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069  

 

一、心率與自律神經功能

人體的自律神經系統,是一套設計精良的生命維持系統,這套系統不需要意識層面的介入,由身體依照內外狀態自行調整運作,所以稱為自律神經系統。既然自律神經無法透過人的意識干預,我們就更很難了解與覺察,與控制這套系統的運作狀態了。

在人體的所有器官中,最能直接反應外在刺激,也最能即時被測量的器官就是心跳了。心臟很容易受到內外在刺激的影響,而表現在心跳的變化上,當我們受到刺激之際,心跳會忽然變快,在刺激結束後,心跳數自然會慢慢下降到原本的平穩狀態,這就是自律神經自然的運作功能。

一顆運作良好的心臟,能因應外在刺激而自主的加速跳動,也能在刺激結束後,自主的減緩跳動,這就是心率與自律神經系統最基本的運作模式。自律神經系統調控著人體各個器官的運作,當心率與自律神經無法發揮基本的運作功能之際,身體的器官就會出現問題了。

心跳的次數,隨著內外在因素隨時在改變,單純就心跳數來推論自律神經功能的狀態是不夠精準的;【心率變異數】,才是一種比較能夠推論即時自律神經運作的準確數值。

二、心率變異數

「心率變異數」,就是每一次心跳間變化的平均值,變異數越高,代表心跳與心跳間的變化越大,相反的,當即時的心率變異數越低,代表心跳與心跳間的變化越小。

舉個例子來說,當張三與李四兩個人從台北車到新竹,張三的速度變異區間是從120到80的時速,而李四的速度變異區間是落101到99之間。表面上,張三與李四兩人的平均速度都為100,但我們可以推論張三在開車的速度掌握上,比較具有彈性,能快也能慢;而李四,只能在有限度的彈性速度區間內變化。

心率變異數,在某個層次象徵著心率因應外界刺激的彈性,也就是說,緊急的突發事件可以很快地提昇心臟的跳動,好讓身體在短時間內做好戰或逃的準備。而當突發事件過去之際,心臟可以也可以發揮彈性的功能,很快地可以回復到平穩的心率。對於人體的自律神經功能而言,彈性的心率變異數就是自律神經系統維持平衡的一個重要指標。

三、「心率變異數分析儀」

【心率變異分析(heart rate variability,縮寫為HRV)】,或稱心率變異度分析,

是一種量測連續心跳速率變化程度的方法。目前臨床使用的自律神經檢測儀,就是運用心率變異來分析自律神經平衡的狀態,其計算方式主要是分析藉由心電圖或脈搏量測所得到的心跳與心跳間隔的時間序列(維基百科)。

心率儀器左上方心律變異數(SD)的數值,代表自律神經系統的整體活性功能,一
般的數值介於25至65之間最好。左下方太極圖,正是反應著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兩者的運作比率。圖中的白色部分代表交感神經活性的比例,黑色部分代表副交感神經的活性的比率,一般而言,太極圖裡的黑與白比率各占一半是最好狀況,因為,那象徵著自律神經功能平衡的最佳狀態。


此外,受測者當下情緒狀態的高低起伏,也可以及時地顯現在螢幕上心電圖與太極圖的影像裡。例如,當受測者的副交感神經成分偏多時,只要讓受測者述說一段令其生氣的事件時,此時的交感神經便會立馬升高,反應在太極圖裡的白色部分會變多。相對的,當一個人的交感神經成分偏高時,只要介入放鬆練習,太極圖裡的黑色部分便會變多,這就代表著副交感的神經已經啟動。

四、心率儀各項數據的意義

(ㄧ) TP(total power),心臟的總功率,代表心跳的振幅大小。

(二) LF(low frequency),低頻功率,是0.040至0.150Hz的生理電波訊號,代表交
感與副交感神經同時調控的指標或交感神經活性數據指標。ㄧ般而言,20至40
歲的男性LF的平均值為156,同年齡的女性LF平均值為137;40歲到60歲的男性LF的平均值為143,同年齡的女性LF平均值為106;60歲以上的男女,LF的平均值為67。

(三)NL(normalized LF),指正規化低頻功率比值,是低頻功率的百分比,代表「交
感神經」在整體自律神經活化的比值。ㄧ般而言,20至40歲的男性NL為68%,同年齡的女性NL為55%;40歲到60歲的男性NL為63%,同年齡的女性NL為64%;60歲以上的男女,NL分別為57%與52%。

(四) HF(high frequency),指高頻功率,是0.015至0.400Hz的生理電波訊號,代表副交感神經放點時的電波,也是「副交感神經活性」的數據指標。ㄧ般而言,20至40歲的男性HF的平均值為70,同年齡的女性HF平均值為110;40歲到60歲的男性HF的平均值為86,同年齡的女性HF平均值為64;60歲以上的男女,HF的平均值分別為49與60。


自律神經的功能會隨著年紀會逐漸下降,各項分析數據也有不同的年齡參照標準。以上數據參照楊維邦博士之LF/HF數值分析表。

五、還在懷疑自律神經失調嗎?在就醫前,你可以先做的兩件事

自律神經失調時的症狀極為多元,頭暈、頭痛、耳鳴、口乾舌燥、喉嚨異物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噁心、肌肉緊繃、肩頸痠痛、胃脹、打嗝、便秘或腹瀉、失眠、頻尿等等,只要不是身體器官上的問題,都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症狀。

如果你還在懷疑自己的自律神經是否失調,心理學人建議你先做兩件事,一是深度了解人體自律神經的運作基礎與失調的可能症狀,透過書籍、網路的文章,你可以很快找到相關的資料。其次,不妨找個機會,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率變異數狀況吧。

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基本原則是:治本,而不只是治標。與其盲目就醫,不如先深入研究自律神經運作的原理;與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如找個時間了解一下自己的心率變異數狀況。當你嘗試了許多方法,仍然無法改善身心狀況之際,就醫,才是一種必要的選擇。(文:心理學人)

arrow
arrow

    心理學人教育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