母協助的策略,來試圖解決自己網路霸凌的問題。面對無法改變的網路趨勢,心理學人認為,父母應該以不同思維模式,來因應家中小孩的上網行為。

(一)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網路使用的趨勢

不可諱言,網際網路是當今一個很方便與快速的學習管道,以往到處拜師學藝的學習模式,如今彈指之間就可達成。在網際網路上,我有許多教導我寫文章的老師,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一段視頻,經過幾個月的上網學習後,我開始嘗試寫文章。為了得到更多人的回饋與指教,我開了一個心理學人的粉專,在首月的一篇文章,就被關鍵評論網引用了。

手機裡的小遊戲是一種快速的舒壓途徑,尤其當陷入情緒的低潮、或思維的中斷之際,滑一下輕鬆的小遊戲,至少可以暫時轉換情緒與思維的瓶頸。

人際關係是青少年的第二生命,無遠弗屆的網路已經重新界定了以往的人際交往模式,這對青少年而言,是生活的必然、也是人際的重心;但對於父母而言,卻可能是焦慮的根源、也可能是造成親子衝突的導火線。重視網際網路對於青少年的重要性,並給予他們適當的網路交友空間,嘗試以更包容的心態面對青少年的人際新空間。父母可以多一點關心與陪伴,但不要出現太多的禁止與限制。

以正向的心態接受網路的趨勢,嘗試與小孩在上網的議題上取得一致性的共識,這是這一代的父母,尤其是60到70年代的父母,應該嘗試去接受與學習的議題。

(二)建立尊重、信任為前提的上網共識

【教養小孩,尊重的力量大於約束的力量、信任的力量大於監督的力量】

既然父母與小孩都身處在一個無法避免的網路時代,學習,就成了雙方面都應該共同前進的方向。青少年應該學習如何正確與安全的使用網路,而父母應該學習如何信任與尊重青少年。親子雙方共同約定合理的上網時間,這是尊重,父母尊重小孩的上網權利、小孩也應該尊重父母管教的權利,至少是網路付費者的支配權利。

女兒有一次在房間裡上網滑手機,我一回家不分青紅皂白地碎唸了她:【不要一直玩手機……】。想不到一句隨口的話,竟然引發她的憤怒。她憤怒的原因不是滑手機被我碎唸了那幾句,而是她覺得我不信任她,她陳述她是在讀書的休息時間才滑的手機,並堅持她沒有一直在滑機……。現在每當我發現她有過度使用手機的情形時,我只會很誠懇的說:【我相信妳會做好時間管理的】。這樣說,一來管住了我的情緒,再者也保住的她的尊嚴。

父母一開始應該信任小孩,相信他們會做好時間管理,並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小孩上網的日常。否則,一旦小孩在網路上遇到挫折、霸凌事件,身為父母的我們哪裡會是他們信任的對象?既然小孩連父母都無法信任,那父母哪會有機會協助小孩處理網路霸凌的危機事件呢?

(三)留意小孩上網時的情緒與行為變化,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如果家裡的青少年忽然出現網路行為的改變,例如,上網時出現緊張與焦慮的情緒、開始封鎖朋友的訊息、甚至主動關閉社交軟體等行為,這可能是網路霸凌的開始。未適時介入處理的網路霸凌事件是很難自動平息的,因為,在網路的世界裡,情緒,是可以不負直接責任的,情緒的傳染,更會像是得了瘟疫般的失控。

青少年在面臨網路霸凌時,往往是不知所措的,這時候,父母及時的介入與協助是必要的處遇措施,切勿讓小孩獨自承受網路霸凌之苦。一般而言,可先與網路霸凌者進行溝通、示警,再則收集相關證據,最後,封鎖對方或提出申訴,都是可以選擇的手段。

當青少年面臨網路霸凌事件之際,父母可以提供一個強而有力的保護因子,並與青少年一起攜手面對網路的霸凌事件。前提是在事發之前,青少年與父母雙方在上網的議題上有一致性的共識,並隨時保持開放式的溝通。心理學人給父母的建議是:(一)以正向的態度,面對網路使用的趨勢;(二)建立尊重、信任為前提的上網共識,以及(三)留意小孩上網時的情緒與行為變化,適時提供必要的協助。 (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心理學人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Mehari, K. R.等人,2018,Cyberbullying prevention: Insight and recommendations from youths, parents, and paediatricians,Child Care Health Dev. 2018;44:616–622.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7888567_755596321541482_3501080142233468928_n  

當我們把憂鬱症更清楚的區分出情緒、認知與行為症狀時,我們才能更了解運動或心理治療,對於憂鬱症患者症狀的具體改善內涵。ㄧ般而言,【心理治療】,提昇了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策略;【有氧運動】,降低了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三者共同改善了憂鬱症患者的憂鬱《行為》。

一、憂鬱症的三類症狀

憂鬱症是一組綜合了情緒因素、認知因素與行為因素的多元症狀,ㄧ般人總是以憂鬱來統稱憂鬱症,久而久之,於是有更多的人習慣把憂鬱與憂鬱症混為一談。其實,憂鬱情緒只是憂鬱症患者其中的一項表徵,更多關於憂鬱症的真面目,或許你也可以趁機了解一下。

康健雜誌在【你是否已掉入憂鬱症漩渦?17個警訊立即檢視】一文中,例舉出憂鬱症的17個症狀,心理學人依據情緒、認知與行為三個向度,整理出憂鬱症患者會出現的三類症狀。

(一)情緒症狀

包括:持續的悲傷、易怒、焦慮的感覺、對生活失去興趣和喜樂感、極端的情緒改變、無助感、無望感以及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二)認知症狀

包括:專注力、持續力及記憶力降低、持續的負向思考、尋短或自殺的念頭。

(三)行為症狀

包括:忽視個人責任或是自我照顧、飲食習慣改變、睡眠習慣改變、疲累以及失去活力、對治療沒有反應的生理症狀、增加酒精和藥物的使用。

在憂鬱症的治療上,目前還是以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為首要手段,然而,坊間也提供多元化的輔助療法,例如精油抒壓、園藝治療、寵物療法、生理回饋、瑜珈與運動等。【運動】,特別是有氧運動,是目前最受一般大眾接受的憂鬱症輔助療法。

如果心理治療,可以改善患者的認知症狀;那運動呢?讓心理學家來告訴我們,透過定期的有氧運動,究竟能否有效改善憂鬱的認知或情緒症狀。

二、伊朗學者Jafar Askari等人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

為了解【有氧運動】對於憂鬱症的改善狀況,Jafar Askari等人找來45名患有重度憂鬱症的女性門診患者,並把她們分為三組,包括運動+常規藥物治療(n = 15)、心理治療+常規藥物治療(n= 14)與只接受常規藥物治療的對照組(n = 16)。

運動的設計是要求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每週3次、每次60分鐘的團體有氧運動。心理治療的設計則是要求患者在3月內,每週進行1次的心理治療,總共進行12個療程。

實驗進行前後以貝克憂鬱量表來評定患者的憂鬱程度、以壓力知覺量表來評價患者個人生活情境的壓力程度,以及使用壓力情境應對清單(CISS)來評量患者因應憂鬱的策略。

(二)研究結果

有氧運動,確實可以改善整體的憂鬱症狀,特別是對於壓力感知的調節(情緒症狀),有了顯著的改善效果;但對於認知行為因應的策略(認知與行為症狀)上,則是沒有任何顯著的改變與改善。換言之,【有氧運動,可以有效的降低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敏感度,但對於以更合適的因應壓力策略,則沒有特別的助益】。

【心理治療,除了可以降低患者對於日常壓力的敏感度以外,在因應日常壓力的策略上,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傾向使用以問題為中心的因應策略】。有氧運動組與單純藥物治療組一樣,傾向於以迴避為中心的壓力情境因應策略。

三、有氧運動,降低對日常壓力的敏感感受

至今已有眾多研究證實,運動是減緩憂鬱症的有效方法。2013年由考科藍合作組織(Cochrane,一家公信力極高的非營利實證醫學研究機構)所做的文獻回顧顯示:運動與藥物治療或心理諮商等傳統憂鬱症療法相比,緩解憂鬱症的效果不相上下。2016年一項後設分析研究,更是呼應上述研究結果,研究人員檢視25篇實驗方法最嚴謹的期刊論文,證實運動是對抗憂鬱症的有效方法;尤其在專業指導下規律進行中強度的有氧運動,更有極為正面的療效。(科學人,2017)

Jafar Askari等人的研究中證實,運動對於改善憂鬱症的正面效應在於,降低患者對日常生活壓力的敏感性。持續性的有氧運動,可以增進體內血清素的分泌,有助於穩定情緒、改善睡眠品質。此外,心臟功能的提昇,也有助於患者在面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身體調適,減緩腎上腺皮質素(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有效降低外在壓力的威脅與傷害。

此外,對於大多數的憂鬱症患者而言,要說服他們運動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然而,透過團體運動的安排,確實有助於提昇患者的人際網絡、增進患者的社交能力。

四、心理治療、有氧運動與藥物治療,是治療憂鬱症的鐵三角

在這項研究中證實,心理治療除了可以協助患者降低日常壓力的敏感度外,也能夠幫助患者以更理性的認知策略去處理日常的壓力事件,進而改善他們的憂鬱狀況。換言之,【心理治療的效果大於單純藥物治療與有氧運動】。一般而言,支持治療、認知治療、與團體治療都是心理治療常見的處遇模式。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不但可以獲得心理師的同理與支持,在心理師的引導下,更可以讓患者嘗試去調整與重建過去錯誤的認知思維,學習以更有效率,更正向的行為去因應日常的壓力事件。

心理治療,提昇憂鬱症患者對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彈性;有氧運動,降低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治療憂鬱症的鐵三角才能發揮出相互加成的治療效果。

五、更完善的實驗設計

伊朗心理學家Jafar Askari等人的這項研究,雖然是以有氧運動為研究的重點,但有鑑於在治療憂鬱症的策略上,心理治療也是個重要的治療因子,如果在實驗設計裡,多增加一組運動結合心理治療的實驗組,那就更可以強化治療鐵三角的效力了。

一般而言,這方面相關的研究結果,大多數支持運動有助於減緩憂鬱的症狀,然而,Jafar Askari等人的這項研究特別之處,在於明確指出運動對於憂鬱症的益處,是在於【有效降低患者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

【心理治療,提昇了憂鬱症患者對日常壓力事件的認知因應策略;有氧運動,降低了患者對日常壓力的情緒敏感度,兩者相輔相成,在穩定用藥的前提下,三者共同改善了憂鬱症患者的憂鬱行為】。(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1)Jafar Askari等人,2017,The Effect of Aerobic Exercise on Different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n Investigation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of Stress and Coping,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7, 6, 86-102
註:或許有人會質疑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雜誌的公信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上網查詢原文來閱讀。心理學人的立場是相信所有科學家對於實驗研究的努力,我們可以對研究本身提出質疑,但如果你懷疑期刊雜誌本身的公信力,建議您直接向期刊發行的單位提出質疑,多謝。

(2)陳瑀葳,2017,運動對抗憂鬱症,科學人雜誌,185期7月號。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404106_759803041120810_6085486458158710784_n  

 

一、孤獨、社會孤立與愛情依附

(一)孤獨

孤獨是對社交孤立的一種複雜而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孤獨通常包括對於與他人缺乏聯繫或溝通,或是將來可能會與他人失去聯繫或溝通的焦慮感。因此,即便被其他人包圍,也能感覺到孤獨。孤獨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社會、心理、情感和身體因素。 孤獨感在整個社會中普遍存在,即便是婚姻、人際關係、家庭、退伍軍人以及那些事業成功的人也會有。

(二)社會孤立

社會孤立指的是人與社會之間完全或是接近完全缺乏聯繫的狀態。社交孤立與孤獨感不同,孤獨只是人的一種短暫性的缺乏連結。社交孤立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的個體上,不過不同年齡族群可能有不同的症狀。社交孤立有可能是暫時的期間性的狀態,或是終其一生不斷發生的循環,這兩種情況下的特徵皆是相似的。社交孤立的所有型態都可以包括長期的待在家中,且沒有與家人、熟人或朋友聯繫,或是在有機會與人接觸時故意避免任何與人的接觸。

(三)當【孤獨】、【社交孤立】遇上了【愛情】

想想看,當你的戀愛伴侶,是一個孤獨又帶點社交孤立特質的對象時,會有什麼樣的故事發生呢?你要如何跟這樣的人交往?你們的愛情會有結果嗎?

一般而言,愛情關係可以區分為六個基本類別:
(1)情慾之愛——基於對方的外表而產生的情慾熱愛。
(2)遊戲之愛——愛就如遊戲,充滿樂趣,通常不重視承諾而著重征服對方。
(3)友誼之愛——緩慢發展的重情義的愛,基於雙方互相尊重與友善。
(4)現實之愛——傾向選取可以幫助自己的朋友,使雙方皆可由此得益。
(5)依附之愛——情緒化,不穩定,充滿妒忌與爭執。
(6)利他之愛——完全無私的愛,可不惜傷害自己或捨棄任何東西。

在還沒進入文章的主題之前,讀者們可以先想像一下,當你的愛人是一個既孤獨又有點社會孤立特質的對象時,你們的愛情會是上述六種愛情的哪一類型?

對於一個習慣孤單的個體而言,透過幻想與想像來建構他們的愛情故事,可能是滿足其生理慾望的途徑,所以,孤單與社會孤立者,可能很快的陷入情慾的愛情。至於,愛情關係能不能持久,那是另一個層次的問題了。

遊戲之愛,孤獨者可能玩不起;友誼之愛與現實之愛,社交孤立者最缺乏的可能就是人際友誼的能力了;利他之愛,孤獨者長期以來可能都以自我為中心,要發展出利他的人際或愛情關係,可能有點小難。

好吧,那只剩下【依附之愛】了。

在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中,人際孤獨與愛情依賴之間存在著正相關(Mahon,1982),換言之,人際孤單的個體,往往試圖在愛情裡尋求更依賴的關係。然而,依賴性高的個體經常難以建立和維持愛情的親密關係,長久下來,失落的愛情可能使他們更容易孤獨(Overholser,1996)。

二、聖路易斯大學心理學家Michelle等人的研究

為了檢驗孤獨、社會孤立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愛情依賴的關係,聖路易斯大學學者Michelle等人特別做了一項研究。這個研究的參與者來自美國中西部私立大學的104名學生,他們必須處於浪漫關係中3個月或更長時間。其中,大約85%的樣本是女性( n = 88)而大約15%的樣品是男性(n = 16)。參與者的年齡範圍介於18到44歲之間。

這項研究採取縱向設計進行,其中包括兩個階段,時間1(在學期開始時)和時間2(在學期結束前)。在時間1與時間2,參與者分別完成了孤獨,社交孤立,浪漫依賴和簡短的人口統計的調查問卷

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時間1與時間2中,社會孤立與人際孤獨感兩者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人際孤獨感與愛情依賴性兩者呈現顯著正相關。這顯示人際孤獨、社交孤立與愛情依賴是個人長期而穩定的特質。

(二)在人際孤獨感較高的個體中,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男性,比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女性,出現更高的依賴性(b = 6.16,t( 104)= -2.16,p <.05)。而在人際孤獨感較低的個體中,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女性,比社交孤立程度較高的男性,出現更高的依賴性(b = 6.16,t(104),= -2.16,p <.05)。這顯示社交孤立的男性或與性,在愛情裡傾向尋求更依賴的關係。

(三)隨著社會孤立和人際孤獨感的增加,個人傾向於對其愛情伴侶尋求更多的依賴與依附,來試圖滿足個人的社交需求與彌補個人生活中缺乏社會刺激。

三、在愛情的基礎上,建構【自我的複雜度】

歸屬感,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人際歸屬,更是維繫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關鍵。人際的需求如果無法在個人的家庭或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愛情關係,對某些人而言,就是一個可以獲得需求滿足的窗口。但是,過度的依賴在經歷了愛情的熱戀期後,是否會成了綁架情人、情緒勒索的工具,甚至成了結束愛情關係的理由?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議題。一般而言,人際孤獨者和社會孤立者,可能會透過唯一的愛情管道來定義自己,過度依賴愛情伴侶的結果,往往對愛情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心理學家Linville曾經提出「自我複雜度」的概念,當一個人的角色面向越多元,角色間的互補性就越大,心理就越健康。自我複雜度的基本前提是「自我角色定位」,某個人的角色定位越多元,那個人自我複雜度就越高。某個人的自我角色定位範圍越大,那個人的心理彈性以及心理復原能力就越強。例如,當一個自我角色(人際我)面臨極大的壓力時,另一個安全的自我角色(愛情我)就可以彌補與修復急待整救的自我角色。

孤獨與社會孤立者可能就是缺乏多元的自我複雜度,才會在愛情的關係裡,不斷強化愛情向度上的自我,藉著在生活上更依賴伴侶,來滿足自我其他人際面向的需求。結果,越愛越孤立、越愛越孤獨。

愛情,讓孤獨者暫時遠離孤獨,讓社交孤立者,暫時有了心靈慰藉的伴侶。不妨趁著愛情的時候,提昇個人的自我複雜度,開拓愛情關係以外的人際角色。不妨趁著愛情的時候,學習新的人際技巧,增進愛情關係以外的人際交往。這可能是除了親密、承諾與激情之外,愛情可能帶給我們的額外助益了。(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1.Michelle Hasan and Eddie M. Clark,2017,I get so lonely, baby: The effect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isolation on romantic dependency,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17, VOL. 157, NO. 4, 429–444。

2.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1069  

 

一、心率與自律神經功能

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是一套設計精良的生命維持系統,這套系統不需要意識層面的介入,由身體依照內外狀態自行調整運作,所以稱為自律神經系統。既然自律神經無法透過人的意識干預,我們就更很難了解與覺察,與控制這套系統的運作狀態了。

在人體的所有器官中,最能直接反應外在刺激,也最能即時被測量的器官就是心跳了。心臟很容易受到內外在刺激的影響,而表現在心跳的變化上,當我們受到刺激之際,心跳會忽然變快,在刺激結束後,心跳數自然會慢慢下降到原本的平穩狀態,這就是自律神經自然的運作功能。

一顆運作良好的心臟,能因應外在刺激而自主的加速跳動,也能在刺激結束後,自主的減緩跳動,這就是心率與自律神經系統最基本的運作模式。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著人體各個器官的運作,當心率與自律神經無法發揮基本的運作功能之際,身體的器官就會出現問題了。

心跳的次數,隨著內外在因素隨時在改變,單純就心跳數來推論自律神經功能的狀態是不夠精準的;【心率變異數】,才是一種比較能夠推論即時自律神經運作的準確數值。

二、心率變異數

「心率變異數」,就是每一次心跳間變化的平均值,變異數越高,代表心跳與心跳間的變化越大,相反的,當即時的心率變異數越低,代表心跳與心跳間的變化越小。

舉個例子來說,當張三與李四兩個人從台北車到新竹,張三的速度變異區間是從120到80的時速,而李四的速度變異區間是落101到99之間。表面上,張三與李四兩人的平均速度都為100,但我們可以推論張三在開車的速度掌握上,比較具有彈性,能快也能慢;而李四,只能在有限度的彈性速度區間內變化。

心率變異數,在某個層次象徵著心率因應外界刺激的彈性,也就是說,緊急的突發事件可以很快地提昇心臟的跳動,好讓身體在短時間內做好戰或逃的準備。而當突發事件過去之際,心臟可以也可以發揮彈性的功能,很快地可以回復到平穩的心率。對於人體的自律神經功能而言,彈性的心率變異數就是自律神經系統維持平衡的一個重要指標。

三、「心率變異數分析儀」

【心率變異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縮寫為HRV)】,或稱心率變異度分析,

是一種量測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的方法。目前臨床使用的自律神經檢測儀,就是運用心率變異來分析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態,其計算方式主要是分析藉由心電圖或脈搏量測所得到的心跳與心跳間隔的時間序列(維基百科)。

心率儀器左上方心律變異數(SD)的數值,代表自律神經系統的整體活性功能,一
般的數值介於25至65之間最好。左下方太極圖,正是反應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的運作比率。圖中的白色部分代表交感神經活性的比例,黑色部分代表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的比率,一般而言,太極圖裡的黑與白比率各占一半是最好狀況,因為,那象徵著自律神經功能平衡的最佳狀態。


此外,受測者當下情緒狀態的高低起伏,也可以及時地顯現在螢幕上心電圖與太極圖的影像裡。例如,當受測者的副交感神經成分偏多時,只要讓受測者述說一段令其生氣的事件時,此時的交感神經便會立馬升高,反應在太極圖裡的白色部分會變多。相對的,當一個人的交感神經成分偏高時,只要介入放鬆練習,太極圖裡的黑色部分便會變多,這就代表著副交感的神經已經啟動。

四、心率儀各項數據的意義

(ㄧ) TP(total power),心臟的總功率,代表心跳的振幅大小。

(二) LF(low frequency),低頻功率,是0.040至0.150Hz的生理電波訊號,代表交
感與副交感神經同時調控的指標或交感神經活性數據指標。ㄧ般而言,20至40
歲的男性LF的平均值為156,同年齡的女性LF平均值為137;40歲到60歲的男性LF的平均值為143,同年齡的女性LF平均值為106;60歲以上的男女,LF的平均值為67。

(三)NL(normalized LF),指正規化低頻功率比值,是低頻功率的百分比,代表「交
感神經」在整體自律神經活化的比值。ㄧ般而言,20至40歲的男性NL為68%,同年齡的女性NL為55%;40歲到60歲的男性NL為63%,同年齡的女性NL為64%;60歲以上的男女,NL分別為57%與52%。

(四) HF(high frequency),指高頻功率,是0.015至0.400Hz的生理電波訊號,代表副交感神經放點時的電波,也是「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數據指標。ㄧ般而言,20至40歲的男性HF的平均值為70,同年齡的女性HF平均值為110;40歲到60歲的男性HF的平均值為86,同年齡的女性HF平均值為64;60歲以上的男女,HF的平均值分別為49與60。


自律神經的功能會隨著年紀會逐漸下降,各項分析數據也有不同的年齡參照標準。以上數據參照楊維邦博士之LF/HF數值分析表。

五、還在懷疑自律神經失調嗎?在就醫前,你可以先做的兩件事

自律神經失調時的症狀極為多元,頭暈、頭痛、耳鳴、口乾舌燥、喉嚨異物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噁心、肌肉緊繃、肩頸痠痛、胃脹、打嗝、便秘或腹瀉、失眠、頻尿等等,只要不是身體器官上的問題,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

如果你還在懷疑自己的自律神經是否失調,心理學人建議你先做兩件事,一是深度了解人體自律神經的運作基礎與失調的可能症狀,透過書籍、網路的文章,你可以很快找到相關的資料。其次,不妨找個機會,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率變異數狀況吧。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基本原則是:治本,而不只是治標。與其盲目就醫,不如先深入研究自律神經運作的原理;與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如找個時間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率變異數狀況。當你嘗試了許多方法,仍然無法改善身心狀況之際,就醫,才是一種必要的選擇。(文:心理學人)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9090878_762627240838390_874066028450021376_n  

在婚姻裡,面對一個消極又負向的伴侶,負面的能量整天壟罩在家庭的氣氛中;迴避行依附的伴侶讓你猜不透對方在想甚麼、焦慮型的伴侶加成了自己在工作上的焦慮……。面對這樣的伴侶,你還會對婚姻生活感到滿意嗎?讓心理學人透過美國羅格斯大學學者的研究,來剖析維持婚姻滿意度的一個重要的【中介變項】,透過這個中介要素的調節,婚姻,原來還是可以很滿意的。

一、相愛容易相處難、結婚童話易幻滅

據《新新聞》報導,今年3月,台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同時台灣的離婚率也逐年攀升。依內政部統計顯示,2015年至2017年,台灣離婚率由2.28‰攀升至2.31‰,是全亞洲除了中國以外離婚率最高的國家。

台灣最高離婚率發生在2003年的2.9‰及2006的2.8‰,曾拿過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另外,三月常是台灣離婚的高峰期,今年三月離婚對數5136對, 較二月增加1740對。而累計今年一至三月的離婚對數為1萬2916對,較上年同期增加118對,顯示即使邁入2018年,前3個月的離婚率仍未見緩和趨勢。(2018-04-11自由時報)

二、影響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影響婚姻滿意度的因素很多,美國羅格斯大學學者James等人認為,伴侶的情緒面向、依附的類型、社會的支持與心理彈性,都是影響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

(一)【情緒的面向】

正向的情緒,可以讓人在一陳不變的生活裡,興起玩耍的衝動,勇於突破極限,並在婚姻生活裡展現出創造性。

積極的情緒,表現出對生活與婚姻樂觀的感覺,並相信自己可以從困難的情況中,很快地恢復正常。積極的情緒也象徵著恢復力和生活的滿意度,並且可能會增加婚姻關係的滿意度。一般而言,當我們持續處於正向積極的情緒時,對自己、對生活、對婚姻都會出現比較高的滿意度。

負面的情緒,可以讓人在多采多姿的生活裡,澆熄行動的熱情,不敢面對現實,並在婚姻生活裡展現出破壞性。

消極的情緒,表現出對生活與婚姻悲觀的思維,生活裡的種種困難,往往成了打擊自己、拖垮另一半的工具。對生活、對自己的不滿,可能讓婚姻關係更加惡化。

(二)【依附的類型】

安全型依附的伴侶,傾向於展示他們自己和他人的積極工作模式,並在他們的親密關係中,傾向於更積極的情感投入與信任、親密關係。

焦慮型依附的伴侶,傾向於對自我抱持著負面的看法,但對他人則有較正面與積極看法,過度尋求伴侶的支持。焦慮不安的伴侶持續經歷負面的情緒,並且會在親密關係中擔心被對方遺棄。

逃避型依附的伴侶,傾向於對自我抱持著的堅持的想法,但對他人則有較為否定的看法,通常以超然的態度來應對婚姻或親密關係。迴避型依附的伴侶,通常以自我面對或逃避親密關係來因應外界的壓力,即使偶而會向親密伴侶尋求協助,但在態度上也會出現猶豫不決。

(三)【社會的支持】

婚姻的另一半如果具有較高的社會支持,在面臨婚姻壓力之際,比較容易尋求外部的社會支持,緩和婚姻裡的危機與壓力。伴侶在各種人際網絡上的支持越多,對婚姻的滿意度也通常越高。

(四)【心理的彈性】

具有心理彈性的伴侶,傾向於使用積極而正面的態度來調節自己的情緒,降低彼此在婚姻關係裡的壓力情境。此外,具有心理彈性的伴侶,比較有能力來處理婚姻的困難,並能幫助對方恢復彼此滿意的婚姻關係。

婚姻裡的心理彈性,包括強烈的自我效能感、對未來的樂觀、以目標為導向生活安排、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良好的人際溝通技巧,以及獲得或提供社會支持的能力( Hjemdal等人)。

三、美國羅格斯大學James等人的實徵研究

 

這項研究的參與者為195名已婚成年人,年齡從27歲到73歲不等,平均年齡為44歲。在他們完成了一系列的調查問卷後,James等人透過嚴僅的資料分析,得到如下的結果。

 

(一)【心理彈性】,除了會直接影響對婚姻的滿意度外,更能作為一個中介因素,有效調節情緒、依附類型與社會支持等影響婚姻滿意度的變項。

(二) 透過個人【心理彈性】的調節,即使在婚姻裡缺乏正向與積極的情緒,或是遇上了負向或消極的伴侶,個人的心理彈性也足以有效調節婚姻的滿意度。


(三)焦慮型與逃避型依附的伴侶,兩者都會直接影響到個人的婚姻滿意度,但是透過個人的【心理彈性】的調節,有助於提昇面對逃避型伴侶時的婚姻滿意度。

(四)透過個人【心理彈性】的調節,伴侶的低社會支持度並不會直接影響到婚姻滿意度。

 

在上述四點影響婚姻滿意度的要件中,以【心理的彈性】為最重要的中介變項,也就是說,在婚姻關係中,個人的心理彈性可以做為情緒面向、依附類型與社會支持等影響婚姻滿意度的【中介變項】。哪怕另一半的情續緒不夠正向積極、遇上焦慮或逃避型依附的伴侶、或是遇上缺乏社會支持性的伴侶,只要個人的心理彈性夠強,都可以作為調節婚姻滿意度的一個因素。

三、心理學人提升【心理彈性】的六個建議

(一)【提昇自我的效能】

在日常生活出現無法預料的事件時,你是會感到困惑而退縮,還是抱著會有解決方法的信念而前進呢?自我效能,就是我們在執行任何行動時所抱持的信念,相信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至少,我們的認知與行為是朝著問題解決的方向走,並在情緒上相信問題一定會解決。

(二)【保持樂觀的態度 】

雖然在婚姻裡避免不了時常要面對伴侶的消極情緒,但我們自己始終可以選擇一個樂觀而正向的態度,來面對婚姻生活裡的瑣事。樂觀,並不是過度的天真,而是以一顆正向的心來面對生活裡的各項挑戰。


(三)【增進社交的能力】

千萬別把婚姻的伴侶視為唯一的人際對象,過度的依賴反而會讓自己陷入更孤立的人際模式。在維持婚姻的前提下,拓展婚姻以外的人際關係,相信來自於其它網絡的人際的友誼,可以帶來更多元、更正向的人際回饋。

(四)【結構的生活安排】

嘗試著在生活中,給自己一個結構化、具體化的努力目標,目標可以是一件簡單,但會帶來愉悅的事件,例如,每天給小孩唸一段不同主題的故事、每天晚餐後與伴侶散步一個小時。更重要的是,堅持每天做一點點、每天有一點點進步,朝著與伴侶共同的目標努力,是婚姻關係裡最棒的事了。

(五)【提昇家庭的凝聚】

在自己遭受到困難的時候,相信自己的家人能夠協助自己,至少會選擇與自己共度難關。這種同舟共濟信念的基礎,是建立在平時的家庭相聚、彼此付出的實際活動上的。多與自己及伴侶的家人往來交流,彼此的孰悉觸發了更多的親密、親密成就了相互的扶持,家的凝聚力,就會展現在自己最需要被支持的時刻。


(六)【開拓社會的支持】

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家與家人,恐怕無法完全滿足現代人對社群團體依附的需求。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家人以外的社群、機構或團體,都是可以協助我們度過難關的社會支持管道。沒有社會支持,人們可能會害怕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並接受新的挑戰。通過社會的支持,個人可能更容易為婚姻問題提出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並繼續朝著維持更令人滿意的婚姻邁進。

建構自己心理彈性的能力,除了可以讓自己生活得更有效能外,更能提昇在婚姻生活裡的滿意度。親愛的讀者們,如果您有任何可以提昇自我心理彈性的【具體建議】或【實際經驗】,心理學人竭誠的歡迎您留言並提供您寶貴的具體建議,好讓更多的讀者,學習到更多、更好的相關技巧唷。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James M. Bradleya and Mahzad Hojjat,2017,A model of resilience and marital satisfaction,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7, VOL. 157, NO. 5, 588–601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彈性  

一、心理彈性

彈性是指物體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當當外力撤消後,該物體能恢複原來大小和形狀的性質。當一顆彈性很好的籃球,被麥克喬丹的雙手握緊時,一般人難以看出籃球在他手中擠壓變形的模樣,因為,從他手中投擲出去的籃球,總是圓呼呼的,這就是籃球的彈性。

心理,就如同是一顆籃球,當面臨外在壓力之際,抽象的心理,是會被擠壓到變形的。與籃球不同的地方,在於心理變形的樣態非常多元,輕微的變形有如哭泣、悲傷或焦慮等;嚴重的變形有如憂鬱症、焦慮症或思覺失調症等心理疾患。

心理彈性與適應能力呈現正向的相關,也就是說,心理的彈性愈大,個體在面對外在壓力環境的調適能力愈強,適應表現也愈好。例如,張三在經歷壓力、挫折、創傷的事件過程中,他的生活機能大致上還是可以維持正常的運作,例如正常的飲食、睡眠、工作與活動,這除了展現出張三的適應能力外,更彰顯了他高度的心理彈性。

二、憂鬱,可能是缺乏心理彈性的結果

造成憂鬱症的原因,除了遺傳、環境、個人情緒特質等因素外,缺乏心理彈性,恐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憂鬱症患者很容易陷入一種固執性的負向思維模式中,無價值感與罪惡感,更是把他們生存的空氣壓縮成了一顆洩氣的籃球,癱軟在球場的角落,任憑頑皮的小孩使勁踢、用力擲,仍然不改一顆籃球洩了氣的哀愁。

除了在思維模式上缺乏彈性外,憂鬱症患者在自我效能與人際互動的向度上,也會表現出比一般人更低的自我彈性。

如果憂鬱症患者可以增加心理的彈性,憂鬱的症狀會不會好一點?就讓日本心理學家Toshihiko Maekawa等人透過科學的研究,來告訴我們心理彈性對於憂鬱症的影響吧。

三、日本學者Toshihiko Maekawa等人的研究

為瞭解心理彈性與憂鬱症間的關係,Toshihiko等人找來的12名憂鬱症患者和21名心理健康者,研究者設計了一個為期三個月的實驗。實驗初期,所有的受試者完成了,經過12週之後,同一批受試者再度接受憂鬱、心理彈性與焦慮程度的評估量表。

他們的研究假設:【心理彈性】是決定憂鬱症患者憂鬱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研究中使用S-H彈性量表(S-HRS)來衡量受試者在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人際互動的向度上的心理彈性分數。

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健康的對照組在心理彈性上的表現優於憂鬱症患者,尤其是在社會支持與自我效能的向度上特別明顯。

此外,在12週之後,憂鬱狀況有改善的憂鬱症患者,在心理彈性分數的表現上,高於12週憂鬱狀況未有改善的憂鬱症患者。也就是說,在12週的時間裡,心理彈性分數較高的憂鬱症患者表現出較低的憂鬱狀況,但對於他們的焦慮狀況,則沒有明顯改變。

四、多一分彈性,少一分憂鬱

心理學人根據S-H彈性量表的自我效能、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的主要向度,提出增進心理彈性的幾點建議:

(ㄧ)【提昇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對於憂鬱症患者而言往往是最弱的一環,缺乏自我認同帶來更多的無力感、貶抑的自我價值衍生出更脆弱的自我效能。心理學人建議,改變從小地方做起,從日常生活裡最簡單、最容易的任務裡增進自我效能,例如,固定時間的吃飯。簡單而重複的執行既定的計畫,是建構自我效能的最佳方式。吃飯,很簡單;定時的吃飯,恐怕你得排除其他干擾的因素才能達成;可以在五週的時間裡執行定時吃飯的任務,自我的效能就能被彰顯、被看見。

不要以為做了大事才能成就自我實現,不要以為做了大事才能建構自我效能,結構化日常生活裡的小事、計畫性的執行這些小事,就能逐步喚起自我的效能感。隨著自我效能感的提昇,心理的彈性就能逐步增加。

(二)【增進人際互動】

人際,是憂鬱症患者的一大問題,發病之前明明還有一群換帖閨密的,為什麼發病後,好朋友一個一個離去?負向的情緒嚇走了朋友,缺乏彈性的執著又趕走了剩下的好朋友,最後留下來的,只剩下更孤單的自己。這是我們最不樂見的狀況,缺乏朋友與家人的支持,憂鬱症很難好轉。

面對憂鬱症的個案,我有時候會跳脫佛洛伊德的諮商室,邀請個案一起漫遊校園。憂鬱的情緒有時難以說出來,但憂鬱的能量卻可以透過【快走】來釋放,邊走邊聊的效果,讓個案減少在室內憂鬱的抱怨,充足的氧氣也會讓個案的大腦更靈光。

把握可以與你【共走】的朋友,與其在房間裡持續的擔心與抱怨,不如與好朋友出去走走。

(三)【尋求社會支持】

面對憂鬱症的患者,朋友與家人,恐怕無法完全滿足他們對社群團體依附的需求。面對憂鬱的時候,朋友與家人以外的社群、機構或團體,都是可以協助患者們度過難關的社會支持管道。

參與醫療單位的憂鬱症治療團體,除了可以增加對憂鬱症病程的了解外,成員相互間的支持,會讓患者不再孤單,成員相互間的鼓勵,會讓患者產生更多的社會連結。

目前各縣市的心理衛生中心,都有提供免費的心理諮商服務,一般民眾可以向所在地的相關單位提出申請。在經濟許可的前提下,尋求各地區心理諮商所或心理治療所的協助,是一個更快速、更直接的途徑。尤其是在憂鬱症狀出現的早期,尋求專業社會支持系統的協助,才能達到早期預防與早期治療的效果。

增加心理彈性,你可以從完成日常生活的小事來增進自我效能、把握可以與你共走的朋友與善用社會支持系統做起。 (文:心理學人)

更多增進心理彈性的建議與技巧,讀者們可以參考心理學人的另一篇文章https://medium.com/@s1101s/77c67ca2e593,裡面有更多的具體建議唷。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

Toshihiko Maekawa等人,2017,Resilience in the First Episode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Vol.6 No.2, April 2017

圖片來源: 騰訊網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C3BQA0L4  

三十而【不立】、四十當然會【有惑】;毀壞的生涯規劃,可能與你不夠瞭解自己的【潛在優勢性格】有關

這是一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你必需在生命的早期找到自己的性格優勢,並設法在30歲以前,定位出一條順應自己潛能的生涯道路。持續在這條道路上投入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運氣好的話,你就會在生涯的發展上得到職業帶給你的成就。當然,如果有了更多的運氣、或者在職業工作上懂得善用自己的潛在性格優勢,事業成就的光環,說不定可以提前降臨。

 

💇‍♂️【三十而不立、四十當然有惑】

 

活到這把年紀,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優勢性格嗎?

邁向20歲的你,是否擔心職場的人際生態不利於習慣內向的你?

邁向25歲的你,是否還在找尋更符合自己思維模式的工作?

邁向30歲的你,是否無法持續堅持當初選擇的職業工作?

邁向35歲的你,是否還在找尋自己的職場定位?

一生的生涯規劃,就在持續的疑問與懷疑下帶著你邁向40歲,這時候,除非是老爸開公司、老媽開工廠,否則,這輩子的生涯算是毀壞了。三十而不立、四十當然有惑。

 

🙇‍♂️🙇‍♂️不夠了解自己的【潛在優勢性格】,可能毀壞你的生涯與職涯

 

你是否做過很多的【心理測驗】,並深深的以為你已經足夠了解自己的強項?

你是否嘗試更多的【職涯測驗】,但結果卻難以真實的反應在職涯的表現上?

順著好的方向作答,心理與職涯測驗,不過是謊言的報告,拿謊言創造假象,用數字刻畫美麗,這就是【文字測驗的誤謬】。

或許,你應該考慮的是,嘗試一下不同型態的生涯職業測驗。

 

👌【MBTI腦波優勢性格評測】,加上專業的【正向心理取向解析】,正是再一次探索自我的好機會


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是性格分類理論模型的一種,其基本理論是根據瑞士心理分析家榮格於1921年所提出的性格分類理論,之後由美國心理學家凱薩琳·布里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及其女兒伊莎貝爾·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發展成如今的MBTI。


MBTI基於內向與外向、實觀與直覺、思考與情感、判斷與感知等8個項目,把性格分為16種類型,目前廣泛的應用於職業發展、職業咨詢、團隊建議、婚姻教育、親子教育等方面,是目前國際上應用較廣的人才甄別工具。

學說本身沒有問題,問題是在於測驗方式,以及主觀意識操作空間太大(維基百科)。


無須語言、不用文字,這一次,輪到時下最新的腦波評測科技上場,在很短的時間裡,你就能得到先天優勢的性格代碼,免除掉文字測驗的假象與誤謬,讓內在真實的潛在性格具體浮現。

《內向者I》也可以在職場上暢所欲言、《實觀者S》也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想像、《規律者J》也可以營造出彈性的生活態度,這就是正向心理學運用在MBTI的解析特色。

👨‍⚕️【科技】,交給腦波;【解析】,回歸心理師的正向心理專業。

心理學人試圖在每一個與眾不同的腦波型態裡,找出對應的優勢性格潛能;並在每一個優勢性格潛能裡,與你一起發掘出屬於你自己的獨特魅力與潛在優勢性格。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0151017_134416_HDR  

一、【心理干預】的力量

情緒壓力會對身體造成諸如頭暈、頭痛、睡眠障礙、血壓升高、心律不整等《急性》的影響;也會對身體與心理造成心血管疾病、腦中風、腸胃道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失調、精神疾病等《慢性》的影響。相對的,舒緩了情緒壓力之後,上述急慢性的身體症狀應該也會獲得具體的改善。

一個可能的具體策略,是透過心理的干預策略來舒緩情緒壓力,進而改善身體的症狀。

【干預】是為改變而採取的行動,心理干預有許多不同的應用,最常見的用途是治療精神障礙 ,最常用的是心理治療 。心理干預也可用於促進良好的心理健康 ,以預防精神障礙 。這些干預措施不適合治療病症,但旨在培養健康的情緒,態度和習慣。即使沒有精神疾病,這種干預也可以改善生活質量。(維基百科)

隨著心理學相關知識的普及,更多的心理學者把研究的重心轉移到心理與身體的關係,在身心一元論的思維體系下,放鬆、瑜珈、催眠、寫作、音樂、藝術都成了可以改善身心狀況的【心理干預策略】。

這一次,讓紐西蘭的心理學家來告訴我們,哪一種心理干預策略對【身體傷口癒合的效果】最好。

二、紐西蘭學者Hayley Robinson等人的研究

為了瞭解心理干預與傷口癒合的關係,Robinson等人歸納了19篇以英文發表的論文研究成果,經過綜合分析之後,得出一個結論:【來自於心理上的干預,確實有助於身體傷口的癒合】。

本研究的定義的傷口包括:急性實驗創建的傷口進行了(6項研究),手術患者研究(5項研究),燒傷創面研究(2項研究),骨折傷口研究(2項研究),以及胃潰瘍創傷研究(4項研究)。

本研究定義的心理干預策略包括:放鬆(5項研究)、社會支持(3項研究)、瑜伽(2項研究)、催眠(2項研究)、表達性寫作(2項研究)、分心策略(2項研究)、移情護理(1項研究)、壓力管理(1項研究)、與認知行為治療(1項研究)和安慰劑策略(1項研究)。(其中一項研究同時採用社會支持與催眠兩種方式)

至於傷口的評估,則是採用傷口評估清單(WAI)、壓力潰瘍癒合量表(PUSH)或預期傷口癒合時間的專家評級等方式進行。

綜合分析的結果發現:【放鬆】的策略對於傷口癒合的效果最好,【瑜伽】,與【表達性寫作策略】也對傷口癒合啟了顯著的影響。然而、催眠、注意力分散、壓力管理、認知行為療法和安慰劑等策略結果喜憂參半,詳細的傷口癒合效果仍需進行一步的分析與討論。

三、【放鬆】是什麼?

放鬆,是一種很抽象的美好體驗,就像是悠遊在水裡的魚,也像是翱翔在天空的鳥,舒緩、緩和、平靜、悠閒、悠哉、寧靜或是祥和,這些都是放鬆時的感受。

你有過放鬆的感受嗎?甚麼時候你會感到放鬆?上一次放鬆的體驗發生在哪裡?心理學人常聽到的答案,是我在睡覺的時候放鬆。其實,睡眠時的放鬆並非真正的放鬆,因為,在無意識的睡眠過程中,人不會產生舒緩、平靜、悠哉的感受。

放鬆,是一種身體與心理的感受,全身的肌肉細胞感到鬆弛而輕盈,這可稱之為【身體的放鬆】;心理的情緒不受大腦當下的畫面與雜音干擾,這可稱之為【心理的放鬆】。當你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裡,既能體驗到身體肌肉的鬆弛輕盈,又能感受到大腦的內景清明,放鬆,就存在那一刻的當下。

放鬆除了能促進傷口的癒合外,更能降低血壓,穩定人體的心率,進而強化心臟功能。長時間的放鬆,更是可以提昇人體免疫能力,降低疾病風險。增加日常生活裡的放鬆經驗,有助於降低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有效提昇人體的抗壓力;此外,放鬆讓大腦更加專注,有助於工作的表現。

四、心理學人的三階段放鬆練習策略

《當人體離開了母體,放鬆,從此就遠離了人體。放鬆,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放鬆,是持續練習後的習慣》。

為了達到身體與心理的放鬆,心理學人建議三階段的放鬆模式,讀者們可以依照自己所處的地方,找個時間好好練習放鬆。當放鬆成了一種習慣感受之後,我們就可以把練習來的放鬆感受,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壓力情境裡。

(ㄧ)漸近式的【肌肉放鬆法】

長期的肌肉放鬆反而讓人無法體驗放鬆的絕妙感受,一緊一鬆,才是真正的放鬆。

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就是透過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一緊一鬆的變化來產生緊繃後的放鬆感。

找個安靜的地方,從眼睛開始,進行三到五次的撐眼與閉眼動作,吸氣時撐眼,吐氣時閉眼。接下來是鼻孔的張合、嘴巴的張合、下巴的緊鬆、肩頸、手臂、拳頭、腹部、臀部、腿部直到腳指甲。把握吸氣時縮緊肌肉,吐氣時放鬆肌肉的原則,在你身上每一處可以自主控制的地方,進行三到五次的練習。

肩頸,是全身最緊繃的地方,心理學人建議使用聳肩與鬆肩的動作,配合深呼吸進行練習。另外,藉由握拳與鬆拳的動作,也可以在不會引起旁人側目的情況下,短時間達到放鬆的體驗。尤其當下一個輪到你上台報告時,握拳與鬆拳是最有效的放鬆方式。

(二)想像式的【冥想放鬆法】

透過想像的心智練習,一樣可以達到放鬆的效果。喝一口水與想像喝一口水,這兩個動作都會促動相同部位的大腦神經,只是,兩者引發的神經電位有所差異罷了。

放一首輕柔的音樂,最好是單純大自然的流水聲與鳥鳴聲,流水聲讓人回味母親子宮的舒適感,鳥鳴聲讓人回歸原始情境的安全感。

心理學人慣用的冥想技巧,是用指示語把個案引導到森林的情境裡,讓個案透過冥想與想像,讓自己徜徉在毫無拘束的森林,享受寧靜,享受放鬆。

(三)直覺式的【催眠放鬆法】

催眠,是天底下最放鬆的活動,沒有被催眠過的讀者,心理學人強烈建議找個值得信賴的催眠師試試。在催眠師有系統的引導下,語言的指令轉化為身體的動作,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可以達到極為深層的放鬆。

你也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自我催眠的相關視頻,現在也有許多APP提供類似的功能,只要找當一個安全又安靜的地方,隨著視頻或語音的指示,好好享受一場催眠的放鬆。

擔心自我催眠後回不到現實世界來嗎?你,想太多了。真的的催眠,會讓你的大腦比當下閱讀文章的大腦清晰一百倍,你隨時可以自主的喊停的。除非,極度放鬆的爽快感綁架了你的大腦,依照情緒抗結的原則,人是不可能永遠放鬆的。

【放鬆】,是促進身體傷口癒合的最佳心理干預策略,放鬆,不是與生俱來的本能,而是持續練習後的習慣。為了身體與心理的健康,【漸近式的肌肉放鬆】、【想像式的冥想放鬆】甚至【直覺式的催眠放鬆】,都是練習放鬆的好方法。

在您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不妨試試最簡單的握拳放鬆法,慢慢吸氣時握拳......緩緩吐氣時鬆拳......,閉上眼睛回想這篇文章的內容......,這時候,你已經接受我催眠放鬆的暗示了......。如果現在的感覺還不錯,那就繼續放鬆下去吧,前題是你現在處在一個安全的地方。(文:心理學人)(圖:心理學人的催眠課程)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資料:Hayley Robinson等人,2017,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on wound heal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trials,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017), 22, 805–835。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孤獨5  一、青少年的孤獨

2019年,歐洲的一項環境風險縱向雙胞胎研究中,研究者調查了在英格蘭和威爾士出生的13到18歲的2232名青少年的孤獨感。結果顯示:有較多孤獨感受的青少年有下列的特徵:

1.出現更多的心理健康問題。

2.更頻繁的從事危險的行為。

3.使用更多的消極策略來應對壓力。

4.經歷更多的欺淩和社會孤立事件。

5.青少年的孤獨似乎與社會經濟地位和家庭背景無關。

 

Hikikomori(2008)也指出一種當今的社會現象:青少年自我孤立。青少年選擇退出社會生活,並且有意尋求極端程度的孤立。這些青少年大部分時間都呆在家裡,呆在自己的房間裡,避免所有的社會接觸。在極端的情況下,他們甚至自我孤立了許多年,這就是日本當今社會裡的孤獨症或是宅男宅女。

 

然而,網路時代的來臨,人際溝通似乎變得快速而多元了,動動手指、意到指傳,就成了青少年人際溝通的日常,這樣便捷的溝通模式,是否意味著青少年的孤獨感會隨之好轉。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二、澳大利亞學者的研究

澳大利亞學者Diego de Leo等人,在一次以孤獨為主題的公開演講結束後(2019年3月8日),透過問卷收集在場240名高中生有關網路與孤獨的訊息。其中包括94名女性與146名男性,年紀介於14-16歲之間。問卷的結果分析如下:

😅結果一:所有240名學生有時或經常感到某種形式的孤獨,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經常感到孤獨。

😅結果二:48.3%的青少年每天在社交網路上花費超過4個小時。

😅結果三:28.7%的青少年表示社交媒體取代了面對面的人際接觸。

😅結果四:85.1%的青少年認為孤獨真的會引起疾病。

😅結果五:24%的青少年經常感到孤獨,41%的青少年感到社會孤立。

 

😟結果六:92.4%的青少年希望能減少網路的聊天,而期待更頻繁的面對面交流

三、回到現實世界吧,年輕人

青少年似乎已經意識到孤獨的危險,因為大多數的他們都認為孤獨容易使人生病。儘管網際網路的社交媒介不斷推陳出新,青少年們也樂此不疲,但他們似乎是最孤獨的一代。

更令人訝異的是,高達92%以上的青少年,依然期待在生活中與他人有更頻繁的面對面交流機會,透過社交媒體的人際交流,並無法有效降低他們的孤獨感。面對這個無法逆轉的網路時代,網路社交必然是未來科技的潮流,為了同時滿足人類避免孤獨的本性,青少年朋友得學習在網路科技與人類本性之間取得一個平衡的人際生存之道。

在擁有臉書好友3千多的同時,不要刻意逃避人與人之間的真實交流,包括與你的同學、家人甚至社區鄰居的聚會。你可以享受孤單,但終究逃不了真實人際互動的本能需求,因為,在網路盛行的世代裡,你真正需要的是人與人的直接互動。(文:心理學人)

👍當您的『讚』,出現在【心理學人紛絲專頁】的時候,心理學人知道您喜歡這篇文章;當您透過『分享』,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其他朋友,心理學人於是知道,這篇好文章可以跟好朋友分享。好的文字,值得您按個『讚』,好的觀點,期待您與好朋友......『分享』。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intaiwan/

😀【也同時歡迎您到 https://medium.com/@s1101s
的網頁 來閱讀心理學人的其他文章唷】

參考文獻:Diego de Leo等人,2019,Loneliness in Adolescents: A Flash Survey through Smartphones,Open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 2019, 8, 45-52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8842620_2604585716227243_817730991127789568_o (1)    

 

小時候,老是望著擠滿全家人房間的天花板,幻想著自己可以擁有一個單純屬於自己的地方,哪怕是很難翻身的彈丸空間也好,我想把自己放在裡面。

秘密基地,大概是每個小朋友都會嚮往的空間吧,在那裡,可以躲開老媽的嘮叨,拋開老師的作業。開心的時候,可以邀請最好的朋友前來,玩遊戲,聊閒話。吵架的時候,還可以偷偷在基地的隔板上,寫滿他的壞話......。當然,這只是幻想,在那個年代的鄉下,躺在一大片的稻田上看白雲,會比找個秘密基地耍自閉還來得容易些。

膠囊旅店,一個在大都市裡滿足自閉欲望的所在。抱著探險家的精神,在老大不小的年紀裡,我第一次嘗試了進駐膠囊旅店。

這旅店座落在台北市最繁榮的西門盯,夜晚之際,各種語言在人行道上七嘴八舌,各樣俊男俏女在小巷裡來回穿梭,想找個安靜的角落安身,都難。不如躲回秘密基地,今晚,我在熱鬧的西門盯訂了一個幻想。

這旅店座落在三樓,密碼是進入房間的鑰匙,一間小教室的開放空間裡,八個膠囊般的箱屋上下整齊的堆疊著。電子卡是進入膠囊的鑰匙,一間單人床的密閉空間裡,如同一般客房該有的,膠囊裡除了廁所,倒也五臟俱全。

 

 

69539861_2604585626227252_4099975102156767232_n (1)

 

略帶臃腫的身軀,沿著小樓梯,有點費勁兒地穿過小艙門,順勢地滾進膠囊後,塑膠夾層的震動聲,向我熱情的招呼。在一片沉靜的房間中,膠囊裡任何一個動作的聲音,都成了旅人們彼此提醒的暗語,小心,別吵到了下艙的旅人。

我用很快的時間,熟悉膠囊裡的各種功能,輕輕關上艙門,扣上艙門鎖後,這時總算可以搭上兒時的幻想,在獨立的秘密膠囊裡,領略夢想成真的小小喜悅。

深夜淩晨,恍惚中聽見其他旅人的進房聲,在一陣塑膠夾板的震動聲後,他們也將在各自的秘密基地裡,渡過一個還算安靜的夜。

 

 

 

69349518_2604585762893905_391172813727203328_n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很好,謝謝您」。談自殺者沉默的再見。 

 

自殺.jpg

 

一、「自殺的認知想法」與「接受死亡的情緒」可能是兩碼事

 

 

(一)認知的胡同(對自殺的想法)

 

長期的情緒或精神疼痛,磨滅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到最後,連要找一個可以的存在,都成了大腦思考上的一大負擔。乾脆,放棄吧!這樣的思維讓大腦逐步掉入一個頑固不靈的思考死胡同,越走越深隧,越走越黑暗。於是,自殺行為,彷彿就成了自殺者在認知想法上唯一的選項了。

 

(二)情緒的接受(對死亡的接受)

 

企圖自殺者除了會出現常見的情緒失控,情緒崩潰等外顯特質外,還可能在過程中,經歷了看似好轉的「平靜反應」,在自殺前,甚至會展現出「欣慰」與「感激」的反向行為。這象徵著自殺者不只在認知上做好離開的準備,更展現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情緒的準備。

 

人類演化的目標是避免死亡,死亡,代表結束,代表永遠的失去,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但當一個企圖自殺者已經為死亡做好了準備,在情緒上超越了對死亡的恐懼,甚至能以平靜的情緒來看待死亡的時候,或許才是最危險的時刻。

 

 

二、瑞典學者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2019年的研究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對自殺者非語言的沉默訊息感到興趣。他們找來了7名護理人員,並要他們回憶自殺成功者在結束生命前的語言與非語言線索,18名自殺成功者生前的種種跡象如下。

 

(ㄧ)「我很好」的外在表徵

 

自殺者以戴面具,玩遊戲的生活型態,企圖以喜樂來傳達內在真實的情緒矛盾。不合理的情緒波動,讓人們在認知上以為他們有了好轉的反應,因為,他們可能變得更健談,更平靜,更滿意。

(二)失去變好的希望,無力改變現狀是自殺者共同的認知特徵

 

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治療與對未來治療失去希望,透露出了自殺者的無力感,所有的期待都成了無法兌現的安慰。無奈地只能接受自己的狀況,脆弱得連對抗痛苦的本能反應都放棄了。

 

(三)自殺前的「平靜」,透露出他們已經為死亡做好情緒的準備

 

自殺者在經歷矛盾階段後,他們可能在認知上接受了死亡,並對日後沒有自己的日子,做好可能的規劃與安排。

 

當平靜的時期突兀地出現在他們的日常生活時,這可能表明了他們已經在情緒上接受了死亡。

 

(四)安排好後事,是該說「再見」的時候了

 

自殺者在最後的階段,展現出不可思議的欣慰,在看似很平靜地接受了命運無情安排底下,透露的是他們已經做好了死亡的情緒準備。

 

最後的感激,象徵著平靜的道別,就像是日常一般的道別,旁人很難從他們寧靜的表象上,看出結束生命的端倪。

 

或許,當一個人可以平靜的情緒看待死亡,自殺,最可能發生。

 

 

三、面對企圖自殺者,我們還得學習更直觀,更敏銳的評估

 

 

(一)透過自殺自殺評估工具,探究企圖自殺的語言線索

 

量化的自殺評估量表,讓我們很快的得知企圖自殺者的認知與自殺的想法。一般而言,只要他們曾經自殺過,或他們已經有了自殺的具體計畫,包括想好自殺地點、以何種手段自殺等,我們就可以把他們列為高危機個案。但是,他們對死亡的情緒,很難從量表的問題與主觀的分數得知。

 

(二)培養更多的「直覺」與「主觀感受」,以辨別出企圖自殺者的非語言線索

 

Patrik Rytterström等人的研究對象,是專門照護企圖自殺者的專業護理人員,他們除了具備評估個案自殺風險的認知能力外,更多了情緒上主觀的感受與直覺判斷的能力。

 

他們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企圖自殺者主觀的感受與他們在自殺前所透漏出的非語言訊息,才是評估企圖自殺者是否會採取自殺行動的有效線索。

 

一時情緒的激動,可能會導致自殺的衝動行為,但是,能夠平靜的面對死亡情緒,可能才是企圖自殺者最難挽回的局面了。(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Patrik Rytterström1*, Mirja Lindeborg2, Sari Korhonen2, Tabita Sellin3,2019, Finding the Silent Message: Nurses Experience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Preceding a SuicidePsychology, 2019, 10, 1-18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食食,不如眾食食」。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讓食物更有有滋味 

 

共食.jpg

 

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句話,原來是宣王的想法,聰明的孟子只是透過聽音樂的比喻,希望宣王凡事都可與人民同甘共苦。尤其是聽音樂,大家一起聽比一個人聽會更快樂。 

 

那吃飯呢?「獨食食」是否不如「眾食食」?讓科學家的研究告訴我們這個答案。 

 

二,與好朋友一起吃飯,降低進食的「味覺閾」 

 

(一)「味覺閾」是甚麼? 

 

就感覺而言,「閾」(Threshold),是一種主觀的感覺臨界值,是指能夠產生一種感覺的最低物理刺激量。三磅的啞鈴壓在王曉明的手上讓他有了痛的感覺,但一磅的啞鈴卻讓李大芝痛得哇哇大叫,所以,王曉明的痛覺閾是三磅,而李大芝的痛覺閾是一磅。 

 

味覺也是一樣的道理,0.01克的鹽巴讓宋喬安有了鹹的感覺;對王赦而言,0.1克的鹽巴才會讓他感到鹹味。所以,宋喬安的味覺閾是0.01克,而王赦的味覺閾是0.1克。換言之,王赦的口味比較重;而宋橋安對食材比較敏感,只要有點鹹,她很容易就可以吃得出鹹味來了。 

 

食物的美味,展現在舌頭對食材的味覺感受,一種食材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它足以激發起我們舌頭的味覺感受,激發感受的最低刺激量,就是味覺閾。 

 

(二)日本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的實徵研究 

為了證明「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日本的學者Shiho Tsuchida等人在2019年做了個科學的實驗。 

 

味覺具有很大的個別差異性,聰明的研究者為了避免落人口舌,在實驗裡特地找來了年紀與健康狀況相似的受試者,在實驗過程裡也嚴格控制食材的一致性,包含食物的顏色與味道。用餐的環境氣氛也被研究者考量到了,嚴格控制實驗室的溫度、濕度,每次實驗時的用餐空間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為了讓讀者對刻板的實驗有了戲劇性的想像,我以實際的人物來說明實驗的過程。 

 

研究者把實驗安排成四種狀況:

第一次由李大芝單獨進食,

第二次安排李大芝與應思悅共同進食,

第三次除了李與應兩人外,再加入兩位陌生人共同進食,

第四次安排李大芝與另兩名陌生人共同進食。

看過與惡的讀者們就知道,李大芝與應思悅是一對好朋友。 

 

實驗經費的考量,吃的食物是麵包、餅乾與糖果;科學實證的要求,李大芝得在每次實驗前後,接受電味覺閾的測量。 

 

為了混淆李大芝對試驗的預期,研究者在實驗後詢問李大芝幾個對食材的基本問題,以讓她天真的以為這個實驗純粹是要她來判定對這些麵包、餅乾的喜好程度。換言之,李大芝壓根不知道為什麼研究者要找她的好朋友應思悅一起來吃麵包。 

 

就在李大芝接受了幾次的「電味覺閾測量」後,研究者發現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具體數據,當然這裡的「眾」,指的是好朋友。 

 

研究發現與好友共食時,受試者的味覺閾顯著地低於其他三組,這代表當李大芝與好朋友一起吃東西的時候,她的味覺敏感性提高了,這時候,平凡的麵包、餅乾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三、獨食食,不如眾食食,找時間多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吧 

 

與好朋友一起吃飯,可以增加人際的交流,排解彼此內心的鬱悶,有效達到解憂的目的。 

 

Shiho Tsuchida的研究發現,與好朋友一起吃飯,簡單的食物也會比較美味。這不只是一種感覺,研究中找到了獨食食不如眾食食的生理證據。 

 

一個可能的解釋是,與好朋友一起吃飯會產生積極的情緒,進而降低我們對食物的味覺閾,簡單不過的食材,這時候變得比較有味道了。 宅男宅女們,一個人躲在家裡固然比較舒適與安全,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不仿找個時間約好朋友一起吃個飯吧,因為,獨食食,真的不如眾食食。 (文:心理學人)

 

 

參考資料: 

Shiho Tsuchida等人,2019,Eating with Familiar Friends Decreases the Electrical Taste ThresholdJournal of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 2019, 9, 154-163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快樂的苗條」。維持苗條不吃飯,小心憂鬱找上你 

 

米食.jpg

 

 

 

一、米飯,讓你的身材不苗條 

 

為了控制體重與維持苗條的身材,一般人總是認為少吃米飯等澱粉類食物是最好的辦法,於是養成了長期不吃米食的習慣。其實,米的營養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B1B2、菸鹼酸、葉酸等B群、維生素E、鈣、磷、鉀等成分。當身體缺少這些礦物質與維生素,你以為維持了表面的身材苗條,其實,你失去的恐怕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讓日本的科學家Satoshi Kimura等人,透過科學的實驗來告訴你米飯的重要性。 

  

二、米飯,讓「被孤立」的小老鼠「不憂鬱」 

 

研究人員申請一批健康的小老鼠,這次不是要抽牠們的血、也不是要剖開牠們的腦,而是請牠們吃米做成的粉,為了要確保老鼠們能在一天內進食定量的米食,研究人員每天定時餵食定量的米粉。 

 

科學學家對待這些實驗的小動物總是心懷鬼胎,在不考慮老鼠們彼此熟識與否的情形下,把他們隨機被分成四組 

 

第一組(食少米組)以獨居的方式餵養,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每日固定餵食含2.5%的口服米粉。 

 

第二組(食多米組)也以獨居的方式餵養,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每日固定餵食含5.0%的口服米粉。 

 

第三組(孤立組)除了固定食物的供給外,呼吸,成了它們唯一可以證明自己還活著的唯一證明 

 

第四組(團體組)比較人道,實驗期間有固定食物、也有同伴的陪伴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除了每天測量老鼠們的體重外,也透過科學儀器定期採集牠們體內的多巴胺,血清素,腎上腺皮質素等相關內分泌濃度。實驗的目的在於證明米食可以降低老鼠的憂鬱程度,當然,老鼠不會主動向研究人員報告牠們有多憂鬱,這時,定期內分泌的測量就成了推論老鼠們憂鬱的指標了。 

  

在還沒進行實驗以前,你八成可以預測出第四組(團體組)的老鼠相對會快樂一點。沒錯,實驗結果顯示,「孤立」是造成壓力的主要來源,團體組老鼠的快樂指數恆大於其他孤立組老鼠。但是,面對孤立的情境壓力,「米食」可否能有效降低憂鬱的程度呢? 

  

三,米飯的效果可能超出你的預期 

 

Satoshi Kimura等人的結果發現 

()米飯,並沒有增加食米鼠的體重 

()米飯,讓食米鼠睡得更久,睡眠的時間幾乎與團體組一樣,而且食多米組老鼠的睡眠的時間多於食少米組 

()米飯,讓食米鼠體內的多巴胺增加,趨近與團體鼠一致,而且,食多米組體內的多巴胺又多於食少米組 

()米飯,讓食米鼠的血清素增加,趨近與團體鼠一致,而且,食多米組在這方面又贏了食少米組 

()米飯,讓孤立組老鼠身上的皮質醇大幅增加,但食米鼠的皮質醇含量幾乎與團體鼠一致。這顯示儘管處在被孤立的高壓環境,米食,確實減少了老鼠們的壓力賀爾蒙。 

  

「睡眠」,是判斷心理健康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容易入睡、睡得較久象徵著情緒的平穩。在這個實驗中,多吃米食,確實可以讓被孤立的老鼠的睡眠時間,與團體生活的老鼠幾乎一樣多。 

  

「血清素」可以增進生物體的情緒穩定,憂鬱症患者的身體就是缺乏血清素的作用造成的。被孤立的老鼠雖然承受獨居之苦,但隨著米飯的增加,牠們身體裡的血清素也隨之增加,這象徵著它們的情緒也比較穩定。 

 

「多巴胺」是身體裡負責興奮感受的內分泌,缺乏多巴胺,就會缺少活動力與熱情,甚至造成情緒的低落。孤立組的老鼠在缺乏人際同伴的情境下,米食,至少可以讓牠們保有情緒上的活力。 

  

「腎上腺素」是人體面臨壓力時的一種內分泌,主要的功能是協助我們處理暫時性的危機事件,例如,當你在草地上遇見蛇,腎上腺素成了可以讓你快速跳開的原動力。然而,如果害怕與恐懼在你離開草地很久之後還持續存在,這時存量有限的腎上腺素就改由腎上腺皮質素接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皮質醇或壓力賀爾蒙。實驗中被孤立的老鼠身上有較多的皮質醇,但隨著攝入米粉的程度越多,體內的皮質醇含量就會減少,這說明了米食在克服壓力時的成效。 

  

四、米飯,讓你擁有快樂的苗條 

 

很多人為維持身材的苗條,不惜捨棄了米飯,剛開始可能表面看起來效果不差,但長期下來,反而造成了心情低落的副作用 

 

我有位女性個案近期為憂鬱症所苦,原本瘦弱的身材被憂鬱症吃掉更多的體重,我細問下才發現她這半年內幾乎未曾吃米飯。造成憂鬱症的原因很多,人類也不會因為吃米飯就能避免憂鬱症的發生,但在Satoshi Kimura等人的研究中,多吃米飯,至少可以降低憂鬱的程度 

 

米飯確實有助於多巴胺與血清素等快樂賀爾蒙的增加,並且有效降低腎上腺皮質醇等壓力賀爾蒙的分泌。更重要的是,適量的進食米飯,並不會造成體重的增加。為了兼具苗條與快樂,米飯,確實是日常生活裡少不了的主食。 (文:心理學人吳學治)

 

參考資料 

Satoshi Kimura等人,2019The Effect of Rice Flour for Amelioration of Sleeping in Social Isolated MiceHealth, 2019, 11, 464-471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惡】應思聰:「我知道妳們都在監視我……」,

 

談思覺失調,藥不藥 

 

應思聰.jpg

 

 

()苦,讓他們與我們不同 

 

當你早上走進辦公室,發現同事們對你起了不太友善的眼神,這時你的心情如同被獅群盯上的小羚羊,「怎麼了」的疑惑會讓你像一個在遊樂場與父母走失的小孩,你的不知所措開始在沉寂的辦公室叫囂……。接下來,焦慮在你的雙手微微顫抖,不安,逐漸吸乾了你喉嚨的水份,這時候,你只是在面對來自於人群的單一壓力。 

 

如果這時候走進辦公室的,是像應思聰一樣的思覺失調患者,他們除了感受到上述的焦慮與壓力外,桌上放歪了的筆一定是有人故意丟的,水杯裡的水肯定有人下了藥,電腦螢幕裡八成隱藏著監視自己的射影鏡頭……。這些無中生有、自然湧出的妄想,讓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在同一個時間,產生更多元的焦慮與痛苦。從這點大概就可以理解應思聰們的苦了,這種渾然天成、毫不做作的苦,在我們一般人眼裡,稱為神經病。 

 

當應思聰把現實停留在無法接受的那一幕,以那一刻為出發點,現實與幻想就在他的大腦裡分道揚鑣、越離越遠了。 

 

「你們怎麼都不相信我?」、「為什麼要跟我作對?」、「為什麼要派人來跟蹤我?……」,思覺失調患者活在自己建構出來的妄想劇情裡,在得不到旁人的支持下,他們只好選擇把自己深深地鎖在妄想的體系裡了。 

 

 

()藥,讓他們與失調共舞 

 

1999年的一個下午,一位身體僵直、行動緩慢、手腳無法協調的男大生,在母親陪同下,兩眼呆滯地走進學輔中心來辦理休學手續。「老…師…,我辦休…學」,我用很快的時間理解他很慢的語言 

 

休學單在他的右手像是個不聽使喚的小孩,他使勁地想把單子遞給我,我用很慢的速度取過來不停顫抖的休學單。這時,他的母親告訴我,「他吃了精神分裂的藥物後,就變這樣……」。 

 

2010年,每個週二的下午,一位思覺失調的女大生按時的前來諮商中心報到,這已經是她第二年持續前來諮商中心諮商了,在藥物的控制下,這位成績不錯的女大生下個月即將畢業。她手裡握著兩張機票,開心地對我說:「父親已經安排好畢業後在自家公司上班,但她想七月分與男友去歐洲玩一個月……」。我說:「恭喜妳唷,但藥,要記得帶喔」。這兩年,精神藥物的副作用,在她身上完全找不到1999年那位男大生的影子。 

 

這兩年,我並沒有想過要治療這位思覺失調的女大生,畢竟,治療是醫師的責任,我只負責陪伴她穩定用藥,但光是這點就不容易了,尤其是在她發病的初期。當然,期間也發生了很多事,例如,有一次跟男友吵架,失控的情緒在諮商室裡嗅出思覺失調發作的味道,生活與學業小小失序了幾個星期,最後,混亂被調整的藥物征服、情緒被諮商的架構穩定下來。 

 

精神藥物進化的速度很快,更多療效、更少復作用,從1999的男大生到2010的女大生,我不得不佩服精神藥物在應思聰們身上的顯著效果。數十個應思聰們與我走過20年的諮商生涯,把他們放在一群正常人當中,他們是怪異的;在了解他們的故事後,他們是很可愛,單純的像一個天真的小孩。正如同應思聰向李大芝表明「妳不是我的菜」之後的笑容,一定比當年他上台領獎時的笑容更純真,更可愛 

 

思覺失調患者有著你我都無法想像的苦,我們一開始無須去說服患者改變怪異的思考方式,但必須花更多的心思去說服患者用藥、花更多的耐心去陪伴患者服藥。 

 

應思聰最後在藥物的控制下,再次展現了開朗而純真的笑容,也再次撿起了失落的藝術天分,繼續在繪畫的天才裡,延續了他的夢想。然而,幻聽與幻覺偶而會調皮地在他的大腦裡跳舞,但他終究會抓到妄想的節拍,學習與它們共舞,因為,這就是疾病帶給應思聰的課題。 

 

思覺失調,藥不藥?當然,藥,而且,藥快、藥持久(文:諮商心理師 吳學治)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惡】王赦:「美媚,我們跟你們不一樣……。」,談王赦被討厭的勇氣

 

王赦.jpg

 

王赦:「不是每個人生下來就可以選擇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我們是在不斷地被否定中成長,甚至於有時候會相信那些說自己沒有用、沒出息的話是真的...,陳昌就相信了...,我猜陳昌想殺掉的小孩,就是他小時候的自己 

 

阿德勒.png

 

、阿德勒與王赦自卑與補償的成長經歷  

體弱多病的阿德勒在出生的前幾年,一度獲得了母親較多的關照與寵愛,但弟弟出世後,母親的愛彷彿轉焦的探照燈,一下子把阿德勒冷到角落去了。此後,他慢慢地把信任的焦點轉向父親,然而,學校的老師卻告訴他的父親:「以阿德勒的學校表現看來,他長大後只能成為一名鞋匠」。 

 

阿德勒並未被這一連串的挫折擊垮,一股反抗命運作弄的不服輸精神反而讓他進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最後成了心理學界鼎鼎有名的大師級人物。 

 

三歲時被母親丟在孤兒院的王赦,在缺乏正確教養的環境下,差點成了街頭鬥毆的殺人犯。王赦並未屈服於不利的成長環境,從小半工半讀、自力謀生,最後考上律師,成了正義的刑事辯護律師。 

 

二、阿德勒與王赦,全人的角度詮釋一個人   

 

「全人的概念」是阿德勒看待陳昌們的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從每個人的家庭,學校,社會與文化背景的脈絡下,來整體性的了解一個人。 

 

王赦以超越律師角色的格局,從陳昌個人、家庭與社會文化對於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等向度上,試圖去理解整體性的陳昌。按時的前往看守所與陳昌晤談、不定時的探訪陳昌母親、向不太友善的「督敏俊」醫師詢問有關精神疾病的專業知識、甚至企圖說服對精神疾病有嚴重誤解的美媚。做為一個律師,王赦花了比一般律師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落實阿德勒的全人概念。 

 

 

三、阿德勒與王赦,每個人『主觀的現象學』決定了每個人的行為與生活型態 

 

阿德勒主張陳昌們的行為,並非單純的由遺傳與環境因素造成,個人對現象主觀的詮釋,才是形成陳昌的生活型態與決定殺害小孩行為的主要因素 

 

陳昌以錯誤而扭曲的知覺方式來認識世界,在缺乏適當教育引導的前題下,一些錯誤的觀念,成了說服他活下去的理由,一些扭曲的想法,讓他對世界的誤解更加偏執。這些錯誤的想法與扭曲的偏執,不只造就了陳昌怪異而奇特的生活型態,終究也導致了殺害小孩的錯誤行為。 

  

王赦推論陳昌對自己的童年充滿了負面的想法,無法認同自己童年的內在價值,在長期缺乏正確教育引導的前提下,把對自己的不滿與絕望,投射在其他小孩子身上,而在公園裡玩耍的兩個小孩,只是無辜的替代羔羊。 

 

王赦說:「我猜陳昌想殺掉的小孩,就是他小時候的自己。 

 

陳昌說:「殺了第二個小孩也解決不了問題。」 

 

 

『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時,才會感受到「貢獻感」,才能夠擁有勇氣。 』(阿德勒)。

 

當家庭的壓力壓垮了王赦的人權律師之路,他的價值感在瞬間成了輕飄飄的一根稻草,在押下去恐怕連家常話都說不出口了。 

 

當他落魄的只剩下律師的專業,窮酸地只能收取黑道的大把鈔票, 

正義,被壓縮在裝滿現金的信封袋裡, 

貢獻,早就一如躲避王曉明父母真誠的眼神,躲回聰明又多金的律師框架裡了。 

 

當美媚向他要回那個原本睡到打呼、充滿活力的老公時,王赦才崩潰地拆下他假裝的面具,用痛哭來招喚原本的價值,用眼淚來喚醒原有的勇氣。 

 

在面臨喪子之痛後,內心抽象的價值很容易被家庭裡的失落打散的,還好,王赦的律師價值沒有隨波逐流,美媚的鼓勵終究還是讓他再度鼓起勇氣,回到他最熱愛的人權律師。 

 

 

 逞強是自卑感的另一種表現,不要努力「看起來很強」,而是努力「變得更強」』(阿德勒)。 

 

當自卑感在李曉明的內心找不到出口的時候,瘋狂的逞強成了他唯一的發洩,拿著自製的槍械在電影螢幕前,展現出黑幫大哥的氣魄,當下,他真的看起來很強,強到連殺人都不會恐懼了。 

 

而當自卑感在王赦的內心開始找尋出路的時候,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強,成了他不斷挑戰的信條,他試圖以自我的意義來跨出多金律師的框架、嘗試以人生的意義來獲得心安理得的富裕。王赦的故事,就像是現代阿德勒的複刻版,值得我們好好品味與學習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一書,讓我們更了解阿德勒的理論透過王赦的故事,更加拉近了我們與阿德勒的距離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惡】應思悅:「哈、哈、哈,沒事、沒事...」。

 

談正向女神的正向之路。

 

應思悅哈哈哈.jpg

 

「哈、哈、哈」,「沒事、沒事、沒事」,除了樂觀快樂的「急救包」之外,樂觀快樂的「唯他命」「基本功,也是我們應該向正向女神應思悅好好學習的正向心理特質。 

 

 

一、樂觀快樂的「基本功」:愉悅、參與、意義 

 

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是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創始者,他認為樂觀快樂有「愉悅」、「參與」與「意義」三個元素。 (Seligman所使用的Happiness一詞很容易被華人誤以為只是中文快樂的概念,故本文以「樂觀快樂」來詮釋Happiness) 

 

 

招式一,「愉悅  

做一件可以讓你感覺到快樂的事情。 

應思悅,光是哈哈哈,就可以讓她很開心了,當然,開店,賣飲料也是讓她快樂的事  

打電動遊戲會讓精神科醫師林一俊感到快樂,去小酒吧喝酒,也是他與王赦開心的事。 

 

 

招式二,「參與 

投入一段人際關係、投入一項工作或事業。 

 

應思悅一開始就很投入與李大芝之間的房東房客關係,主動而無條件的關懷打開了李大芝原本封閉的心房。隨著兩人彼此了解,彼此扶持,兩人也從老闆員工的關係,最後昇華到家人關係。 

 

此外,應思悅也十分投入對家人的關係,尤其是對弟弟的不離不棄,更是投入參與關係的典範。             

 

 

招式三,「意義 

找尋並忠於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 

 

對應思悅而言,家人是最具意義的,持續地投入與家人間的關係,讓她覺得有意義,就因為有意義,讓應思悅更願意去改善與家人間的關係。 

 

此外,李大芝最後決定回到新聞媒體介工作,王赦最後也回到人權律師工作,媒體與人權,就是他們的意義。 

 

學會三招基本功,保證讓你玩樂當練功,做人能成功,生命更用功。 

 

 

二、樂觀快樂的急救包:挫折時的自我暗示 

  

情緒歸因論(attribution theory of emotion)是由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E.Singer)兩位心理提出的情緒理論。他們認為個人的情緒是由「生理的感受與「認知的解釋」兩個因素決定。

 

對任何活著的人注射腎上腺素,都會引起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的一般生理反應,而這些現象就是興奮或憤怒的生理反應 

 

我們的大腦到目前為止可以體驗到心跳加速的不適感受,而無法精準的區分「興奮的心跳加速」與「憤怒的心跳加速」之間的差別,血壓亦然。至於,我們想要體驗哪種情緒,就看我們當下的認知怎麼去解釋。當我們把心跳加速的生理感受歸因於興奮,我們就得到「興奮的情緒感受」;歸因於憤怒,我們就會得到「憤怒的情緒感受」。 

 

歸因,可以是一種選擇;而樂觀的想法,就是一種正向的心理暗示。 

 

為什麼應思悅要選擇在店門口高喊「哈、哈、哈」? 

因為這樣會引發她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的生理反應。 

 

那,為什麼應思悅會說「沒事、沒事、沒事」? 

因為這樣會讓她把不愉快的生理感受,歸因於沒事,沒事 

 

原來,「哈、哈、哈,沒事、沒事、沒事」這個自我暗示口訣,是有心理學的基礎的,下一次,當我們的情緒需要急救的時候,不妨拿來應急一下吧 

 

 

三、樂觀快樂的唯他命:有氧運動 

 

正向女神應思悅還有個獨家的絕招:「有氧運動」。 

 

中強度的有氧運動,例如,進行30分鐘的快速健走或慢速跑步時,大腦內會分泌啡及多巴胺這兩類賀爾蒙,正是讓我們產生情緒舒壓正向寧靜的天然泉源別只是把運動當減肥,舒壓與寧靜才是運動帶給我們的最佳報酬。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界與教育界一股新興的風潮,理論論述顯淺易懂,但真要在日常生活裡實踐,得靠自己持續的堅持與努力。練習樂觀快樂的基本功:在生活裡找快樂」,「在關係裡找支持」,「在生命裡找意義 

 

你不可能也不必要同時練成這三個基本功,但至少你得往練就其中一個基本功的方向努力。 

 

例如,精神科醫師得在照顧小孩的過程裡找樂子,把電玩虛擬的遊戲搬到親子關係的遊戲上。 

 

應思悅在退婚之後,慢慢地投入了另一段可能的愛情關係。 

 

王赦在得到美媚的支持後,重新回到他認為有意義的人權律師工作。 

 

遭受挫敗的時候,別忘了樂觀快樂的急救包,「哈、哈、哈,沒事、沒事、沒事」。當然,如果你的急救包裡有唯他命(運動),請記得一起服用,下一個正向之神,就是你。 (文:諮商心理師 吳學治)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惡】李大芝:「我要砍死學長,當殺人犯根本一點都不難嘛…… 談大腦的情緒進化。

 

被心儀的學長出賣,再度陷自己與家人於媒體的追逐壓力中,好不容易才適應的生活節奏再次被破壞......,這些的憤怒,激發了李大芝的ㄧ句話:「我要砍死學長,當殺人犯根本一點都不難嘛。 

 

2.png

 

李大芝情緒大腦的憤怒迴路 

 

憤怒,是一種常見的情緒,當我們遇上憤怒的事件,憤怒會油然而生,而且絲毫不需掩飾地展現在當下的感覺、想法與行為上,若當下無法加以有效控制,許多的社會事件就發生了。 

 

憤怒,屬於大腦邊緣系統的管轄範圍,當李大芝受到外界媒體的刺激之後,邊緣系統的杏仁核立馬被神經激素啟動,透過神經元的連結傳達至下視丘後,除了啟動一系列原始反應例如戰鬥或逃跑之外,臉部、眼神、四肢肌肉也立馬呈現扭曲變形的憤怒反應,這反應的目的是為了戰鬥或逃跑。 

 

我要砍死學長,當殺人犯根本一點都不難嘛」,李大芝當下把「情緒按鈕」調到戰鬥模式,就在要衝出店門外的那一剎那,幸運地被正向女神應思悅給攔了下來,慢慢地,李大芝才能把因應憤怒的「情緒按鈕」調回平靜模式。這一幕,是李大芝的原始情緒被正向女神成功轉換了。 

 

 

再回到戲院裡的李曉明 

 

「我要幹ㄧ件大事。」累積已久的負面情緒持續在李曉明的內心裡滾燙著,眼看著即將炸鍋,這時候他得做點事來平息鍋裡的熱水,因為,即將滾燙的熱水燒得他的身體很難過、燙得他的心理很焦躁,幹一件大事,對此刻的他來講或許只是剛好而已。 

 

李曉明在電影廳外也許還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按鈕」,於是在進入電影廳前沉靜了ㄧ下,與宋喬安擦肩而過的當下,原始的憤怒情緒按鈕撐到了頂點,這時候,恐怕連天塌下來也安撫不了他的情緒了。

 

最後,當射出的子彈冷卻下來、槍聲的回音在空氣裡停止之後,李曉明才能把憤怒的「情緒按鈕」調回平靜模式,回想ㄧ下當年鄭捷在捷運站裡被逮捕的模樣,不是就是這個樣嗎? 

 

會不會有一種可能,李曉明的問題除了與家庭、人際因素有關外,最主要的問題在於:「他無法控制原始的情緒大腦 

 

就如同李媽媽ㄧ再強調的:曉明小時候也很乖啊,也不知道會變成這樣 

 

這一幕,李曉明欠缺了李大芝的「好運氣」,正向女神適時地在李大芝的情緒按鍵上轉了個方向,於是,只有我要砍死學長的語言,而沒出現學長被砍死的劇情。 

 

 

少了正向女神怎麼辦?重啟自己的大腦前額葉 

 

即使人類演化至今已有數十萬年甚至更久,大腦前額葉的演化加速的人類文明的進步,隨著科技的發展,前額葉也以超越一般演化的速度被開發。但是,主導人類情緒的邊緣系統卻一直處於原始狀態,到現在為止,戰、逃與裝死還是現代人習慣的情緒反應型態,幾千幾萬年未有改變。 

  

還記得唐三藏為了訓服大弟子孫悟空的法寶嗎?「金箍」,這個被鑲在孫悟空頭上的法寶,正是唐三藏對付孫悟空失控時的秘密武器,這是有道理的。隨著大腦科學的進步,許多的研究發現金箍所鑲著的地方,正是人類能夠抑制原始情緒、增進正向情緒的所在:「大腦前額葉」 

 

根據科學人雜誌(2012)年的一篇文章(壓力讓你腦中一片空白):「正常情況下,前額葉皮質有如控制中心,會抑制較基本的情緒與衝動。新的研究顯示,無法掌控的劇烈壓力會引發一連串削弱前額葉皮質影響力的化學變化,這時大腦中較原始腦區的支配程度就增加了。基本上來說,壓力讓掌控思想和情緒的高階控制權,從前額葉皮質轉移至下視丘和其他比較古老的腦區。當較原始的腦區主控時,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不是驚慌失措,就是受制於平常控制良好的衝動:暴飲暴食、嗑藥,或是在地方特產店瘋狂掃貨,簡單地說就是失控了。 

 

李曉明如果有能力在情緒失控之前,戴上隱形的金箍,提醒自己的前額葉奪回情緒的主導權,悲劇事件或許就不會發生 

 

王赦的金箍顯然是經過了長期的鍛鍊與考驗過的,否則當糞便們在他唯一的西裝上塗鴉後,他如何能讚嘆攝影記者們「含屎奔赦」的才華呢 

 

 

學會「正向呼吸三步驟」,你也可以成為正向女神或男神 

 

「情緒進化」的概念在於強化前額葉效能弱化邊緣系統功能,也就是強化正向情緒的能量、弱化負向情緒的影響。

 

觀想,是可以啟動大腦前額葉運作的簡單方式,透過想像與觀想的方式,想像有光的能量在前額葉裡擴散、想像有熱的能量在前額葉裡蔓延,意念所到的地方,正是能量所能及的部位。 

 

第一步()在吸氣的過程裡,想像有光能、熱能順著鼻腔滲入大腦前額葉,ㄧ開始如果較難想像,那就假裝有即可 

  

第二步(凝):停止吸氣、屏氣凝神,此時想像有光能在前額葉裡擴散、想像熱能在前額葉裡蔓延,擴散與蔓延的範圍越廣,當下大腦的感受就越舒服、越放鬆、越正向。 

  

第三步(鬆):緩緩吐氣,同時觀想前額葉的光與熱順著鼻腔,往下帶動下巴與肩膀的肌肉下沉,透過吐氣,順便體驗下巴與肩膀的下沉所帶來的放鬆感 

  

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練習「正向呼吸三步驟」,隨時透過觀想來強化大腦的前額葉,這個隱形的金箍就會在你憤怒的時候,讓你憤而不怒、生而不氣。咒語,不是「哈、哈、哈」,而是「吸、凝、鬆」三個字。 (文:諮商心理師 吳學治)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與惡】劉昭國:「我是被害這家屬......」,受害者們哀傷背後的真相

 

與惡.jpg

 

劉昭國:「我是被害者家屬......,我相信解決傷害最好的方法事善後與預防,處死李曉明喚不回死去的天彥,但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 (先驅報劉昭國與人權律師王赦的對話) 

 

  

傷,很痛,但時間會帶著我們慢慢走過 

 

只要是傷,都會痛。菜刀不小心在手指上畫一道傷口,手指頭會流血,會痛。謠言刻意在辦公室裡播放一個八卦,內心裡會中傷,會痛。 

身體的痛很具體,心裡的痛更難受,但很少人會痛到死去,因為,痛的感覺是會隨著逐日撕下的日曆,變薄而消逝 

 

當我們面臨像劉昭國與宋喬安夫妻的創傷事件,哀傷是必然的過程,心理學家Kubler-Ross把哀傷區分為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事實等五個階段(The Five Stages of Grief)。每個階段的發生順序、持續時間是因人而異的,有時候某些人會停留在某個階段,有時候某些人會重複在某些特定階段循環,無論如何,上述的五項特質與表徵都反應了當事人面臨哀傷時,情緒、認知與行為相互碰撞、相互掙扎與相互妥協的過程 

 

 

第一階段:否認 

「這怎麼可能?」「這不是真的,不會的,我不相信……。」

忽如其來的巨大創傷,會嚇跑情緒與認知正常的運作,當認知功能逐漸取代情緒的嘶吼之後,我們的認知系統一開始是無法面對與接受眼前的事實情況的,於是,「否認」就成了最垂手可得的心理防衛機制。

  

第二階段:憤怒 

累積在內心的負面能量會自己找一個出口,這時,對目標對象(加害人)的憤怒似乎是最有效的宣洩管道。而當一時間找不到外在的目標對象時,憤怒有時候也會轉進宣洩在自己身上 

 

第三階段:討價還價 

宋喬安:「如果當初我不去外面喝咖啡、如果我可以接完電話就回戲院,也許我就可以保護天彥...」。正是這個階段裡經常會出現的思維模式

 

應思悅在確認思聰得到思覺失調症的時候,不是也有「如果得的是癌症,會不會好一點」的想法嗎 

 

李曉明的媽媽也曾對王赦無奈地表述:「如果當初多點時間陪伴曉明,他也許就不會做壞事了」。 

 

這個階段走的是認知層面,當事人通常會以認知上假設的思維或內在的談判,來面對與處理尚無法被自己接受的事實 

 

 

第四階段:沮喪 

經歷了情緒的憤怒、認知的內在談判之後,累了,因為再多的憤怒也喚不回失去的小孩,再多的討價還價也討不回失去的親人。於是,沮喪緩和了前幾階段的身心耗竭,同時也為下個階段,接受事實或永遠沉淪做準備。 

 

然而,沮喪,會有變形  

李大芝的沮喪持續了兩年,整天鎖在家裡,「失魂」地活著 

宋喬安選擇以「更專注於工作」來逃避失落的情緒,對「酒精」的依賴就是沮喪的行為表象。  

李曉明的父親選擇「酗酒」,應思聰在發病前選擇「躲避人群」,就連正義律師王赦,面臨喪子之痛時,也一度選擇了「放棄自我的理想」,開始為黑道法律辯護。 

 

第五階段:接受事實  

宋喬安心理的兩種聲音,ㄧ是希望李曉明的家屬ㄧ輩子都走不出陰影,另一種聲音是你們家屬也是受害者……,雖然她無法說服自己去原諒李曉明與其家人,但是,她已經可以接受了天彥去逝的事實。 

 

劉昭國說「處死李曉明喚不回死去的天彥,但我還是想知道事情的真相」。雖然真象或許無法解釋為什麼死的是自己的小孩,但唯有接受,一家人才能共同面對 

 

無敵樂觀的應思悅接受了家屬罹患思覺失調症的事實、接受了應思聰未按時服藥的驚險後果,也接受了在愛情路上退婚的選擇。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應思悅那麼容易接受事實,我們也不期待每個人都有如此強大的正向特質,但能夠以較快的速度走過失落與悲傷的歷程,的確是件好事。 

 

 

真相,很扯,但真相會讓我們消除對未來的恐懼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於恐懼;人之所以恐懼,只是由於無知。」~ 德國作家,保爾·霍爾巴赫

 

丁美媚在過渡恐懼的情況下失去了小孩的事實真相,只是單純的對思覺失調症狀的無知與錯誤的恐懼預期 

  

「一旦你有勇氣去看你的真相,所有的恐懼就都消失了,因為所有的恐懼都是為了自我,所有的恐懼都是因為自我。但是一旦你看見了內在的天空,那個恐懼就無法保持。」~印度靈性哲學家奧修 

 

當宋喬安走進天彥的房間,就開始了面對天彥只是李曉明濫殺事件的一個無辜犧牲者的真相;當她承認自我的內在失落與恐懼,心理就開始找出復原的路。 

 

當我們的社會可以用更高的視野、更多的角度看待「真相」,預防,才有機會成為可能。面對隨機殺人事件,個人的性格、家庭的影響、教育的態度、社會的眼光等等,都是值得被討論的議題。個人、家長、醫生,律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等,都是需要被納入的專業角色。

 

有一天,當律師與醫師肩並著肩、加害人家屬與被害人家屬手牽著手,ㄧ起坐下來面對真相、討論真相,「預防」,才有可能。

(文:諮商心理師  吳學治)

 

 

 

 

文章標籤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